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倫敦跑回中國鄉下蓋房子,他相信「淳樸」一些會更好
四年前,建築師李道德上了一次熱搜。在全國第一檔由地方台播出的設計類綜藝里,他把四川深山裡的簡易民居改成了一棟既酷又接地氣的志願者之家。由於環境與世隔絕,那些西方式的幾何流線幾乎都脫胎自在地材料和鄉民之手。
那一年他從英國著名建築事務所Foster+Partners獨立後回國不久,滿腔熱血地想創造些先鋒品味。而這段在山裡蓋房子的經歷也成了他職業生涯里的分水嶺——在都市人定義「時髦」的固定句式之外,前衛設計與鄉土的組合,竟能帶來新的浪漫眼光。
我們生活的城市日新月異,加上社交媒體「興風作浪」,如今早被奇葩戶型爆改轟炸了好一陣子,炫技痕迹漸濃,觀眾意興闌珊。回頭看當時在山中樸素的「半偶然」里,
為志願者點亮的橙色亮光
,卻仍感到親切懷戀。
李道德當初改造的那棟房子現在怎麼樣了?他最近又在鄉村搗鼓了哪些好玩的建築?一個星期五的下午,我們和他喝了會茶,先從那個「轉折點」開始敘舊。
李道德改造的那棟房子位於四川甘孜牛背山半山腰的蒲麥地村——2014年,有一隊志願者希望駐紮這裡,作為改善鄉村環境和空心化問題的據點,順帶經營簡易的青旅。
隱於川西高原中的牛背山很不起眼,地處偏遠、山路崎嶇,但也恰好為這裡守住了鱗次櫛比的人情味。
/牛背山山頂雲海(Photo by 知乎用戶rebecca)
山頂壯麗的雲海風景幾年前偶然在網上走紅,不少背包客慕名前來。
可惜「隱居生活」遠不如想像中詩意,山裡連個像樣的廁所都沒有……而外部來的人們在雖為冷清的村落活躍了氣氛,更帶來了煩擾和漫山的垃圾。
李道德和志願者們徒步了三小時上山,說起腦海里的第一印象,認為是「只可遠觀」。
改造前的民居有一半是木結構坡頂的傳統老房,另一半卻是村民自主加建的、毫無生趣的水泥盒子。作為一棟處於地震帶上的建築,顯得更不友好。
李道德說自己起先並無意參加改造類的綜藝,但無論是它公益的屬性,抑或是和大山融為一體的環境,都讓這個蓋房子的嘗試看上去充滿意義。
雖沿用了一貫偏好的數字化設計手法,時髦的海歸青年卻發現大山裡的實踐有眾多的「不得已」:工人上山困難、從山下運一顆螺絲都要廢不少功夫,何況公益項目原本就預算吃緊……
他選用了當地的建材,再召集村民用石頭砌築的傳統技藝造外牆。
但新鮮感卻從衝突中誕生,一派野生的路子里,
反而誕生了新舊融合的溫度。
纖細的現代風格建築曲線,細看下由樸素的小青瓦構成,與周圍的老房相處融洽,並不過分炫耀自己。
老房原本的木結構被保留,這種從土地里生長出的智慧也讓它扛過了接下來大大小小的地震。
當地村民並不覺這些幾何線條太過陌生,雖有著新奇的現代張力,卻和背景中的大山奇妙地相融,何況一磚一瓦也多誕生於自己的雙手。
身處其中的人並非被混凝土粗暴地圍困,山間的風和泥土都可看、可聽、可感、可觸摸,如那些很久之前就存在在這裡的房子一樣。
/從屋頂最高處可遠眺山頂
當年「爆改」話題和「明星設計師」還沒刷爆朋友圈,牛背山的改造卻受到了廣泛關注,從專業設計領域,一路延伸向大眾。
李道德開始反思自己醉心已久的西方建築理論是不是還有新的可能性——在牛背山之前,他最滿意的作品位於北京798藝術區,是為倫敦老牌機車搖滾主題餐吧ACE設計的中國首店。可動的金屬牆面被齒輪帶動,花苞應聲綻放,極盡表現力。
