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孔武有力的大唐王朝,為何搞不定區區一個南詔?

孔武有力的大唐王朝,為何搞不定區區一個南詔?

【本文為騰訊獨家,未經授權嚴禁轉載】

文/野馬

唐朝在人們的印象中歷來是孔武有力的,那為什麼它無法攻滅南詔?

欲解此謎題,可以從下列角度進行思考:地緣區位、國家(邦國)戰略、擇將用人。

唐朝形勢圖


01 區位情況

南詔的核心區域在今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一帶。此地遠離中原,道路艱險。朝廷進攻雲南,古代主要是三條路。一是從四川南部渡過金沙江,這是古代最常用的路線,可以直撲昆明、大理一線;二是從貴州西進,這是傅友德平定雲南的主要路線,但這條路有「數十驛」路程,且受貴州「山川間阻」的影響,極為難走。

三是忽必烈征服大理的路線,從臨洮集結後分兵出發,幾路軍隊在今麗江境內渡過金沙江。這條路難在路程超過了一千公里,且需要翻過川西一大片人跡罕至的高寒地區,但勝在「突然」——當蒙古大軍繞過最常走的蜀中(也繞過了雲南方向的正面防禦陣地),而幽靈一般在距離大理不過百餘公里的麗江雲集時,據守洱海的防守方會如驚雷擊頂。

可見,由中原通往雲南,除了第一條路,另兩條路除卻特殊目的,一般人是不大願意走的。

另在古代,雲南人煙稀少,環境惡劣。在中土看來,雲南是「古蠻瘴之地」,「有事天下者,勢不能先及於此。」所以,空間上的疏離、水土上的迥異和風俗的差距,使雲南在元代之前與朝廷的關係不甚緊密。

具體到唐代,李氏的核心區在關中,距離雲南極遠,短期內難以對當地施加強大壓力。而進軍雲南,又要面對難以克服的水土和交通問題:李宓征南詔時,軍隊病死在路上的人「相踵於道」;三條通滇之路,第二條路遠離雙方核心,周轉不便;第三條路大部被吐蕃控制,無法通行。唐朝只能從川南出兵。這樣,防守方可以逸待勞。而且由四川盆地攻南詔是仰攻,而南詔襲擊唐朝是俯衝,所以待到安史之亂以後,反而南詔能經常劫掠唐朝。


02 國家(邦國)戰略

唐朝的主要國防壓力來自西部。關中關山重重,但北向缺少天塹,此外近在遲尺的隴右也易受攻擊。所以,唐朝的主要精力放在了處置突厥、回紇以及吐蕃的問題上。其次,唐朝還注重打理西域,這一方面是基於管理突厥的須要,另一方面也是為了對抗吐蕃的擠壓。

由此知,唐朝在西南方向的餘力是有限的,加上南詔實力有限,也從任何方向都不能直接威脅唐朝核心,唐朝士人多半容易忽視或蔑視南詔。如高駢經營西川時,曾建議唐朝與南詔和親,結果在朝中引起激烈反對,反對者認為南詔「乃因浮屠致誘,入議和親,垂笑後世。」

總之,唐朝對南詔的態度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能和則和。唐朝僅在玄宗朝有過兩次針對南詔的大規模軍事進攻,進入晚唐,唐朝國力更不足以圍攻南詔,更只能在防禦和限制上思考對南詔的戰略。

而南詔的戰略選擇則較為靈活。唐玄宗時期,南詔和唐朝交惡。鮮於仲通亂起戰端,閣羅鳳果斷選擇附庸吐蕃。這時,唐朝整個西線都將受到吐蕃壓力,一定程度上唐軍不再敢輕易南下。等到唐德宗時,吐蕃、南詔聯軍在東川慘敗給防守反擊的唐軍,南詔又背離吐蕃,結盟唐朝。此時吐蕃在東、南兩個方向都存在軍事威脅,不敢謀取南詔。南詔由是得以自存。

(南詔政區圖)


03 擇將用人

唐朝長期缺少名臣良將主張西南攻勢。當地歷代主要官員:鮮於仲通鼠肚雞腸、易怒無謀;張虔陀無禮狡詐;楊國忠人品低劣,無能寡德;杜元穎以文士自高,不懂軍事;李琢苛刻、貪婪、自私;李師望好大貪功、貪得無厭,繼任者竇滂更甚於前任。而比較有能力的韋皋、高駢等鎮守西南時,又碰到了唐朝與南詔關係好轉,或唐朝國勢衰落的時代,無法主導軍事進攻。

不過高駢等人在與南詔的交戰中打得非常頑強,讓南詔國內空虛,逼得南詔在咸通十年後一度將15歲以下男子全部徵發。最後,高駢還借和親之機,成功主張了對南詔所有謀臣的毒殺,將南詔帶入了崩潰的邊緣。

結論:唐朝對南詔的攻勢具有太多困難,雲南距唐朝中心地帶路途遙遠、地形複雜、交通不便、瘴癘橫行,這都使唐軍戰力大打折扣。唐朝的主要注意力放在北方,國防壓力也集中在西北向,對西南精力有限,也不欲調集主力圍剿南詔。吐蕃的崛起則削弱了唐軍在西南的戰略空間,不利於唐朝進攻南詔,而南詔卻在北方兩強之間左右逢源,獲得了不小的生存機遇。此外,唐朝在西南地區所用非人,也招致了自己無法平定南詔的結果。

安史之亂以後,唐朝國力一落千丈,無論如何再無攻滅南詔之機了。唐朝最終被迫選擇了防守和限制的對南詔策略。

參考文獻:

[後晉]劉昫等.《舊唐書》

[北宋]歐陽修,宋祁等.《新唐書》

[清]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研習所 的精彩文章:

為什麼漢朝官員判案一定要依據《春秋》?
山東最早的古城,距今五千年,證明中國禮制確有五千年歷史

TAG:歷史研習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