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明朝學子們金榜題名後能當什麼官?

明朝學子們金榜題名後能當什麼官?

在古代,科舉考試是國家選拔人才的最重要途徑。而對於廣大學子們來說,在科舉考試上金榜題名,步入仕途則是獲得官職的唯一正當途徑。以其他方式獲得官職(如捐納),其含金量要遠低於科舉出身的官員。那麼,學子們在科舉考試中金榜題名後能當什麼官呢?各個朝代都有所不同。科舉考試發展到明朝時期,已形成了非常完備的制度,因此本文就以明朝為例。

明朝學子們金榜題名後能當什麼官?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所謂「金榜題名」就是順利通過科舉考試的最後一關:殿試。在殿試中錄取的學子分三甲,分別是:一甲賜進士及第,共三名,通稱狀元、榜眼、探花;二甲賜進士出身,第一名通稱傳臚;三甲賜同進士出身。

通過科舉考試進入官場後,就正式成為享受許多特權和豁免權的官員。在許多人的印象中,高中狀元是非常了不得的成就,一定能馬上成為大官,而事實上卻並非如此。按照慣例,狀元會被授予翰林院修撰(從六品)的官職,主要職責是掌修國史,掌修實錄、記載皇帝言行、進講經史,以及草擬有關典禮的文稿。榜眼、探花會被授予翰林院編修(正七品)的官職,主要負責文獻編修工作。不過,別看狀元、榜眼、探花剛開始擔任的職務不高且工作性質似乎也無關國計民生,但這卻是一個非常有前途的職位。之所以做這樣的安排就是希望狀元、榜眼、探花能通過在翰林院的工作迅速提升行政經驗、了解本朝歷史、皇帝言行,為他們日後委以重任打下基礎。因此,狀元、榜眼、探花雖然一開始只是從六品和正七品的小官,但他們在翰林院工作幾年後往往可以青雲直上,很多人最後升至大學士的顯赫地位。

明朝學子們金榜題名後能當什麼官?

除了一甲進士(狀元、榜眼、探花)外,許多金榜題名的進士也會被派遣至六部、都察院、大理寺、通政司等衙門實習政事,名曰:觀政進士。其中,文采最出眾的進士會被派到翰林院觀政,名曰:庶吉士。從明英宗開始,明朝有這樣一個慣例:非進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內閣。故此庶吉士號稱「儲相」,能成為庶吉士的人都有機會平步青雲,例如明朝萬曆年間內閣首輔張居正,即是庶吉士出身。

進士在各衙門觀政時間一般是三年,當實習時間結束後,他們中的最優秀者會得到翰林院的正式任命,其他人則會分到中央政府的各個機構。

此外,也有一些進士在金榜題名後會被吏部直接授予為六品或七品的官職,但他們晉陞為高官的機會往往沒有那麼多。

明朝學子們金榜題名後能當什麼官?

進士在得到實職後,任期為三年,一般還可以續任兩屆,全部任期為九年。官員在任職期間要受到上司的考核評定,評定等級分為優秀、普通、差。都察院會對評定結果作出核對,然後將這些考核結果提交到吏部。九年之後,官員需回吏部報道。吏部的文檔中記錄著每一位官員的任職履歷和政績考核記錄,這些記錄將決定一名官員的前程。考核評定為優秀者將有資格得到提升,普通者一般能繼續留任,考核評定為差的官員則會受到降級處罰。

此外,所有官員還要受到都察院御史不定期的考察。御史們可以作出自己獨立的人事平定,如果一名官員被御史發現胡作非為,御史有權直接向皇帝彈劾該官員,而不論其品級有多高。相反,如果御史發現一名官員兢兢業業工作卻沒有受到重視,也可以直接向朝廷特別舉薦,從而使這名官員意外得到提升或獎勵。不過,這種舉薦存在著連帶責任。如果受到舉薦的官員在得到提升後卻被發現存在胡作非為或是玩忽職守的情況,那麼保舉人也會受到懲罰,所以舉薦官員一般都是慎之又慎。

因此,金榜題名成為進士後,品學兼優者進入翰林院,他們的前途一片光明,但也不是人人都有機會得到晉陞。被派遣到各個衙門的進士起步自然比不上進入翰林院的進士,但如果他們在自己的崗位上工作出色,也有可能後來者居上。學歷決定了一個人的起點,但並不能決定決定一個人的終點。無論是在古代還是在現代,都是同樣一個道理。

參考文獻:

[1].《明史》

[2].《明代中國的監察制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夜讀史書 的精彩文章:

這個王爺因一部巨著而名垂青史,但人生結局卻很不光彩
西漢的北軍和南軍有多重要?誰掌握這兩軍,誰就掌控大局

TAG:夜讀史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