而在那個有著諸多限制的西南小村裡,他猛然發現原來所謂先鋒的設計語言,能與古樸的東方意境握手言和,達成和諧的寫意。
他依然擁抱西方的新式思維,認為空間和城市應有生命力,不斷地流動和生長,只是開始戳破由一個個數字構成的表皮,去思考建築如何與人的情感、與因循自然的中國傳統文脈相連。
說起和建築的緣分,李道德脫口而出的是「半隨機」。
1999年,18歲的李道德考取了中央美術學院設計系的建築學專業。
從小愛畫畫,考美院這事早就定下了,但又隱隱約約覺得想做些和「人」更相關的事,選擇男孩們心中「最酷」的建築學也像順水推舟。
剛入學的時候卻有些懵,當時美院的設計系草創不久,只有十來個同伴,獨立的建築系自然也尚未成立——人們對「設計」的認識,剛剛從「理工學校的標配」開始轉型。
這未必全是壞事,摸索期的美院教學沒那麼多規矩,來教建築基礎課的有許多是譚平等大藝術家。不仰賴經驗和既定的「觀念」,他們鼓勵學生自由地表達,在掌握建築的語言之外,更強調對社會獨立發聲。
最初的階段往往會奠定對事物的認識,他開始相信應從有限中創造無限。
「建築可不可以像藝術創作一樣自由地表達,還是要受某種束縛?建築師一定是有束縛的,但如果被這個束縛而束縛,在前期就喪失了創作的激情和慾望,是可怕的。」
在他眼裡,這也是當下中國建築界最大的問題。束手束腳和疲於進取,卻以「法規」和「概念」來推諉。儘管反感過分依附於流行的個性,他卻依然相信建築師應儘可能地探索自己的表達,找到專業與大眾相結合的這一程。
/倫敦AA的碩士階段研究
2004年,不甘心當時人們對央美建築學「花瓶」的質疑,他去了英國最牛的建築學院之一——英國建築聯盟學院(AA)讀研究生,師從Zaha Hadid Architects的合伙人Patrik Schumacher。
諸多實驗性的先鋒研究為之前的自由生長畫上邊框,他開始對參數化設計著迷,邏輯縝密的功能性考量之下,依然是他所嚮往的、行雲流水的表達。
他試著不再糾結於理性和感性的兩級,而將它們自然地融於創作中。
而倫敦恰好是這樣一座迷人的城市!他興奮地提起在倫敦的建築和博物館中散步的生活插曲。
via ins @visitlondon
我想起之前在清華大學美術館的Foster+Partners展上看到過的事務所照片——大玻璃盒子里的設計師們秩序井然、面前有泰晤士河緩緩流過,於是帶著點羨慕地問起他在裡面工作的三年。
/ Norman Foster London
他說印象最深的是當時70多歲的 Norman Foster爵士每周都準時來事務所報到,縮在自己西南角上的圓桌前,驗收每個項目組的彙報——細節和效果同樣關鍵,他關心建築對周邊的影響、每個窗戶透過光線的變化軌跡、甚至扶手的弧度……
我猜這種處女座的精神也許能從Foster+Partners那些完美到有如工藝品的蘋果旗艦店中看出一二。
/ Apple Store by Foster+Partners
「建築師對設計的態度和對細節渴求」,這是他在回國之前得到的另一份禮物。
2008年的北京奧運會最是令建築師們振奮的機會,個人開始有了參與大型項目建造的可能性,他回國建立了自己的事務所dEEP Architects。
這些年他們延續牛背山改造中將科技與自然融合的思考,做了不少有趣的鄉村建築。
