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它不僅僅是「三七粉」,細數「神葯」三七的由來、功效與炮製

它不僅僅是「三七粉」,細數「神葯」三七的由來、功效與炮製

三七又名田七、金不換、參三七等,主要產於我國雲南、廣西等地。將它的根研磨成粉,即為大家熟知的三七粉。三七能通能補,止血不留瘀,行血不傷新。加之三七粉食用快捷方便,因此成為防治心腦血管病之良品,對於女性朋友,三七粉還有活血祛斑養顏的功效。今天就給朋友們細說下三七的由來,功效以及炮製。

它不僅僅是「三七粉」,細數「神葯」三七的由來、功效與炮製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民間奇葯的華麗轉身

儘管三七粉很有名,但其實自明代開始,三七才從民間奇葯正式成為中藥。直到明早期方書中,才初現三七的身影。《跌損妙方》(公元1523年) 為我國明代傷科僧人異遠真人所著,書中收載大量骨傷科藥方,三七以「參三七」之名,在書中多次出現,於復方中奏散瘀止血、消腫定痛之效。《醫門秘旨》(公元1576年)將三七稱為血症奇葯,以「三七草」之名收載:「如有傷處,口嚼吞水,渣敷患處立安」,稱其能「散血涼血」。

它不僅僅是「三七粉」,細數「神葯」三七的由來、功效與炮製

李時珍《本草綱目》起,三七的藥用價值在本草典籍中得以正式收錄,標誌著其從民間用藥轉為較為正式的處方藥物。《本草綱目》雲:「三七止血,散血,定痛。」「此葯近時始出,南人軍中用為金瘡要葯,雲有奇功」。需要指出的是,《本草綱目》所述「三七」事實上是3種不同的植物。包括三七、竹節參、菊三七(土三七)。後世本草在沿用《本草綱目》的基礎之上,對以上3種「三七」功效與品種認識逐步明確: 中藥正品三七,需排除竹節參(竹節三七)和菊三七(土三七) 這一重要的中藥鑒別工作,需要專業人士來完成。


生消熟補需分明

三七味甘、微苦,性溫。 三七最早被認為可通過化瘀的方式散血活血止血,用於治療外傷及上下出血之證。炮製及服用方法為研末或嚼爛生用,內服為吞水,或米湯送服、淡白酒送服;外用時,有以嚼爛的渣塗敷,有為末摻之,有醋磨、酒磨塗,也有研末干塗者。至清代,始有醫家認為,把三七加入補血補氣藥物中使用可以補而不疲,增強補益藥物的功效。而後從熟三七輔助補血的觀點逐漸過渡至熟三七補血。事實上,三七作為以為活血藥物,對於氣機有疏通作用,從而在補藥對之中起到「補而不滯」的重要作用。

它不僅僅是「三七粉」,細數「神葯」三七的由來、功效與炮製

目前普遍共識是, 三七是生熟兩用的中藥,其功效具有「生打熟補」之分。其中,「打」是指生三七能止血活血、消腫散瘀;「補」是指熟三七有補血理血之效。 生用一般打成粉末,即常吃的三七粉,用溫水(注意不宜用開水,會影響藥效)調服以祛斑養顏、活血化瘀、調節三高和抗血栓。熟用可做成藥膳,如燉湯、燉雞等,現代還有將三七粉拌在酸奶中服用的方式。清《本草綱目拾遺》「以之蒸雞服,三七渣搗爛入雞腹,隔湯蒸至雞爛,去三七食雞,可以醫勞弱諸虛百損之病」。此法沿用至今,為雲南三七汽鍋雞的起源,選用材料為產自雲南昭通的三七,又名「昭參」。


三七不僅僅是三七粉

三七在採收加工方法方面,《本草綱目》及其後本草多明確記載「采根暴干」,表明三七的產地加工方法較為簡單:陽光充足處晒乾。三七自有藥用記載開始,其炮製方法便以「為末」(即打成粉)為主,此外還有嚼爛、醋磨、酒磨、焙、炒、蒸。其中,為末、嚼爛、醋磨、酒磨為生用,焙、炒、蒸為熟用炮製方法與預期產生的功效有關,生用多為止血散血定痛,熟用則與生肌、補血、補虛有關,與「生消熟補」基本一致

目前三七飲片炮製包括三七、三七鬚根飲片、三七粉、三七超細粉、三七片、熟三七、熟三七粉等多種規格。與本草記載的飲片相比, 三七粉(生品)沿用至今,炮製方法有了更細化的規定,要求細粉,或對過篩粒度有所要求,也是目前生三七最為常用的飲片形式。

它不僅僅是「三七粉」,細數「神葯」三七的由來、功效與炮製

三七熟用炮製法中蒸法沿用至今,並有所變化。從三七渣搗爛入雞腹隔水蒸的食療方法,演變為中藥材炮製常用的蒸法,並在受熱炮製的啟發之上新增油炸法。三七打碎之後,形狀雖不甚規則,但呈顆粒狀,表面積增大,以食用油炸,可使三七受熱均勻,且油溫易於恆定,炮製效果良好。

三七自明代以來便是最為常用的中藥材之一,也是目前雲南白藥等大宗中成藥的原料之一。就目前三七的應用來看,以生用三七粉居多。然《本草綱目拾遺》認為「人蔘補氣第一,三七補血第一」,若能加強三七熟用,拓展其補血的應用,或許能進一步發揮三七的風采。

參考文獻:吳孟華,張英,馬志國,曹暉,劉冠萍.三七炮製的歷史沿革考證[J/OL].中國中藥雜誌:1-8[2018-11-29].https://doi.org/10.19540/j.cnki.cjcmm.20181025.007.

它不僅僅是「三七粉」,細數「神葯」三七的由來、功效與炮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金華佗中醫 的精彩文章:

TAG:金華佗中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