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中國沒好馬?抑或是有好馬而不識之?

中國沒好馬?抑或是有好馬而不識之?

唐代傑出的文學家韓愈曾寫過一篇《雜說》,《雜說》共有四篇,分別為《龍說》、《醫說》、《崔山君傳》、《馬說》。《馬說》中有一段寫道:「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執策而臨之,曰『:天下無馬!』嗚呼!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

中國沒好馬?抑或是有好馬而不識之?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問題來了,咱們國家現在是真沒好馬呢?還是有好馬而大家不識馬呢?

中國的馬歷史

中國的馬歷史悠久,從西周開始,馬就成了重要的國家財富的象徵;秦始皇「車同轍」改革,稱得上是歷史的一大進步;再後來漢高祖設立了「馬政」,漢武帝歷時數十年的匈奴之戰,馬在戰爭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唐宋時期馬球運動盛行、元朝成吉思汗遠征、清軍入關,每一個歷史朝代,馬都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中國沒好馬?抑或是有好馬而不識之?

悠悠歷史長河中,發生過大大小小數次馬政改革,特別是漢、唐、元時期,因為政權統治者的關注,馬產業一度異常興盛。但到了清朝,馬產業受到統治者的「打壓」,《清史錄》上記載:順治年間「禁止漢人養馬」,其實當時不止是漢人,除了必備的軍隊配置外,旗人子弟也都提籠溜鳥去了,騎馬的機會少之又少。


中國現代的馬產業發展

中國目前馬匹存欄約604萬匹,多集中在內蒙、新疆、甘肅、青海、東北、雲南等地,中國馬種多樣,例如蒙古馬、山丹馬、伊犁馬、三河馬、河曲馬、百色馬、貴州馬等等。

中國沒好馬?抑或是有好馬而不識之?

據《2017年中國馬術行業發展狀況調查報告》,截至2017年7月底,全國馬術俱樂部已達上千家。這些數字還在不斷地增長。更利好的是,國務院從2015年開始連發三個文件,將馬術運動納入十三五的全民健身計劃,並稱之為「積極培育的具有消費引領特徵的時尚休閑運動項目」,特別是2018年4月國務院發布《關於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指導意見》,明確提出鼓勵海南發展賽馬運動項目。

所以,不管承認與否,馬術的的確確已經走入我們的生活。比如,朋友圈裡也會有很多朋友分享去騎馬的照片;通過各個自媒體平台,我們也會知道某地又舉辦了馬術馬球比賽的消息。但令人感觸更深的,則要數2016年的里約奧運會。

那場奧運盛宴,「倒三角」、「洪荒之力」等辭彙爆紅。同時,一個中英混血兒——參加奧運馬術三項賽的華天也進入人們的視線。

馬術運動就這樣通過一個明星運動員、這樣一場奧運盛事走入了更多國人的視野,甚至有無數國人瞬間便對這項運動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接下來,很多人就開始思考:為什麼中國人在奧運會馬術項目比賽中一直拿不到好成績?總結出的答案是因為馬不行!別人騎的都是「舔屏級別」的高頭大馬,所以導致了中國的馬在奧運會比賽中成績不好。

其實,我想說的是,不是馬不行,只是我們國家的馬不適合這些運動。

舉個例子:當年,鄧亞萍是世界上最頂尖的乒乓球運動員,郭晶晶是最頂尖的跳水運動員,博爾特是最優秀的短跑健將,但如果讓鄧亞萍去跳水,郭晶晶去短跑,博爾特去打乒乓球呢?還是這些優秀的人去參賽,只是換個運動項目而已,有啥不一樣呢?別笑,你我都明白,這真不一樣。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最好的就是「人盡其才、物盡其用」,對人如此,對馬亦如此。


中國馬能打馬術比賽嗎?

說到這裡,我先給大家講一下當代馬的運動。

中國沒好馬?抑或是有好馬而不識之?

一百多年前的歐洲,騎兵是重要的武裝力量。隨著一戰爆發,不可一世的波蘭騎兵遇到德國坦克,各種血的教訓讓大家意識到騎兵必須退出現代軍隊配置,可那麼多良種馬怎麼辦?得給它們找個出路才行!