比如他最近忙著在貴州一座山的山頂上給豬蓋房子——那是一個生態農業的主題園區。建築從當地傳統的梯田和吊腳樓的樣式中汲取靈感,順著山勢層層疊疊地舒展開來。
在對光線和風的考量中還需納入「豬」的感受,他興奮地談起這樣的「第一次」。
又比如他們前不久在承德的山上打造了一間山頂藝術館。建築的幾何流線經過力學實驗的反覆推敲,竹、木、陶瓦等傳統材料卻讓它顯出了與自然融為一體的樸素風貌。
談起日常,他總形容自己「沒什麼特別的」,工作和家庭分配均衡,沒有什麼特別的愛好,甚至有些社交恐懼,喜歡一個人打理院子,以及對著窗子發獃。
他自認為人設很「老幹部」,不大愛折騰,唯獨在創作上想保持衝勁,為西方式的現代設計手法找到更接地氣、更具傳統智慧的樣貌。
鄉村中淳樸的往日意向,與張揚的科技感互補,碰撞出的新鮮感令人感到舒適恰好。
/ 青浦瀘沽湖 行館 by dEEP Architects
如果問他最影響自己的某位建築師,超級嚴謹的他可能會猶豫半天,不過「最喜歡的藝術家」卻能脫口而出。
他欣賞蔡國強對火藥的執著,驚艷於他一次次打破形式的創造,為這種傳統的中國式材料烙印獨特風格。
/ 蔡國強位於美國莫里斯郡的工作室由好友Frank Gehry設計
我想這和他自己對建築的定義的也有所關聯。
「我希望自己的建築能帶給人某種感觸,無論是喜歡或是不喜歡。」
四年前,牛背山的改造完工後,志願者們給他發來照片,他當時特意留出的一小片廣場成了村裡最High的廣場舞陣地。
遺憾的是兩年後牛背山封山改造,建築的使用權也幾經波折。
但他依然把牛背山志願者之家橙色光芒的屋頂作為工作室的主頁。
他當時這樣解釋這個設計:
「起伏的屋頂與背後的大山以及遠方的雲海之間存在著形式上的某種關聯,但我們更希望營造的是內心與情感上的聯繫。當驢友或者志願者,甚至是村民們徒步至此,遠遠看到村口有一個小小的、獨特而又熟悉的建築泛著微微的暖光,
像是航船在大海航行中看到了燈塔
,給人們的召喚與鼓勵,有著一種強烈的歸屬感。」
他有些遺憾自己當時行程緊張,一直沒機會登上山頂看日出,不過在攀登的過程里,已是風景獨好。
就像李道德踐行的那樣,
不服從多數、不甘於被定義,試著聽從內心,從有限中創造無限——
在喧囂的世間走一遭,每一位這樣的
「橙客」
都需要值得信賴的同行者,共同守護珍貴的「自我」。
科技並不局限於屏幕的方寸,與人的情感相連才是最終的歸宿——禮橙專車
也希望探尋這種暖意。
橙色圓環寄託了溫柔陪伴與圓滿出行的願景,如守護都市人的燈塔,在寒冷的冬季出行中,努力保障車內恆溫,讓每位上車的乘客能夠溫暖舒適。冬季出門,戶外等待總很難受,專車司機會耐心等候,縮短乘客在外逗留的時長。而專車的車內,則要求保持乾淨無異味的乘車環境,
為你點亮這一程
?
科技給了我們立等可取的便捷,飛速的節奏里,漸漸疲於驚嘆、鮮少心動。橙色光環希望給你更多安全感,在快餐時代里,花時間做一件有溫度的事,在人與人的接觸中找回最初愉悅和誠懇的狀態。
似曾相識,又有所不同。
????
禮橙專車暖心活動進行中
戳戳「閱讀原文」了解一下
??
你也許還想看,點擊圖片查閱
無聊的城市千篇一律,有趣的土氣萬里挑一
幫淺子點個「好看」▼
TAG:一夜美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