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國學精華70句,字字珠璣,醍醐灌頂,細細品讀,有益人生

國學精華70句,字字珠璣,醍醐灌頂,細細品讀,有益人生

古箏-漁舟唱晚.mp34:8.47999999999999來自青梅煮酒論國學打開今日頭條,體驗完整音頻內容

春秋戰國是思想和文化最為輝煌燦爛、群星閃爍的時代,諸子百家彼此詰難、相互爭鳴,學術局面盛況空前、一派繁榮。

國學精華70句,字字珠璣,醍醐灌頂,細細品讀,有益人生

1. 君子禍至不懼,福至不喜。

——《孔子家語?始誅》

【鑒賞】君子重內心修養,不為外物所役使。「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常保持一顆平常心,成熟地應對著繁複的社會人生。正如後來人們所推崇的魏晉風度那樣喜怒不形於色。只有經歷了生活的大風大浪之後,人才能達到此種精神境界。

國學精華70句,字字珠璣,醍醐灌頂,細細品讀,有益人生

2. 富貴不足以益,貧賤不足以損。

——《孔子家語?五儀解》

【注釋】益:增加。

【鑒賞】真正的上人君子,富貴不能給他增加什麼,貧賤也不能減少什麼。即:「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他們追求的是「達則兼濟天下」的偉大理想,為了理想的實現,耐得住寂寞,也守得住清貧。

3. 夫君子成人之善,不成人之惡。

——《孔子家語?五儀解》

【注釋】君子喜歡促成別人的善行,而不慫恿別人的惡行。

【鑒賞】大千世界,善善惡惡,誰也不能逃出善惡這一最基本的衡量是非的標準。只有一心向善才能義正言辭地拒絕惡的侵入。

4.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

——《孔子家語?致思》

【鑒賞】樹想要靜靜挺立,風卻吹個不停,子女想要孝敬父母時,父母卻早早死去了。這種人間憾事,誰也無法挽回。孝順父母不是哪天心血來潮就去做的事情,而應該在平日里時時刻刻都要去做的事情。

5. 奮於言者華,奮於行者伐。

——《孔子家語?三恕》

【注釋】夸夸其談的人華而不實,喜歡錶現辦事能力的人常常自吹自擂。

【鑒賞】夸夸其談的人顯露於外的恰恰是他的無知,自吹自擂的人也正反映了自己的淺薄。「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是金子總會發光,所以不必為自己所取得的一點點成績而沾沾自喜。

6. 愛人者則人愛之,惡人者則人惡之。

——《孔子家語?賢君》

【注釋】喜歡別人的人,別人也喜歡他;厭惡別人的人,別人也同樣厭惡他。

【鑒賞】世界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這是孔子「恕」的觀念的發揮,要懂得推己及人,正所謂「種瓜得瓜,種豆得豆」。

7. 良藥苦口利於病,忠言逆耳利於行。

——《孔子家語?六本》

【鑒賞】治病的好葯通常味道很苦,忠心規勸的話聽起來卻令人不快。現實生活中,人們常常不能豁達地去接受別人的批評和指正。正如國君荒淫誤國而不自知,有隨聲附和者,有忠言直諫者,而庸君總是喜歡聽那些阿諛奉承之言,但這卻於事無補,甚至有大害處。所以我們要引以為戒。

8. 君子居必擇處,游必擇方,仕必擇君。

——《孔子家語?六本》

【注釋】君子居住一定要選擇地方,出遊一定要選擇方向,做官一定要選擇國君。

【鑒賞】「君子擇善而從之」。孔子告訴我們選擇環境,選擇朋友,還有選擇事業的重要性。紛繁塵世,只有用清醒的頭腦加以選擇,才不至於身陷困境。

9.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

——《孔子家語?哀公問政》

【注釋】預:事先準備。廢:失敗。大凡事前充分準備都能成功,不去準備則常常失敗。

【鑒賞】「月有陰晴圓缺,人有旦夕禍福」,這就需要我們做事應當未雨綢繆,而不能臨渴掘井。必須先做個安排和打算,制定詳盡的計劃,只有這樣才有可能辦成一件事。

10. 過而能改,其進矣乎。

——《孔子家語?辯樂解》

【注釋】有了過錯能夠改正,是有了進步的表現。

【鑒賞】「人非聖賢,孰能無過」,沒有過錯的人在世間根本找不到。犯錯誤本身並不可怕,可怕的是犯了錯誤而四大不覺,或者明明察覺了錯誤而惰於改正。在孔子看來,犯錯之後能夠改正,就是進步的表現。

