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諜」運籌帷幄之中-八路軍前總第一次情報工作會議碎片(上)
1941年7月7日,中共中央發出關於設立調查研究局的通知:毛澤東為主任,任弼時為副主任。下設情報部、政治研究室、黨務研究室。毛澤東兼政治研究室主任。
1941年8月1日中共中央發布的《中共中央關於調查研究的決定》,為貫徹此項《決定》,中央軍委決定在各戰略單位成立軍隊系統情報組織。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1941年10月,在八路軍前總彭德懷、左權、劉伯承、鄧小平等首長親自領導下,八路軍前總情報處在山西遼縣(現左權縣)武軍寺成立,左權副總參謀長兼任情報處長,項本立(原129師敵工部部長)任副處長。年底,太行、太岳、冀南、冀魯豫軍區及下屬各軍分區先後建立了情報處或情報站。
左權烈士
1941年、1942年是侵華日軍最猖獗,也是中共領導的太行山根據地最艱苦時期,根據地、八路軍人員都不同程度縮小了,財政經濟極端困難,幹部損失很多,尤其左權將軍在1942年5月25日的日軍大掃蕩中不幸犧牲。原抗大總校副校長兼副政治委員滕代遠8月25日臨危受命,接替左權任前總參謀長兼情報處長。他到任後立即展開調查研究,於情報處建立一年之時,主持召開了具有歷史意義的「前總第一次情報工作會議」。
八路軍前總第一次情報工作會議」(以下簡稱會議)不僅是八路軍情報史的一座里程碑,更是我軍在軍事情報組織上一次重要的大事件,中共情報保衛史上不可忽缺的一部分。
1942年12月5日,會議在遼縣上麻田村前總情報處第1科辦公室召開,會期8天。會議室懸掛標語是:「要有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革命氣節!」參加會議的除滕參謀長兼處長和前總情報處機關林一、魏國運、錢江幾位科長外,還有129師參議室的申伯純,太行各軍分區情報站和太岳軍區情報處的負責同志約20人:其中太行第1軍分區劉健民、第2軍分區沈少星、第4軍分區李新農、第5軍分區王伯評和劉岱、第6軍分區李荒,太岳軍區劉桂衡。
八路軍時期的滕代遠將軍
會議首先聽取了各情報站負責人的工作彙報,特別是在摸索中開展的工作和創造的經驗。滕參謀長在會上特別表揚了太行第4軍分區情報站(主任李新農)和太行第5軍分區情報站(主任王百評):他們擔負著搜集情報與對友軍進行統一戰線工作的雙重任務,取得了較大的成績。
八路軍情工首腦之一申伯純
會議匯總了各情報站整理的敵偽情報材料,第4、5軍分區情報站還提供了調查和搜集到的友軍和友政權的材料,如第4軍分區情報站重新打通了與國軍27軍的聯繫,第5軍分區情報站在安陽方面打通了地下交通線等。
八路軍情報系統高級指揮官李新農
12月8日,滕參謀長做了總結《報告》,為八路軍情報工作指明了方向、奠定了今後情報工作發展的基礎。《報告》共分兩部分:第一部分是「一年來情報工作的檢討和估計」,第二部分是「今後情報機關的組織工作任務、方法與各有關部門的關係,以及幹部和幾個工作守則諸問題」。
曾任八路軍太行軍區情報處處長江濤
會議為情報工作指明方向與作法
一、組織機構調整與分工
會議依據中共中央情報部的指示精神,對八路軍前總情報的組織機構進行了調整。
1、之前因八路軍129師與前總同在一個戰略區,為節省人力,故未成立情報處,該師的情報工作由師部參議室負責。此次會議決定在129師師部設立情報處,處長申伯純,副處長孔祥禎。原由前總情報處直接領導的太行各軍分區情報站,除地處豫北的太行第5軍分區仍直屬前總外,太行其他軍分區和太岳、冀南軍區的情報處(站)統一交由新成立的129師情報處領導。
2、在各戰略區設立情報委員會,為該區情報工作的最高領導機關,協調各部門的關係。情報委員會由軍事首長、政治委員、參謀長、情報處長和地方黨委書記組成。黨、政、軍各級首長要給予幫助與協力,撥給一定數量的經費,配備有能力的幹部。
3、軍區情報機構由原各司令部的部隊偵察機構與現有情報機構合併,並加以補充健全。例如太行第4軍分區情報處由原第4軍分區情報站(對外稱太南辦事處,主任李新農)和原太行第4軍分區偵察股(股長李景良)、原新1旅偵察股(股長江濤)組成。
4、前總和軍區情報處下設諜報派遣、部隊偵察、材料整理3個科,如有技術偵察條件時,可設技術偵查科,下設密碼破譯、譯電校對、偵收3個股。例如129師情報處下設的3個科:1、諜報派遣科科長孔祥楨(兼), 2、部隊偵察科長梁軍,3、材料整理科科長敖紀民。
5、情報處(分處)為保密和利於工作起見,對內、對外均不公開,應根據具體情況以其他名義,如參議室、秘書處、辦事處等代替。例如太行第4軍分區情報處對外稱「太南辦事處」,太行第5軍分區情報處對外稱「豫北辦事處」。
6、太行各軍分區情報處工作重點區域是:1分區在石家莊、陽泉,2分區在榆次、太谷、太原,3分區在沁州、祁縣,4分區在長治、潞城,5分區在安陽、新鄉,6分區在邢台、邯鄲。對友軍工作的重心是:4分區負責友軍27軍,5分區負責友軍新5軍和40軍。(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