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民間俗語:生不睡柳,死不睡楊,有啥講究?背後蘊含了什麼道理?

民間俗語:生不睡柳,死不睡楊,有啥講究?背後蘊含了什麼道理?

從小生活在農村的朋友們一定聽長輩說過很多俗語吧,這些都是古代勞動人民根據實踐經驗總結出來的,用來警示後人的,希望後人不要犯他們犯過的錯誤,還有一些人生道理。像是:「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意思就是要是不聽老人的一些有道理的話,那麼以後就是會吃虧的,畢竟他們經歷的事情很多,懂得很多人生道理,所以有時候我們也應該聽聽他們的意見,還有:「只要功夫下的深,鐵杵磨成繡花針」,意思就是只要堅持不懈、日以繼夜的努力,那麼就算是鐵杵總有一天也會被磨成繡花針的,用來形容堅持就是勝利。

古代人們還總結出來很多關於人的生辰還有運勢的俗語,像是:「有福之人六八月,無福之人正臘月」,意思就是過了農忙時的農曆六月,還有豐收的月份八月,出生的孩子是有福氣的,因為六月份農忙就結束了,而八月份是豐收月,寓意很好,而正臘月就太冷了,古時沒有好的禦寒措施,所以孩子會經常得病,這樣就沒有福氣了。

小編今天給大家帶來的俗語是:「生不睡柳,死不睡楊」,這背後有啥講究呢?蘊含了什麼道理呢?現在就跟著小編來看看吧!不知道大家在夜晚的時候有沒有聽過風吹柳樹的聲音?特別是大風天氣,聽起來就和神話故事中鬼魂出沒的聲音差不多,聽起來就不寒而慄,所以在農村一般都不會在屋前屋後種柳樹,要不然就是不吉利並且會影響運勢的。

還有一種稅法就是說柳樹是不能用來製作床板的,不結實,所以是「生不睡柳」,而「死不睡楊」的意思和人去世之後有關,由於楊樹的密度很小,很容易滋生寄生蟲,這樣會腐蝕楊樹,所以人死後不能用楊樹製成的棺材,要不然就會影響先人的遺體,這樣是大不敬的。大家都知道,不管是在農村還是城市,都必須要孝順,這也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所以大家對於逝去的親人都會有一種敬畏和尊重之心,一般都是用楠木做成的棺材,所以就有了這句「死不睡楊」。

小編覺得,雖然很多俗語都是老一輩的封建思想,沒啥科學依據,不過有的還是很有道理的,就像是這句俗語一樣,魯迅曾經在《拿來主義》中這麼說過:「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我們也應該這樣,對於有道理的俗語就要繼承和發展,而那些不適合現在發展的就要淘汰掉,對此你是怎麼看的呢?你覺得老祖宗的話正確嗎?歡迎留言和小編一起討論你的看法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湯姆歷史屋 的精彩文章:

中年男人為什麼會抗拒妻子的「吻」?無非是這幾個原因
過安檢時,儀器會看到女性的「隱私」嗎?其實答案很簡單

TAG:湯姆歷史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