11. 學不可以已。

——《荀子?勸學篇》

【注釋】學習不能停止。

【鑒賞】知識的海洋是無邊的,而人類的生命是有限的,怎樣以有限隨無窮,只能不斷地學習。無論在任何時候,任何方面,我們都應該努力前行,在宇宙之原野,把拓荒的邊界在前人的基礎上更進一步,這是人類歷史發展的趨勢。

12. 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冰,水為之,而寒於水。

——《荀子?勸學篇》

【鑒賞】「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已是人盡皆知的名言,事物總是向前發展的,人也是一代更比一代強。這是亘古不變的道理。

13.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

——《荀子?勸學篇》

【注釋】跬:半步。

【鑒賞】千里之途是一步一步走出來的,汪洋大海是匯聚了成千上萬的涓涓細流才形成的。人當以堅韌不拔的意志去追求偉大的成功。這同「鍥而不捨,金石可鏤」是一個道理。愚公帶領子子孫孫移山的故事,同樣也是對毅力的頌揚。

14. 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

——《荀子?天論篇》

【注釋】自然界有它自己的運行規則,不因為堯的治世而產生,也不因為桀紂的亂世而消亡。

【鑒賞】荀子哲學思想帶有樸素的唯物色彩,自然界的運行與人類社會的對應關係不是絕對的,所以不倫社會處於堯的盛世,還是處於桀紂暴虐的亂世,人的意志無法改變客觀規律,自然界依然循著自身的規律運行。

15. 凡人之患,蔽於一曲而暗於大理。

——《荀子?解蔽篇》

【注釋】蔽:蒙蔽。一曲:局部,指認識上的片面性。大理:全面的根本的道理。大凡人的弊端,在於被局部的東西所蒙蔽而不通於全面的根本道理。

【鑒賞】囿於片面性,人就不能全面的看問題,以至於造成決策的失誤。人應當全面把握事物,否則容易心胸狹窄,愛鑽牛角尖,於事無補。著名的盲人摸象的故事意在用形象的寓言暗示人們認識事物應當把握全局。

16. 淺不足與測深,愚不足與謀知,坎井之蛙不可與語東海之樂。

——《荀子?正論篇》

【注釋】坎井:廢井。淺的東西不能用來測量深的東西,愚蠢的人不足以參與智謀活動,廢井裡的青蛙是不足於談論東海的樂趣。

【鑒賞】鴻門宴中曾有「豎子不足與謀」的責罵,其意相仿。現實中,有的人鼠目寸光,心胸狹隘,對待這種人,我們只作一笑了之,不必過於計較。

17. 前事之不忘後之師。

——《新書?過秦論》

【鑒賞】經驗教訓像老師一樣,指導人們在行為過程中少犯錯誤。「前車之鑒」當牢記,重蹈覆轍是愚蠢者的表現。人們應當牢記以前的經驗教訓,作為今後行事的借鑒。

18 星之昭昭,不若月之曀曀。

——《孔子集語?論人》

【注釋】昭昭:明亮的樣子。不若:不如。曀曀:陰暗貌。這兩句大意是:星星的明亮,不如月的陰暗。

【鑒賞】由於本身質的規定性,星的光亮遠不如月,即使月處於昏暗的狀態,也比星星明亮。它一方面說明了事物的限度,即萬物都存在於某種限度之中;另一方面也說明星與月是不可比擬的。可用於說明事物彼此之間的差異。

