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至情至性在人間

至情至性在人間

前不久讀了一篇紀念演員馬廣儒的文章。他曾在87版電視劇《紅樓夢》中扮演賈瑞。

馬廣儒不但是個戲痴還是個情痴,為了追逐愛情,拋棄了安徽黃梅戲團擁有的一切成就和地位,隻身來到異鄉南昌,來到了並不適合自己的新聞單位,後來愛情泡了湯,職場情場雙失敗,借酒澆愁致染上酒癮,三十二歲人生便匆匆謝幕。

文章評論區里有人說他是至情至性至純之人,或許並不適合在紅塵俗世里存在;還有人說他腦子不靈光,如果不是為了什麼愛情的話,人生之路本該收穫的是輝煌……

看完評論驀地想到曾有位前輩評價另一位寫作很棒的朋友:「文學造詣相當深,但人情世故不靈光,有點呆。」旋即又說:「當然,如果不呆,就寫不出好文學作品了。」

的確,人生難得一個「至」字,道家思想認為:水性至善至柔,所以最接近道,或許正是因為「至」,才最接近「純」,「純」是一種生命狀態,一顆明澈的心,一個不含雜質的靈魂。

正如有的人所說:「真正的成熟是經歷了萬水千山、看盡了人間百態,仍能保有一顆赤子之心。」在老子看來,聖人都像嬰孩,這是人類最完美的狀態,庸俗之人無法體會的人生境界。正所謂「他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

有人說馬廣儒的人生失敗之處就是「至情至性」,放棄現實利益,追逐不實際的夢結局註定很慘。我想說,或許他在自己的精神世界裡已經實現了完整,因為他遵從本心,去追逐了他的人生理想。

如果他當時為了現實利益放棄愛情,或許贏得了世俗的成功,但會用盡一生來救贖自我,這何嘗不是一種人生的殘缺呢?還記得那個話劇里的周朴園嗎?《小王子》里說:每個人曾經都是孩子,然而很多大人忘了這一點。 人生不在於長短,也不在於是否贏得了世俗的成功,而是你是否了無遺憾,聽從自己的本心去做事情。

此外,「至情至性至純」的人生未必一定以失敗收場。有人問我為什麼那麼喜歡蔣勛老師,我說因為蔣老師的存在,讓我們對生活抱有更多希望——如此堅持真善美的人,竟可以過的這麼好,甚至還能獲得世俗的成功,這難道不是我們堅持「至情至性」下去的動力嗎?

「人間自是有情痴,此恨不關風和月。」蘇軾是說情痴不僅僅只有男女之情,這是一種對人、對生活的至愛至情。這種境界如此珍貴,只願我們每個人都能活出真正的自己,至情至性在人間!

作者:布衣筆談一個愛烹飪、愛閱讀、愛思考的80後女子,文藝范兒的心理諮詢師,美麗的皮囊和有趣的靈魂兼而有之。一段段膚淺的人生見解,不玩深刻,不求另類,不煲雞湯,只為找到那個產生共鳴的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道家大師兄 的精彩文章:

TAG:道家大師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