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一盤散沙卻又俠肝義膽——蒙昧時代阿拉伯人的生活面貌

一盤散沙卻又俠肝義膽——蒙昧時代阿拉伯人的生活面貌

史學上通常將伊斯蘭教興起之前的阿拉伯時代稱為蒙昧時代(阿拉伯語:????? ???????),因為在伊斯蘭到來之前,阿拉伯半島的居民多以游牧為生,少有知識,也無統一而強大的文化。聯繫阿拉伯人的唯一紐帶是部落。至於宗教信仰,則以多神崇拜為主。在那一時期的阿拉伯人中,各種陋習盛行,部落相互殘殺不斷,可以說是一盤散沙的混亂局面。儘管如此,蒙昧時代的阿拉伯人也並非一無是處,毫無美德可言,忠勇慷慨、俠肝義膽的阿拉伯江湖依然有著可圈可點的地方。今天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蒙昧時代的阿拉伯人的生活面貌。

一盤散沙卻又俠肝義膽——蒙昧時代阿拉伯人的生活面貌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1

阿拉伯半島上的居民,是閃族的貝杜因人,因地而得名,也稱為阿拉比亞人。他們生活簡單又比較艱苦,椰棗和奶是他們的主食,駝肉成了固定食物,至於麵粉是不可多得的奢侈品。一件長襯衫和一條帶子,再加上一件寬舒飄垂的外衣,顯得那樣瀟洒。一塊披巾蒙在頭上,用細繩紮緊,似乎什麼風沙也不怕,褲子不穿,光這腳板經年走在灼熱的地面上。

駱駝,是貝杜因游牧人生活中人的伴侶,是家庭經濟的中心,沒有駱駝就難 以想像游牧人在沙漠里怎樣生活下去。駝乳是飲料,駝肉是主食,駝皮可以作衣服,駝毛用來縫帳篷,駝糞做燃料……就連駝尿還可以當生髮油。不僅衣食住行離不了它,它還是行旅經營的「沙漠船」,同時還是貝杜因人財富的計算單位,甚至聘禮、贖罪金、賭注……無一不是以駱駝計算,所以,貝杜因人常自稱為「駝民」,阿拉伯自然地形成世界有名的駱駝飼養中心。

一盤散沙卻又俠肝義膽——蒙昧時代阿拉伯人的生活面貌

2

阿拉伯馬體型健美,性格堅忍、忠實、模樣伶俐、可愛著稱於世,在貝杜因人的生活中馬是劫掠的騎乘,因而養馬卻成了一種奢侈的習氣。

沙漠的自然條件給貝杜因人決定了游牧經濟為中心的生活方式,放牧、飼養,逐水草而居,枯燥而單調,於是劫掠也成我餓哦他們的光榮職業,也可以說是一種遊戲,作為一種男子漢的大丈夫氣概。古代貝杜因人流行四句詩:

我們以劫掠為職業,

劫掠我們的敵人和鄰居;

倘若無人供我們劫掠,

我們就去劫掠我們的弟兄。

一盤散沙卻又俠肝義膽——蒙昧時代阿拉伯人的生活面貌

3

因此,阿拉比亞人的個體,必須在部族集體的庇護下,小的部族必須依賴強大的部族來保護,於是草原上經常展開部族之間沒完沒了報復、仇殺的流血鬥爭。在這生物稀罕的地區生存,自然賦予游牧入堅韌和耐勞的個性。開闊的草原沙漠,似乎也使阿拉比亞人秉賦這豪爽的美好氣質,他們不惜犧牲自己一切來濟困扶危、款待賓客。並牢固地保持著民族榮譽感;因而也培養了一種強烈的排外好戰主義。為了各自的生存,滋長了根深蒂固的個人主義,紀律秩序,權威都不屬於他們追求的理想,也約束不了他們。

古代貝杜因除在葉門、麥地那地區的一部分基督教和猶太教徒外,是多神教、拜偶像者;同時一向把那些溺殺女嬰、虐待婦女、苟合婚姻、食甲蟲、啖蛇蠍、打罵奴隸……視為正當的陳習舊規,又表現了他們的愚昧和野蠻。

古老的貝杜因人,以血緣構成氏族部落,除了帳篷和簡陋的傢具是自己的,源泉、牧場,可耕地甚至駱駝和牛羊群是氏族公共財產。氏族部落的首領是篩赫,是由部落推選而產生的部落中之佼佼者。但他只代表部落,是事務的仲裁者,不能獨斷獨行,一切取決於部落會議,似乎就是阿拉比亞人的傳統民主精神。

阿拉伯半島系介於兩大古文明發源地之間的歷史上商道,因此,許多強大的貝杜因部落也為波斯和羅馬商隊保鏢,索取巨額報酬,也經常集結商隊在兩大地區往來貿易,他們是個有商業歷史的民族。