19. 德勝者威廣,力盛者驕眾。

——《新語?道德篇》

【注釋】德行多的人,他的威信就會傳播的很廣;驕橫的人則是通過強力高壓使人屈服。

【鑒賞】治理天下最重要的是施以仁義之德,這樣它的善政可以澤及百姓而流傳很廣。倘若以武力來治理天下,雖一時可見功效,然而並不是長久之計。甘為孺子牛,人民便會把他舉得高高的;而在人們頭上作威作福的,人民會把他摔的粉碎。

20. 君子篤於義而薄於利,敏於行而慎於言。

——《新語?本行篇》

【鑒賞】孔子云:「不義而富貴,於我如浮雲。」後世儒士一直重義而輕利。作為君子,當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言行既要符合道義,又要講求策略。

21. 文繁則質衰,末盛則本虧。

——《鹽鐵論?本議》

【注釋】文:外表的裝飾。質:實質,本質,內容。

【鑒賞】孔子曾說過:「文勝質則史,質勝文則野,文質彬彬,然後君子。」要求達到內容與文飾的平衡。過分強調文飾與修辭,內容就會受掩敝而顯得軟弱無力,也即形式重於內容,其實就是捨本逐末。

22. 治大者不可以煩,煩則亂;治小者不可以怠,怠則廢。

——《鹽鐵論?刺復》

【鑒賞】辦理大事的人不可以繁雜,繁雜就會造成混亂;做小事的人不可以懶惰,懶惰就會荒廢。管理大事業要提綱挈領,辦理小事則要勤謹。

23. 明者因時而變,知者隨世而制。

——《鹽鐵論?優邊》

【鑒賞】聰明的人隨著時間、情況的變化而改變策略,有智慧的人會按照當時的情況來制定策略。世上萬事萬物都是在不停地變化著的,墨守成規,死守祖宗之法,是不會成就事業的。

24. 偷安者後危,慮近者憂邇。

——《鹽鐵論?結和》

【注釋】邇:近。

【鑒賞】苟且偷安,不思進取,必自取滅亡。南唐後主李煜憑藉其地理優勢和先祖勵精圖治所創立的基業,整天狎妓飲酒,吟詩作畫,使「四十年來家國,三千里地山河」的豐饒之國很快走向滅亡,自己也成為階下囚。這正是「人無遠慮必有近憂」的訓誡。

25. 外舉不避仇讎,內舉不回親戚,可謂至公矣。

——《新序?雜事篇》

【注釋】推薦族外人,不迴避仇人;推薦族裡人,不迴避自己的親屬,可稱得上真正的公正。

【鑒賞】講的是祁奚舉賢的故事。祁奚唯賢是舉,只要有才能,不管是族外仇人,還是族內自己的兒子,都加以舉薦。一般人舉薦人才是不會舉薦自己的仇人的,相對的,屬於自己的親人的,則會不加思索的加以推崇。這是人性狹隘的反映。

26. 市之無虎明矣,三人言而成虎。

——《新序?雜事篇》

【鑒賞】集市是人口集中的地方,當然不會有老虎。說市上有虎,顯然是造謠、欺騙,但許多人這樣說了,如果不是從事物真相上看問題,也往往會信以為真的。這故事本來是諷刺魏惠王無知的,但後世人引伸這故事成為「三人成虎」這句成語,是借來比喻有時謠言可以掩蓋真相的意思。判斷一件事情的真偽,必須經過細心考察和思考,不能道聽途說。

