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全球霸主英國為何最終敗給了德國和美國?

全球霸主英國為何最終敗給了德國和美國?

文|了包

18世紀下半葉開始的第一次工業革命掀開了英國發展的新篇章。到了19世紀初,英國已經成為了世界工廠和全球霸主。然而,在19世紀下半葉開始的第二次工業革命中,英國卻沒能繼續保持領先位置,反而被德國和美國反超,這是為什麼呢?

全球霸主英國為何最終敗給了德國和美國?

(瓦特和改良蒸汽機)


01 兩次工業革命的區別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讓我們先來看看第一次工業革命與第二次工業革命的區別。第一次工業革命的標誌是蒸汽動力的廣泛應用,主要產業包括煤炭、生鐵、紡織等。第二次工業革命以電力的廣泛應用為標誌,汽車製造、有機化學等新行業開始發展起來。

19世紀60年代後期,第二次工業革命拉開序幕,其後數十年都屬於新舊主導產業的交替時期。雖說化工產業還有電工學及機器與機床都屬英國首創,但英國在這些新的成長型行業方面的表現卻不盡如人意。英國當時有第一次工業革命後獲得的巨大資本,還有廣大的殖民地市場,有充足的條件適應新形勢,像在第一次工業革命中一樣處於領先地位,但英國卻未能採取有效行動。

全球霸主英國為何最終敗給了德國和美國?

(愛迪生和電燈)


02 英國人安於現狀

在論及這個問題時,有一個很流行的解釋就是英國工商業者安於現狀,不思進取,創業精神萎靡。這當然有一定的道理,畢竟當時英國已經登上了世界霸主之位,人們難免會沾沾自喜,得意忘形。而第二次工業革命同科學技術的關係遠比第一次工業革命來得密切,英國不把錢投入科技研發領域,沒有科技創新,自然就會落後。


03 傳統營利方式仍有利可圖

然而,眾所周知,商人都是要掙錢的,也就是說英國商人不重點發展存在巨大規模的新興行業還是有錢可賺。或者說英國人認為不重點發展新行業可以有更大的利潤。

英國是最早發展工業的國家,它創造的生產和生活方式曾經獨領風騷,但並不能繼續在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新行業繼續領先。這時候淘汰舊的生產方式是真正的明智之舉,但是從舊的方式轉向新的方式並不容易,尤其是對英國人來說。

新的生產方式需要新的成本,採用新的生產方式所需的成本往往高於舊的生產方式所需的成本。過時的行業同大量的投資捆綁在一起,未來的總體利益又無法預計,只要有盈利空間,鬆綁就不會太容易。英國歷史學家霍布斯鮑姆曾舉過英國鋼鐵行業的例子。英國人一直堅持使用老式鍊鋼法來煉製酸性鋼,理由就是此前酸性鋼生產廠家投資了巨大的資本,因而不願轉向生產鹼性鋼。傳統的盈利方法尚有利可圖,而且更容易。英國人選擇它也不奇怪。

全球霸主英國為何最終敗給了德國和美國?

(第二次工業革命中的汽車)


04 對海外市場的過度依賴

另一方面,英國有許多廣闊的海外殖民地,它們是英國的原材料供應地及商品市場。英國把鋼鐵、棉紡織品輸入帝國領地和欠發達地區。與此同時,英國不斷地增加海外投資。貿易和金融在英國經濟中所佔比重漸漸超過了工業。發展到了後來,英國向全世界借出資本,比如美國就有大量英國資本流入。同外流資本相對,英國內部資本嚴重不足,無力支持生產設備的現代化。英國不得不放棄了對新興行業佔領導地位市場的角逐,發展勢頭減弱。

總而言之,英國在第二次工業革命中的相對衰落主要就是由內部問題所導致的。市場仍然存在,但市場質量因內部停滯下降了,英國最終不復當年。這也告訴我們應該勇於抓住機遇,勇敢前進。

參考資料:

艾瑞克·霍布斯鮑姆:《工業與帝國:英國現代化的歷程》

鄧久根、賈根良:《英國因何喪失了第二次工業革命的領先地位?》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生猛歷史 的精彩文章:

法西斯軍隊是如何丟掉北非的?
蔣介石:英國才不想讓中國崛起

TAG:生猛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