於是乎,歐洲人設置了一系列適用於他們的馬種的比賽,慢慢演變為後來的跳障礙、三日賽和盛裝舞步。在美國,昔日的西部牛仔已經不需要再艱苦卓絕地去拓荒了,他們將平日的一種馬上遊戲——繞桶設置成了比賽項目,當然還有傳統的賽馬比賽,例如西班牙騎馬鬥牛等等,除了定向的馬匹訓練,他們也有意識地調整繁育趨向或培育符合某種運動的專業用馬。

也就是說,歐洲的馬是定向繁育的,又有比賽作為出路,繁育訓練又有專門的體系,與之相關的周邊比如生產馬鞍、馬鞭、水勒、馬飼料、釘馬蹄鐵、馬醫療等等內容逐漸匯入,形成了一個龐大的產業鏈。同時他們還將障礙、盛裝舞步、三日賽納入奧運比賽項目,從而讓產業可以與世界最頂級體育賽事結合。最終讓大家形成了「想在奧運馬術中拿好成績,非歐洲馬不可」的慣性思維。

有人也許會說:「我堂堂大中華,連一匹能進奧運會的馬術馬都培育不了嗎?」對不起,還真培育不了。為啥說得這麼絕對?原因很簡單——馬匹品種不一樣!

可是能說品種不同就不好了嗎?回答是否定的,肯定是各有各的好,不是嗎?如此類推,對於馬來說,也是同樣的道理!可能有人會說:「我去國外買最好的種公馬或母馬回來繁育,再訓練,或者買優秀血統的小馬駒回來直接訓練。」但很遺憾,中國人出國買馬基本買不到最好的馬,因為誰也不會把最好的馬賣出去。即便是個血統優良的小馬駒,在國內也未必適應。就算小馬駒能夠適應中國的生活條件,後期訓練也很重要,如果沒有持續系統的訓練,再好的馬也很難出好成績。還有另外的辦法,就是買了馬寄養在國外訓練,但如此一來開銷會非常大。


中國的馬出路在哪裡?

中國的國產馬不適合歐洲人設定規則的馬術項目,但並不是說中國的國產馬在其他類型的運動上就沒有優勢可言,但要充分發揮出國產馬的價值,我們該做什麼?該怎麼做?

中國沒好馬?抑或是有好馬而不識之?

中國的現代馬術運動發展歷史不過十餘年時間,但全國範圍內目前已經成立了1400多家馬術俱樂部,絕大多數馬術俱樂部都開展了馬術的基礎騎乘培訓課程,這對馬術運動的普及十分重要。

會騎馬的人群基數擴大了之後接下來應該做什麼呢?接下來就要理性地分析真正適合我們的騎馬娛樂方式。

一直以來,國家也好,省市也好,都在宣傳「弘揚中華傳統文化」。但什麼是傳統?怎麼來弘揚?似乎並沒有特別多的解決方法,落實到馬術方面,更是一頭霧水。

其實,說起來也不難。相比那些民族馬術的高難動作和極強的技巧性,以及苦尋如何與現代化的馬術運動真正接軌並走向國際化的法門,起源於中國漢代、有著鮮明中國特色且在全球86個國家和地區風靡的馬球運動便是最值得嘗試的馬上運動之一。

馬球馬不是一個品種,而是一個類別。在國際上通用的做法是用英國純血馬為父本,本國母馬為母本繁育馬球馬,馬球馬要求馬匹身高150cm-160cm左右,比較適合國人騎乘,且經過一代改良就能繁育、培訓出色的馬球馬,可以說給國人大量閑置的馬資源開發利用找到了市場和方向,讓以養殖本土馬為生的牧民也有了創收的途徑和方法。

再比如,中國的少數民族地區有馬上叼羊、馬上射箭等技巧性的民族馬上運動,可否產業化運營,編製出類似烙上陽朔印象的「劉三姐」這樣的實景劇演出?與其做別人制定規則同時還需要花費很多外匯去參與還未必做得好的事情,不如尋找一個適合中國馬發展的方向,開發一項適合中國人騎乘的馬術運動。

落實到具體的方面就是將國產馬按照馬球馬的標準定向繁育,除滿足國內使用需要以外,還可向美國和東南亞國家出口。

所以,並不是中國沒有好馬,只是沒有為國產馬找到最適合發展的方向而已。那麼,與其臨淵羨魚,不如我們退而結網吧。

文:北京陽光時代馬球運動公司總經理 韓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