27. 尺有所短,寸有所長。

——《新序?雜事篇》

【鑒賞】尺雖比寸長,但也會有它的短處;寸雖比尺短,但也有它的長處。這句話是說任何人都各有長處,也各有缺點。我們要善於取人之長,補己之短。

28. 食其食者死其事,受其祿者畢其能。

——《說苑?立節篇》

【鑒賞】這個意思類似於「食人之祿事人以忠」。在當下,為官的人需心繫百姓,納稅人的錢需要用在合理的地方,最終需還利於民,「水能載舟,亦能覆舟」也是這個道理。

國學精華70句,字字珠璣,醍醐灌頂,細細品讀,有益人生

29. 事以密成,語以泄敗。

——《韓非子?孤憤》

【注釋】事情因為保密而獲成功,說話由於泄密而遭失敗。

【鑒賞】止語積福德,你炫耀什麼,就容易失去什麼!止語之妙,唯有修行才能感知!管好自己的嘴巴,也是成熟的標誌。

30. 審於是非之實,察於治亂之情也。

——《韓非子?奸劫弒臣》

【注釋】審:明察。對於是非治亂的實際情況,應該明察詳審。

【鑒賞】歷史上昏庸無能的君主易被蒙蔽欺騙,缺乏調查研究,聽信臣下虛妄之詞,不辨是非,混淆黑白。而明君則會保持頭腦清醒,察審是非之實,以求治理好國家。這對我們現代人也是一種啟示,做事情應明察秋毫,才不至於做錯事和蠢事。

31. 因可勢,求易道,故用力寡而功名立。

——《韓非子?觀行》

【注釋】勢:形勢。道:方法。憑藉已有的形勢,尋求易行的方法,就可以用力少而功名成。

【鑒賞】做事情不能不考慮外在的環境和形勢,方式、方法很關鍵。考慮諸多因素,選好路子,往往能夠事半功倍。

32. 奔車之上無仲尼,覆舟之下無伯夷。

——《韓非子?安危》

【注釋】奔車、覆舟:指危亂之國。仲尼:孔子。伯夷:歷史上的賢者。

【鑒賞】在狂奔的車上,即使聖人孔子也不會從容安閑;在傾翻的船下,即使隱士伯夷也不會恬然寧靜。維持安定、防止危亡,是國家的頭等大事。國家動蕩,民心自然好利輕義,「安則智廉生,危則爭鄙起」,只有國家穩定,才會世風和諧。

33. 明主不養恩愛之心,而增威嚴之勢。

——《韓非子?六反》

【鑒賞】法家主張要以法治國,法、術、勢相結合,以絕對的權威震懾臣民。這一道理在禮崩樂壞戰亂頻發的戰國時期有一定的市場。在當前語境下,依法治國必須堅定執行下去,其目的是保障人民的權益,威嚇的是違法亂紀者,而非百姓。

34. 上古競於道德,中世逐於智謀,當今爭於氣力。

——《韓非子?五蠹》

【鑒賞】歷史是不斷發展的,要通過社會改革,適應時代的發展。

國學精華70句,字字珠璣,醍醐灌頂,細細品讀,有益人生

35. 倉廩實則知禮節,衣食足則知榮辱。

——《管子·牧民》

【注釋】倉:穀倉。廩:米倉。 另一種解釋是:方的叫倉,圓的叫廩。實:充實;禮節:人和人交往的禮儀規矩;衣食足:豐衣足食;知榮辱:知曉榮譽和恥辱。

【鑒賞】糧倉充實、衣食飽暖,榮辱的觀念才有條件深入人心,老百姓也才能自發、自覺、普遍的注重禮節、崇尚禮儀。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正體現了法家管子的思想理念。

36. 聖人裁物,不為物使。

——《管子·心術下》

【鑒賞】治身之要妙在於心,聖人便是個善於自治的人,能安己心,推己及人,方可安他人之心。人應站在較高的層次上,不為外物所役使。

國學精華70句,字字珠璣,醍醐灌頂,細細品讀,有益人生

37.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道德經》

【注釋】第一個「道」表示人世間的道理;第二個「道」表示口述、說明、傳達;第三個「道」不可拆開,詞語「常道」表示真理。這句話可以翻譯為,可以口述的道理不是永恆的真理。句中第一、三兩個「名」是「名稱、概念」的意思;第二個「名」是「稱呼、命名」的意思。

【鑒賞】這句話是老子道家哲學中的一個重要命題。宇宙間萬事萬物的本原,都是可以說出來的,但它不是永恆不變的本原;各種事物的名稱都能夠稱呼它(都能夠叫出名稱來),但它也不是永遠不變的。

