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日票房冠軍次日排片暴跌,《地球最後的夜晚》遭遇最低評分?
電影市場最大的魅力就在於,不到最後一刻,你根本不知道會發生什麼奇觀!
今天是2018年的最後一天,畢贛和他的《地球最後的夜晚》上映,原本頗受市場關注,預售票房過億,首日票房超過了2.5億。
本來,按照正常的市場邏輯,這樣一部大熱門電影,次日排片佔比一定是持續上漲的,然而,很不幸,不到一天的時間,市場已經做出了巨大反應:首日排片佔比接近35%,全國影院排映場次超過11.5萬場,而次日的排片佔比已經暴跌至約16%左右,全國排映場次只有5萬多場,說腰斬一點也不誇張。
舉個例子。《愛情公寓》的排片佔比暴跌發生在第三天,直接從次日最高點39.9%大跌至26.8%,但也僅跌了十三個百分點,《地球最後的夜晚》則跌去了近十九個百分點,跌幅超過50%,創下了影史單片最大跌幅。
因為《地球最後的夜晚》排片暴跌,《來電狂響》、《海王》、《蜘蛛俠:平行宇宙》等三部電影明日的預排片均大幅度上升,其中,《來電狂響》大幅上漲了七個百分點,排片佔比榮登榜首。
截止到發稿時,《地球最後的夜晚》在票務平台淘票票上的觀眾評分只有4.5,也就是說,這個觀眾評分要比《愛情公寓》(7.1)的評分低很多。
貓眼電影上的觀眾評分更低,只有3.7,創了觀眾評分的新低。
曾被譽為2017、2018兩年爛片之冠,亦是豆瓣電影最低評分的《純潔心靈逐夢演藝圈》的觀眾評分還有6.8。
即便是「文青」雲集的豆瓣,該片的評分在不到一天的時間裡,已經從7.6下跌到了6.8。
首日票房冠軍、次日排片暴跌場次銳減近10萬場,《地球最後的夜晚》緣何遭遇年度觀眾最低評分?
僅談談個人感受。
我今天下午去看了這部電影,坦率地說,這部電影最好的是攝影,比如那個60分鐘的長鏡頭,這個拍攝難度還是非常大的,但處理得非常好,焦點跟得也好;美術、錄音、音樂都很好,但劇情方面,抱歉,就不尬吹了。
有很多觀眾認為看不懂,可能和前70分鐘當中的交叉剪輯等問題有關,因為是各種穿插過去已經發生過的片段,導致觀眾看得雲里霧裡,這可以理解,但讓我不理解的是,看了70分鐘,出片名,我以為導演要起范兒,結果跟著黃覺飾演的男主戴上3D眼鏡在黑暗中看了60分鐘黑咕隆咚的長鏡頭!
其實,導演讓觀眾戴上眼鏡的目的是:注意,我開始裝b了。果然真TM裝了60分鐘!很多人以為戴上3D眼鏡要看科幻片了,最後發現看得是「夢幻片」。這令人匪夷所思。本來畫面就黑咕隆咚,還得戴上3D眼鏡看一個60分鐘的2D超長鏡頭,你們因為3D讓觀眾多花錢買票,卻又不提供3D劇情,你們這是要幹什麼呢?就一點兒不考慮觀眾的觀影感受嗎?
我從來不反對作者電影,不反對導演的個性表達,但,空洞地賣弄與毫無顧忌地炫技,是非常幼稚的行為,並不是一個導演才華的體現,一個優秀的電影導演,在表達自我個性的前提下,是要通過自己的個性表達與觀眾產生情感共鳴的,而不是只活在自己的世界裡,只突出各種情緒,而沒有故事,讓觀眾看得雲里霧裡,不知所云。
所以,看完電影以後,我就說首日票房越高報復性評分就越低!只是,我沒有想到觀眾的評分比我想像得還要低。
我看四個小時的《大象席地而坐》都沒有覺得時間長,但看兩個多小時的《地球最後的夜晚》確實有點煎熬。不過,我認為該片的最大問題並不是看不懂,而是過度營銷,想一想,首日的票房是怎樣助推上去的?除了票補以外,有多少人是被「營銷」進影院的?這些人原本就不是電影的受眾,他們被忽悠進影院以後,引發的直接後果就是遭遇觀眾的報復性差評。
據我了解,《地球最後的夜晚》的製作方為盪麥影業,這是一家成立於2016年的新公司,也就是導演畢贛的公司,自然人股東還有他的合伙人單佐龍以及影片監製沈暘,華策影業是盪麥影業唯一的企業法人股東,而華策實際上也是盪麥影業的戰略投資人和電影的第一出品方。所以,這部電影背後助力最大的其實是華策影業。
為什麼韓寒也非常賣力地推介這部電影?因為韓寒的亭東影業也是該片的出品方之一;還有其他幾家公司,也是幕後重要推手。
本來,《地球最後的夜晚》就是一個撐死幾千萬票房文藝電影,片方非要把它包裝為商業大片,信息的不對等勢必引發口碑強震,繼而導致市場份額的暴跌,現在就是了。
任何電影都有人喜歡有人不喜歡,這很正常;我特別討厭有人說觀影門檻的問題,這電影觀影門檻高,不是一般人都看得了的,你看不懂是你不行,你看不下去是你很low,是你審美不行,把責任和問題推給觀眾,這體現了一些電影人的傲慢與無知。
作者:鴻水 (資深媒體人、電影人)
電影日報原創稿件,嚴禁任何形式轉載、摘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