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園藝 > 人家用來「調情」的器官,你卻想用它做補品?

人家用來「調情」的器官,你卻想用它做補品?

當在大家還沉浸在聖誕元旦帶來的節慶氣息中的時候,2018年12月25日,中國國家海關總署公布了一則重要信息:江門、南寧警方聯合破獲了一起重大野生動物製品走私案。犯罪分子集團將444.3千克加利福尼亞灣石首魚乾魚鰾從墨西哥非法走私到我國,16名涉案人員被抓,案值約1.82億人民幣

可能你已經悄咪咪地戳起了計算器:每千克41萬人民幣——這乾魚鰾到底何德何能,怎麼這麼貴?

那啥啥石首魚是啥?

讓我再重複一遍它的名字:加利福尼亞灣石首魚

它常被簡稱加州灣石首魚,正式中文名應該是麥氏托頭石首魚,學名Totoaba macdonaldi。這種魚隸屬於鱸形目石首魚科托頭石首魚屬,是托頭石首魚屬中唯一的一種。它是體型最大的兩種石首魚之一,最大個體體長達2米,體重可達100千克。

水族館裡的加州灣石首魚。圖片:Richard Hermann / Minden Pictures

這樣的尺寸,就算在所有的硬骨魚中比較也算是龐然大物了。但如果你以為大就是它的特點的話,就大錯特錯了。加州灣石首魚的神秘之處還多著呢。

作為一條海魚,加利福尼亞灣石首魚竟是墨西哥的特有種,這顯然拜它們崎嶇的分布範圍所賜。它們只分布在加利福尼亞灣,並且主要集中在該灣的中部和北部海域——加利福尼亞灣雖然和美國加州同名,但其實整個都是墨西哥的內海。

加利福尼亞灣石首魚的分布範圍。圖片:IUCN Red List

加利福尼亞灣石首魚的壽命較長,可達30年,第一次性成熟的年齡為6~7歲,前提是它們的體長達到了1.2~1.3米。

加州灣石首魚會季節性地集群越冬、集體生殖,然後一起索餌洄遊。每年春季,成熟個體會聚集在科羅拉多河(Colorado River)河口三角洲——那裡的鹹淡水交匯區域是它們的唯一產卵場

這是1934年2月拍攝的產卵場景,主角是直鰭犬牙石首魚(Cynoscion othonopterus)。這張照片此前一直被誤認是加利福尼亞灣石首魚產卵的場景,它們的產卵場景與圖中情形非常是類似。圖片:L. M. Huey

在繁殖季,加州灣石首魚會用強壯厚實的魚鰾發出打鼓般渾厚的響聲來進行「調情」——他們的交配產卵會伴隨著鰾的響聲進行和完成。交配完成之後,它們會向南索餌洄遊,秋天抵達瓜伊馬斯(Guaymas)和富埃爾特河(EI Fuerte River)河口附近,再然後重新掉頭向北,完成一個循環。

加州灣石首魚的洄遊路線。圖片:Miguel A. Cisneros-Mataet al., Society for Conservation Biology, 1994

加利福尼亞灣是墨西哥重要的漁業捕撈海域之一,有著豐富的魚類和蝦類資源。海域內底拖網和流刺網作業相當密集,這兩種網具也是捕撈加利福尼亞灣石首魚的主要漁具。加州灣石首魚是一種常規的食用魚類,對它們的捕撈一直存在,本來也沒有什麼特別的,直到一百年前人類看上了它們厚實的鰾……

魚鰾又是什麼?

魚鰾是絕大多數硬骨魚類在消化管背面和腎臟腹面之間的一個中空的囊狀器官,如果你見過殺魚,一定會對那個充滿空氣的半透明囊狀物印象深刻。魚鰾是食道的衍生物,是重要的比重調節器官,同時,魚鰾在感覺、呼吸、發聲和接收聲音也有一定的作用。