38.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道德經》

【鑒賞】天地是無所謂仁慈的,它不會因仁慈而有所偏愛,任由萬物自然運作而不加干預;聖人不會因仁慈而有所偏愛,任由百姓自己主宰自己的命運而不加干預。這句話要表達的意思大概是天地對萬物不加干預而任由其自生自滅。看似冷漠,其實正是最好的態度。世間「好」與「不好」,「善」與「不善」,都是同等地位的,是一個事物的兩面,相生相剋,互為其根;沒有絕對的「好」與「善」。

39.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

——《道德經》

【鑒賞】水,避高趨下有一種謙遜,奔流到海是一種追求,剛柔相濟是一種能力,海納百川是一種大度,滴水穿石是一種毅力,洗滌污淖是一種奉獻。逝者如斯夫,人生猶如奔流至海的江水。最高境界,就像水的品性一樣,澤被萬物而不爭名利。處於眾人所不注意的地方或者細微的地方,所以是最接近道的。水,無色無味,在方而法方,在圓而法圓,無所滯,它以百態存於自然界,於自然無所違也。

40.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道德經》

【注釋】一是無極;二是陰陽;三是陰陽配合;萬物是萬事萬物。

【鑒賞】道是獨一無二的,道本身包含陰陽二氣,陰陽二氣相交而形成一種適勻的狀態,萬物在這種狀態中產生。萬物背陰而向陽,並且在陰陽二氣的互相激蕩而成新的和諧體。

41. 大巧若拙,大辯若訥。

——《道德經》

【注釋】拙:笨拙。訥:語言遲鈍,不善於講話。真正聰明的人表面好像笨拙,不自炫耀。真正有口才的人表面上好像嘴很笨。表示善辯的人發言持重,不露鋒芒。

【鑒賞】老子的美學觀點。意為真正靈巧優美的東西應是不作修飾的。真正的巧不在於違背自然的規律去賣弄自己的聰明,而在於處處順應自然的規律,在這種順應中,使自己的目的自然而然地得到實現。

42. 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

——《道德經》

【鑒賞】福與禍相互依存,互相轉化。壞事可以引發出好的結果,好事也可以引發出壞的結果。人們在順境中要謙虛謹慎,戒驕戒躁;志得意滿,狂妄自大,反而滋生災禍,由福轉禍;逆境中百折不撓,勤奮刻苦,可變逆境為順境,由苦而甜。

43. 鷦鷯巢於深林,不過一枝;偃鼠飲河,不過滿腹。

——《莊子》

【注釋】小鳥息在樹上,所佔不過一根樹枝;鼴鼠飲河水,所需不過裝滿肚皮。比喻慾望有限,極易滿足。

【鑒賞】這句話是堯讓天下給許由時,許由說說。許由不願意接受堯的饋贈,是由於許由認為一個人只要得到自己所需的就足矣,不需要多餘的東西。正如小鳥築巢只須佔有一枝樹枝,偃鼠只須一腹水就能飽足。我們人類,卻慾壑難填,未來佔有不盡的財富而爭得頭破血流,甚至你死我活,為什麼不學學鷦鷯和偃鼠的洒脫呢?

44.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

——《莊子》

【鑒賞】人生是有限的,但知識是無限的(沒有邊界的),用有限的人生追求無限的知識,是必然失敗的。表明做什麼事都不要絕對化,要適可而止。永遠有你達不到的東西,又何必苛求。

45. 舉世而譽之而不加勸,舉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內外之分,辯乎榮辱之境,斯已矣。

——《莊子》

【鑒賞】全世界的人都稱讚,卻並不因此而更加奮勉,全世界的人都責難,也並不因此而更為沮喪。能認清自我與外物的分際,辨明榮辱的界限。

46. 以眾小不勝而為大勝也。

——《莊子?秋水》

雖然很多小處不能取勝,但能取得大的勝利。

【鑒賞】這也就是誰笑到最後誰笑得最好的意思。小勝小敗無關大局,雖多次小敗,亦不會大傷元氣;大勝大敗則生死攸關,具有決定性意義,不可不慎。俗話說:「傷其十指不如斷其一指。」十指雖然受傷,過一段時間休養好了,又和沒受傷時一樣;而削去他的一個指頭,他就永遠不會有十個指頭了。