在貧困、單調的生活的阿拉伯人,是愚昧、野蠻,可又是體格健壯、性格剛強的;他們用勇敢剛毅、豪爽而慷慨,卻又狹隘封閉、排外而好戰;這是一個不可思議的民族,那樣一群桀驁不馴的人,在羅馬、波斯人的眼裡看作人樣的野獸,卻又是不可征服的民族;大大小小的部落,弱肉強食,長期糾纏在廝殺鬥爭中,是不統一的半島。

蒙昧時代的的阿拉伯是一個個氏族部落,沙漠的隔離,居民的分散,從沒有形成一個統一的國家。只有北方敘利亞、伊拉克南部曾有過引起外界注意的較大的部落聯盟。

一盤散沙卻又俠肝義膽——蒙昧時代阿拉伯人的生活面貌

4

公元前864年,亞述王沙縵以色三世的銘文中有:他曾火燒了一個克爾克爾的京城,摧毀了啊賴木哈底夫謝的戰車、騎兵……這也許就是最早的關於有文字記載的北部阿拉伯歷史。公元前八世紀,南部阿拉伯也曾建立了一個塞白王國,其中一個國王還建築了「馬裡布」水壩發展農業生產。

波斯、東羅馬兩個國代的大帝國,都為不斷受到阿拉伯人的襲擊、劫掠和騷擾而惱火,想過也嘗試過進行征服阿拉伯半島的戰爭,但是征服這地廣人稀、荒涼無根的土地和來去無蹤強悍野蠻民族,事實證明是得不償失的蠢事。於是便互置緩衝國——即扶邊境較大的部落聯盟作為自己的保護國。於是波斯的邊境上便出現了希蘭王國,由於是萊赫米人的部落,也稱「萊赫米王朝」;東羅馬也先後扶植奈伯特、馬爾米拉和薩尼王國在他的邊界上。這兩個地區王國各有其主,但都是傀儡,波斯,東羅馬的皇帝根據其效忠與否經常換馬,他們既要為其宗主國保護邊境安全,防止阿拉伯本民族人對主人的劫掠和襲擊;又要代表兩者而流血戰鬥,付出不值一文的代價;有時這些「王國」中也曾有英明的對宗主背叛的國王,如公元三世紀時加薩尼王朝以為聰明、美麗,雄才大略的女王叫齊諾比亞的。曾經開疆擴土,反對和戰敗東羅馬宗主國的軍隊,後來是奧里力安大地親征猜打敗她,並用金鎖拴著在凱旋隊伍前示眾。

在《新舊約》和《古蘭經》中記載了這些地區派遣先知的歷史故事,如希伯來族從埃及遷移在西奈半島逗留四十年,穆薩(摩西)在米甸締結神約又和法老鬥爭的故事;蘇萊曼(所羅門)大帝開疆擴土,建造耶路撒冷神殿的傳說;以及其他使者先知的神跡顯應等富有真理啟迪的故事,都反映了從地中海沿岸到西奈半島、埃及的有關閃族或含族活動的歷史。

政治上不統一,劫掠的游牧人和貿易定居商人間的矛盾;氏族奴隸制度產生的階級壓迫和剝削,加上破壞性部落戰爭,阿拉伯社會存在著嚴重的政治危機和經濟危機。

六世紀末至七世紀初期,波斯和阿比西尼亞為爭奪南阿拉伯的葉門的戰爭,以及東羅馬和波斯長期戰爭,紅海古商道被破壞,波斯人另闢從波斯灣經兩河流域到地中海的商道,使東西方阿拉伯的中轉貿易衰落,加深了阿拉伯社會的危機,從而也激化了社會矛盾,身處苦難和動亂的廣大勞動人民,要求和平,解脫苦難;氏族貴族和商人們為了發展貿易,穩定秩序,也需要建立一個統一的民族國家,保持和平安定。這就是伊斯蘭教興起的社會基礎。

一盤散沙卻又俠肝義膽——蒙昧時代阿拉伯人的生活面貌

5

在漫長的蒙昧時代中,阿拉伯人是多神拜物教,他們對自然界舉凡太陽,月亮,星星,甚至一塊石頭,一顆小樹都是崇拜的神邸,原來「克爾白」內就有偶像360尊;但是在參加古萊氏人崇拜的宇宙的主宰中有「安拉」的存在,是一神論的信仰傳統,並逐漸形成一神教,在猶太教和基督教的傳入和諧潛移默化影響下,為伊斯蘭的興起和完善創造了系統的思想基礎。

半島上民族的分散,人民的社會意識的薄弱,文化落後,貧窮愚昧似乎都與沙漠荒野的自然環境分不開,多少年來歷史沒有擺脫這一規律。七世紀伊斯蘭教興起後,卻使這個社會徹底改觀,富強統一、文明進步,寫下人類史上的文明篇章!



中東快訊原創文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