不同魚類鰾的大小和形狀有較大差異,石首魚科的魚類鰾大且發達,能發聲,還是該科魚類的分類依據之一。

橘色圓圈框住的部分就是魚鰾。圖片:billionvegans.com

中國食用魚鰾的歷史可以追溯到2000年前的漢武帝時期;唐代,干制魚鰾在江蘇地區開始成為進貢朝廷的貢品;到了清代,乾魚鰾被列為「海八珍」之一。

市面上,干制的魚鰾被稱為花膠、魚肚、魚白、魚泡或乾魚鰾,傳統上一般都會用石首魚,如大黃魚、褐毛鱨和黃唇魚等的魚鰾製備。除此,一些鰻鱺目和鯰形目魚類的鰾也常被充當為石首魚鰾進行出售。

雖然營養價值還不一定比得上魚肉,但是花膠被莫名地冠以各種未被證實的「滋補、藥用價值」,受到市場青睞和推崇。市場引起的過度捕撈,加上缺乏漁業及市場貿易方面的管理,很多石首魚科魚類的種群數量日漸減少,一些物種甚至面臨滅絕的威脅,例如黃唇魚。

海鮮乾貨店內各式各樣的花膠。圖片:浪里小海豚

花膠不僅可以吃,它熬制的魚鰾粘膠劑還被廣泛用於古建築、藝術品的修繕,以及高檔傢具、船舶、木構件等的膠接黏合。花膠的價格連年上漲,也讓這些領域備受牽連,成本一路攀升。

冒牌的金錢肚

加利福尼亞灣石首魚鰾整體呈蘿蔔型,在最前端兩側各有一條細長的鰾管沿著鰾兩邊延伸並長於鰾主體,這個鰾和黃唇魚(Bahaba taipingensis)頗為相似。黃唇魚也是一種大型石首魚,又稱金錢鰵(mǐn),是中國的特有物種。黃唇魚僅分布於長江口到珠江口之間的近海海域,其鰾干制後被稱為金錢肚,極其昂貴,市價高達50萬人民幣每千克。之所以這樣,只是莫須有的保健功能里有「壯陽」這一條。

左為黃唇魚鰾,右為加利福尼亞灣石首魚鰾,區別是兩條的測管的長度,但是干制後由於拉扯和變形等原因,通過外形難以區分兩者。

早在1988年,黃唇魚就被列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根據產地調查採訪及歷史數據,黃唇魚的捕撈量在上個世紀30年代末到本世紀初之間下降了近500倍。目前黃唇魚面臨滅絕的威脅,在ICUN的評估中為極危(CR),而且群體數據依舊相當缺乏。近十幾年來,黃唇魚偶有零星的報道,都是以百萬級的高昂價格登上新聞頭條——顯然,這些交易都是非法的。

一張1993年的老照片。圖中是一條體長超過2米的黃唇魚,胸鰭腋下的黑色斑點是一大特徵。圖片:Cheng Tai-sing

上世紀初,有人偶然發現了兩者的鰾相似度很高,且體型和鰾都很大。1915年,第一批干制的加利福尼亞灣石首魚鰾從從墨西哥途徑舊金山運達中國,成功地冒充黃唇魚膠,進行了高價交易。自此,加利福尼亞灣石首魚膠出口到中國的序幕正式拉開,上世界20年代到30年代,一次運輸到中國的乾魚鰾就可重達1.3噸,利潤可觀。

正在打包的干制加利福尼亞灣石首魚膠。圖片:Conal David True

是人禍,但豈止過度捕撈

可觀的利潤引發了加利福尼亞灣石首魚的大規模捕撈,從上世界30年代中期開始,加利福尼亞灣石首魚的捕撈量逐年劇增,但在1942年達到了歷史頂峰之後便一蹶不振,再也沒能達到當年的高度。

加州灣石首魚捕撈趨勢。圖片:J. Fernando Márquez-Farías,Fisheries Research, 2013

上世紀50年代初,墨西哥頒布法令,為加利福尼亞灣上游的所有海洋生物設立避難所,但這項法令並沒有讓針對加利福尼亞灣石首魚的大規模捕撈得到遏制;直到1975年,加利福尼亞灣石首魚資源已經幾近枯竭,墨西哥政府才將其寫進該國瀕危物種名錄,同時全面禁止對加利福尼亞灣石首魚的漁業;翌年,加利福尼亞灣石首魚被列為CITES附錄I物種,成為第一個被列入附錄I的物種,全面禁止國際貿易;1979年,美國也將該魚列入該國的瀕危物種名錄,列為禁止貿易對象。