47. 直木先伐,甘井先竭。

——《莊子?山木》

【注釋】伐:砍伐。 竭:枯乾,乾涸。 筆直的樹先遭砍伐,甘甜的井水先被汲盡。

【鑒賞】長得很直的樹木成了材,有用,所以總是先被伐取;甘井的水甜,人們爭先汲取,所以先乾枯。想要不被「先伐」,不致「先竭」,那就要不成為「直木」,不成為「甘井」,也就是「虛己」「無為」。才能外現,而遭世俗之忌!最後反受其害的現象,在現實中又的確存在。

48. 好面譽人者,亦好背而毀之。

——《莊子?盜跖》

【注釋】好:喜好。面譽:當面阿諛。背:背後。毀:詆毀。喜好當面阿諛奉承的人,也必然喜好背地詆毀別人。

這是莊子對世態人情透徹了解之後所得出的結論。有一類人,他們好當面阿諛奉承他人,然後,背後又大加詆毀,這種兩面三刀之人,是我們所應該唾棄的。

49. 物損於彼者盈於此,成於此者虧於彼。

——《列子》

【鑒賞】有得必有失。很多人因為某些愛好和追求,從執著變成了執拗。盈虧卻是此消彼長,看似得到的同時,也在不斷地失去。

國學精華70句,字字珠璣,醍醐灌頂,細細品讀,有益人生

50. 染於蒼則蒼,染於黃則黃。

——《所染》

【注釋】蒼:青色。潔白的絲放在青色的染缸里就成青色,放在黃色染缸力就成黃色。

【注釋】這就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要正確地選擇自己的朋友,「近賢人,遠小人」,只有這樣才會受到好的熏陶,否則只能得到壞的影響。

51. 釣者之恭,非為魚賜也;餌鼠以蟲,非愛之也。

——《墨子》

【注釋】釣魚人躬著身子,不是對魚恭恭敬敬;用蟲子作為誘餌捕鼠,不是喜愛老鼠。

【鑒賞】釣魚的人那樣謙卑地彎著腰,只是在沒有釣到魚兒之前,當釣到魚的時刻,釣魚者那種仰視而笑的神態才是本意,假若你想消滅它,捕獲它,你一定會給老鼠最喜歡吃的東西作餌,精心地為它做,貌似愛它的樣子為它作,你最終捕獲了它,其實原本你是討厭它的。可惜我們中的許多人,往往為謙卑的躬腰而感動,為精美的誘餌而動心。生活的,愛情的,事業的,在私慾面前,我們會少了判斷力,及而沒有了自我。

52. 是故君子自難而易彼,眾人自易而難彼。

——《墨子》

【注釋】自難:嚴以律己,難為自己。易彼:寬以待人,放寬別人。眾人:普通人,庸人。君子嚴於律己、寬以待人,而平庸的人卻寬以待己、嚴於律人。

【鑒賞】君子常常以「嚴於律己,寬以待人」的標準來提高自己的修養。他們對自己嚴格要求,從難從嚴;而對待別人卻比較寬容,因而自己進步很大,「是故為其難者,必得其所欲焉」;而那些修養不高的人遇事卻總愛責怪別人,所以自己老是止步不前,「未聞為其所欲,而免其所惡者也。」

53. 是故天地不昭昭,大水不潦潦,大火不燎燎,王德不堯堯者,乃千人之長也。

——《墨子》

【鑒賞】天地不誇耀自己的明亮,大水不誇耀自己的清澈,大火不誇耀自己的炎烈,有德之君不誇耀自己德行的高遠,這樣才能做眾人的領袖。

54. 名不可簡而成也,譽不可巧而立也,君子以身戴行者也。

——《墨子》

【注釋】好名聲不能輕而易舉地得到,榮譽也不能以巧詐樹立,君子就是君子,要身體力行地得到名副其實的榮譽。

【鑒賞】從古至今,名譽集中體現了人格尊嚴,乃立人之本,處事之基。名譽不會憑空而來,亦無捷徑可走,更不能弄虛作假,而是需要身體力行去取得。名譽的累積不易,故俯仰天地間,生活在世界上的每一個人,無不珍重自己的人格,珍愛自己的聲譽,珍惜自己的形象,就像鳥兒愛惜自己的羽毛。名譽之重,由此略見一斑。

