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中宋江遇害後,再無梁山軍,真實歷史上此人卻為宋江再次造反
眾所周知,我國古典四大名著,都是徹頭徹尾的悲劇,尤其是《水滸傳》,圍繞樑山一百單八將展開描寫,最終這一百零八位好漢,卻死的死,殘的殘,走的走,散的散,少有人得以善終,令讀者唏噓不已。最可悲的是,小說中一心接受招安,想為朝廷效力的宋江,為奸臣所害,在他死後,原本天不怕地不怕的梁山好漢,要麼選擇沉默,要麼選擇自盡,竟無一人為他復仇,讀來實在憋屈。
當然了,梁山好漢中,也有幾個結局比較好的,例如公孫勝返回深山,繼續修道,不問俗事,很可能最終得道成仙;武松遁入空門,八十而善終,也算修成正果;最牛的還要數裝病離開的李俊,他遠走海外,竟然成為了暹羅的皇帝,終於過了一把上位者的癮。但即便這樣,這幾個人的好結局,也無力扭轉讀者的心情,畢竟熱血的梁山,最終留下的並非悲壯,僅有悲哀。
我們都知道,《水滸傳》並非施耐庵老先生憑空杜撰的故事,而是有真正的歷史原型,即北宋末年,宋江率三十六人起義的故事。那麼真實歷史上的宋江和梁山軍,結局如何?這也是這般令人憋屈嗎?答案是否定的。
據《宋史》等史料記載,作為農民起義軍的領袖,真實歷史上的宋江,非常有血性,他「以三十六人橫行齊魏,官軍數萬,無敢抗者」,並時人贊為「勇悍狂俠」,後來敗於名將張叔夜之手,才被迫接受了招安。關於宋江的結局,目前一直沒有定論,大多數人認為,他接受招安後不久便去世,很有可能與小說中一樣,屬於遇害身亡。更難得可貴的是,宋江逝後,他麾下的舊部,並沒有像小說中那樣或無視,或陪他下黃泉,其中一人選擇了再度造反,這不僅體現了梁山軍的血性,也驗證了人們的猜測。
那麼這個為宋江「復仇」的好漢,到底是誰呢?他不是別人,正是九紋龍史進的原型史斌。史料記載,宋江去世後,他再度起兵反宋,攻佔了興州,並在此稱帝,之後又曾試圖攻打四川劍門等地,只不過沒能攻克。恰好在這個時候,金軍開始南侵,北宋滅亡,南宋新立。或許是在史斌心目中,民族情結大於兄弟之義和個人私利,也或許是在他看來,與北宋朝廷的仇恨,不該算到南宋朝廷頭上,所以,他調轉了馬頭,開始與南宋軍隊,一起抗擊金軍,從反賊成為了義士。
按理說,事情發展到這個地步,應該有一個好的結局——南宋朝廷主動對史斌進行招安,剷除了一大隱患的同時,還能增加一股助力。然而,南宋朝廷卻並沒有按常理出牌,反而玩了一出騷操作。《三朝北盟會編》記載,金兵被擊退之後,涇原將曲端收復秦州,鳳翔、長安等地,則被史斌的義兵收復,對於此事,曲端勃然大怒,不僅處死了鳳翔守將劉彥希,還下令吳玠偷襲史斌,最終將史斌俘殺,這時距史斌稱帝,不過一年之久。
說到此處,我們不難得知,真實歷史上,所謂的宋江起義,同樣是一個徹頭徹尾的悲劇,不過,歷史遠比小說更令人動容,畢竟從史料記載中,我們看到了宋江和史斌的血性,看到了他們的抗爭,也看到了他們的大義,他們演繹出的是不甘和悲壯,而非小說的憋屈,以及讓讀者怒其不爭,這才是我們心目中,真正的好漢,真正的熱血男兒。
本文所有資料均來自於《水滸傳》等書,小編保證內容之真實性,同時無任何影射、不涉及任何政治。
TAG:品讀水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