嚴格的立法並沒能完美拯救加州灣石首魚,即便在本世紀初,墨西哥政府開啟了幼魚人工放流行動——因為誤捕和環境同樣在威脅著加利福尼亞灣石首魚。

2018年5月的第4次加利福尼亞灣石首魚人工增殖放流。圖片:cunadelmar.com

加利福尼亞灣的拖蝦產業非常發達,由於底拖網作業過程中對漁獲物是沒有任何選擇的,網口拖過的海域基本都會被收入囊中,大量的加利福尼亞灣石首魚幼魚被誤捕。

另外,在科羅拉多河上建設的水壩已大大改變了河口三角洲的水流狀況和鹽度,原本的急流、鹹淡水變成了幾乎是完全的咸死水。這樣的變化自然會導致餌料減少,這對需要在河口度過第一年關鍵期的幼魚非常不利。有相關研究表明,建水壩前,加州灣石首魚幼魚的生長速度是建水壩後的2倍左右。

科羅拉多河水流量(虛線)對於石首魚捕撈量(粗實現)和蝦類捕撈量(細實現)的影響。圖片:Miguel A. Cisneros-Mataet al., Society for Conservation Biology, 1994

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

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對加利福尼亞灣石首魚捕撈的數據就再無官方的記錄,但是對加利福尼亞灣石首魚的非法捕撈和貿易一直都存在。當地政府的不作為和腐敗讓非法捕撈「悄無聲息」

非法獲取的魚鰾,價格高過黃金。圖片:Jonathan Garcia Pereda

更多航線和快遞業務的開通,讓加利福尼亞灣石首魚乾魚鰾在全球的非法轉運和貿易變得更加便利,干鰾混雜在其他物品中,通過「人肉轉運」或者快遞,經過美國、德國、西班牙、日本或中美洲國家非法轉運到中國、香港或其他亞洲國家。

2013年,214個加利福尼亞灣石首魚乾鰾在經過美國加州轉運非法走私到中國的途中,被美國加州海關截獲。這次事件終於引起了政府、科研機構和美國民間的注意。因為加利福尼亞灣石首魚的非法捕撈必然會導致小頭鼠海豚的誤捕,一網兩種IUCN極危(CR)物種,太過令人震驚。(PS:小頭鼠海豚的故事將來我們有機會還會細說)

流刺網,兩種極危動物的噩夢。圖片:adafruit.com

2015年,墨西哥政府頒布臨時禁令,在加利福尼亞灣北部禁止小型漁船利用流刺網和延繩釣進行捕魚作業,回收所有的該海區的流刺網。美墨兩國動用快艇、軍隊和無人機對該海域進行了全天候監測,銷毀流刺網,加強漁民的管理,同時海關、檢察院等方面也行動起來,全方位加強管制——但這樣的打擊的力度依然難以根絕各種非法貿易。

紅線內全面禁止流刺網作業。照片:NOAA

作為最重要的終端消費國之一,中國直到2015年才正式開啟對加利福尼亞灣石首魚走私活動的打擊。背景是在第七輪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框架下的戰略對話中,第32條特別提到了兩國共同打擊針對加利福尼亞灣石首魚的非法貿易。

2018年年初,在香港查獲的加利福尼亞灣石首魚乾鰾。圖片:香港海關

這次海關查獲的,算是一場戰役的勝利成果。但是僅僅一場戰役勝利就能代表什麼嗎?在某國內某大型網上商品交易平台上,加利福尼亞灣石首魚的干鰾仍在明目張胆地非法售賣,這從一個側面表明了一些問題。不知道什麼時候,大陸的相關執法機構能像香港特別行政區那樣,舉報、取證、專家鑒定、檢控、定罪,乾乾脆脆地一波帶走,不要留下太多推諉扯皮的空間。

本文是物種日曆特約稿件,來自物種日曆作者@浪里小海豚。

你可能錯過的精彩內容

鶴頂紅

象牙

犀角

紅木製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物種日曆 的精彩文章:

聖誕樹要用哪種?用錯了聖誕老人可不來哦
古人用皂莢做醉蟹,不會搓出泡泡嗎?

TAG:物種日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