55. 志不強者智不達,言不信者行不果。據財不能以分人者,不足與友。守道不篤,偏物不博,辯是非不察者,不足與游。

——《墨子》

【鑒賞】意志不堅強的,智慧一定不高;說話不講信用的,行動也不會果敢;擁有財富而不肯分給人的,不值得和他交友;守道不堅定,閱歷事物不廣博,辨別是非不清楚的,也不值得和他交遊。

國學精華70句,字字珠璣,醍醐灌頂,細細品讀,有益人生

56. 小人謀身,君子謀國,大丈夫謀天下。

——《鬼谷子》

【鑒賞】小人目光短淺只知道謀取自身的利益,只會為了自身的利益而行動。而君子是為了國家的利益而行動處事。大丈夫則是為了天下的利益處事行動,不拘於自己的小小利益,目光遠大。

57. 天下時勢。

——《鬼谷子》

【鑒賞】所謂天下之時,就是天下大勢的運動趨向。所謂天下之勢,就是推動天下大勢的各種力道。如果把天下比做大海,風向是時,因風而動的潮流是勢。把握時勢,就是弄潮。天下時勢,撲朔迷離,神鬼莫測,瞬息萬變。聖人知時識勢,因時用勢,因而治世。奸賊逆時生勢,因而亂世。

58. 謀定而後動。

——《鬼谷子》

【鑒賞】弈棋離不開棋子,你們各人掌握的一百八十塊棋子,置於盒中永遠都是死棋,只有置於局中,才會生動,才會我中有你,你中有我。若是一子落錯,輕則失地損兵,重則全局皆輸,是以任何落子,必謀定而後動。

59. 審時度勢。

——《鬼谷子》

【鑒賞】一個人要把握好自己的命運,定要做到「審時度勢」,審天下之時,度天下之勢。所謂天下之時,就是天下大勢的運動趨向;所謂天下之勢,就是推動天下大勢的各種力道。把握時勢,就是弄潮。天下時勢,撲朔迷離,神鬼莫測,瞬息萬變。聖人知時識勢,因而治世;奸賊逆時生勢,因而亂世。

60. 石可破也,而不可奪堅;丹可磨也,而不可奪赤。

——《季春紀?誠廉》

【注釋】石頭可以擊碎,但不能改變它堅硬的性質;硃砂可以研成末,但不能改變它赤紅的顏色。

【鑒賞】這句話以石堅丹赤為喻,說明具有高潔品質的人是不會因外界壓力而改變操守的,即使粉身碎骨,精神也是永存的。

61. 竭澤而漁,豈不獲得?而明年無魚。焚藪而田,豈不獲得,而明年無獸。

——《孝行覽?義賞》

【注釋】使河流乾涸而捕魚,難道會沒有收穫嗎,但第二年就沒有魚了;燒毀樹林來打獵,難道會沒有收穫嗎? 但第二年就沒有野獸了。

【鑒賞】人們不能目光短淺,只顧眼前利益,不顧長遠打算。有得必有失,有失必有得。得與失永遠是一對矛盾。世上沒有絕對的得和失。所以明智的人考慮到了失,失時看到了得,在得失之間就能做出正確的選擇。

62. 流水不腐,戶樞不蠹,動也。

——《季春紀?盡數》

【注釋】戶樞:門軸;蠹:這裡是蛀蝕的意思。流動的水不會腐惡發臭,轉動的門軸不會生蟲朽爛,這是由於不斷運動的緣故。

【鑒賞】生命在於運動,腦筋在於開動,人才也需要流動,宇宙間萬事萬物都在運動,沒有運動就沒有世界。其中的奧秘就在於一個「動」字,運動起來才能求得發展,運動才能帶來生機與活力。也就是說,在思想發展過程中,必須對現有的思想不斷地進行批判和反思,不斷堅持批評和自我批評,才能使思想不僵化不保守,保持活力和先進。

63. 尺之木必有節目,寸之玉必有瑕瓋。

——《離俗覽?聚難》

【注釋】暇瓋:玉的斑點,瑕疵。一尺長的樹木一定會有節結,一寸長的玉一定會有小的瑕疵。

【鑒賞】樹高了不能無節,玉大了不能無斑,才再大的人也不能無缺點。人無完人,選賢舉能應該求其大善,而不應該責其小過。人們要認識到不足,不要吹毛求疵。

國學精華70句,字字珠璣,醍醐灌頂,細細品讀,有益人生

64. 兵無常勢,水無常形,能因敵變化而取勝者,謂之神。

——《孫子兵法·虛實篇》

【注釋】勢:方式,模式。神:超乎常人的本領。

【鑒賞】孫子認為,戰場上形勢瞬息萬變,不能拘泥於某種作戰的形式,正像水本無固定的形態一樣,放在圓容器中它就是圓的,放在方容器中它就是方的。做其他事情同樣適合這個道理,應審時度勢,靈活機動地制訂計劃,不可死搬教條,墨守成規。

65. 知可以戰與不可以戰者,勝。

——《孫子兵法·謀攻篇》

【鑒賞】知道什麼情況下可以打,什麼情況下不可以打的將領,就能打勝仗。能審時度勢,知己知彼的將領在戰爭中善於採用靈活機動的戰術,打得贏便打,打不贏不打,不受感情支配,不盲目行動,這樣自然能打勝仗。

66. 善用兵者,避其銳氣,擊其惰歸。

——《孫子兵法·軍爭篇》

【注釋】惰歸:孫子把士氣分為三種:朝氣銳,晝氣惰,暮氣歸。惰歸是指士氣疲憊衰落之師。

【鑒賞】善於指揮作戰的將領,要避開敵人的銳氣,等到敵人士氣衰落、疲憊時再去攻擊它。「避其銳氣,擊其惰歸」和「避實就虛」的作戰原則一樣。

67. 兵者,詭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遠,遠而示之近。

——《孫子兵法·計篇》

【注釋】詭:欺詐。道:學問,理論。示之:做給他看。

【鑒賞】戰爭是一種用假象來欺騙和迷惑對方的學問。所以,本來自己強大,卻要偽裝成弱小;本來具有戰鬥力,卻要偽裝成不堪一擊;本來已逼近敵人,卻要偽裝成相距甚遠;本來要向遠處,卻偽裝成要向近處。常言道:「兵不厭詐」。

68. 利而誘之,亂而取之,實而備之,強而避之。

——《孫子兵法·計篇》

【注釋】實:敵人力量充實。備:防備。

【鑒賞】對敵人要以小利誘惑他,使他上鉤;要擾亂敵人,趁機戰而勝之;當敵人實力雄厚時,要防備他可能進攻自己;當敵人力量強大時,就要避其鋒芒,保存實力。

69. 攻其無備,出其不意。

——《孫子兵法·計篇》

【注釋】無備:沒有準備。不意:意想不到。

【鑒賞】趁敵人沒有防備的時候進攻,採取敵人意想不到的出擊行動。對敵人作戰,就應在敵人守備最薄弱的地方和敵人意想不到的時間,在對方毫無防備的情況下突然襲擊,這樣就能出奇制勝。

國學精華70句,字字珠璣,醍醐灌頂,細細品讀,有益人生

70. 知彼知己,百戰不殆;不知彼知己,一勝一負,不知彼不知己,每戰必殆。

——《孫子兵法·謀攻篇》

【注釋】彼:敵軍情況。己:我軍情況。殆:危險,引申為失敗。

【鑒賞】既了解敵人的長處和短處,又了解自己的長處和短處,就能百戰百勝,永遠立於不敗之地。必須了解敵我雙方力量的對比,以己之長,攻敵之短。這一原則還遠遠超出戰爭範圍,適用於其他一切工作。

謝謝您的閱讀

版權聲明:

圖文來源網路,如有侵權,請告知。我們注重分享,版權歸原作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青梅煮酒論國學 的精彩文章:

中國歷史上十位女將軍,你知道幾位呢

TAG:青梅煮酒論國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