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張柏芝,你疼嗎

張柏芝,你疼嗎

許久沒有消息的張柏芝,最近卻頻上熱搜。

只因一個大瓜:

生娃了!

張柏芝懷上第三胎的消息其實風傳已久。

但因捂得很嚴實,港媒多方挖料無果。

眼見這事要打上謠傳,誰知,正主卻以一條微博實錘。

My love,一家四口,很幸福。

張柏芝微博

祝福過後,大家順藤摸瓜,孩子爸爸是誰?

一時間各種猜測,炒得沸沸揚揚。

而就在前幾天,卻傳出謝霆鋒秘密參加第三胎滿月酒的瓜,兩人疑似複合的消息不脛而走。

結果,求證時,雙方均否認。

張柏芝謝霆鋒否認複合

或許,吃瓜群眾心中還是嚮往破鏡重圓的故事吧。

離婚後,張柏芝一度沉寂,現慢慢轉向內地綜藝,可關於她的新聞,總帶有幾分唏噓:

張柏芝部分新聞

評價也兩極分化:

喜歡她的,覺得她敢愛敢恨,活得很真。

不喜歡的,認為她情商低,喜歡自我炒作立人設。

是,張柏芝是複雜的,不按常規出牌的。

她一面在輿論中塑造自己的形象,但又經常自我推翻。

一切一切都任性妄為,但也因為這種「任性」,倒也顯出幾分不管不顧的真。

雖然張愛玲的「成名要趁早」早被用濫,但放在張柏芝身上仍很貼切。

她確是年少成名的好例子。

那時的她,剛從澳洲讀完高中回港,便被星探發掘,拍了檸檬茶等廣告。

沒想到,熒幕上的短短几分鐘,便為她贏來人生中的第一部電影《喜劇之王》,從此踏進五光十色的娛樂圈。

最早驚艷大家的,是她的美貌。

拍《喜劇之王》時,她才十八歲,青春正好。

臉龐稚嫩飽滿,還殘留嬰兒肥,上挑的眉毛透著倔強,五官精緻,明媚動人。

難得的,是眉目間一股英氣,更顯不俗。

出道時期的張柏芝/《喜劇之王》

初涉影壇的張柏芝,把柳飄飄演得傳神。手指一捻煙頭,一口煙噴出,風塵女子的潑辣便出來了。

《喜劇之王》

而脆弱敏感、敢愛敢恨的性格同樣拿捏精準。

《喜劇之王》

那時,她的眼睛裡都是戲。

她與周星馳十年後參加魯豫的訪談時,說:

在我心目中,沒有周星馳,就沒有我。

張柏芝、周星馳受訪/《魯豫有約》

周星馳卻說:以張柏芝在表演方面的才能,不是他,也會有其他人發現她,塑造她。

張柏芝、周星馳受訪/《魯豫有約》

張柏芝前半段演藝之路真的很幸運。

因外形清秀靚麗,演技又靈,受公司力捧,資源好到驚人。

合作的導演非等閑之輩:且不論有「伯樂」之恩的周星馳,還有徐克、爾冬陞、陳凱歌、杜琪峰、馬楚成……

搭檔的演員都是大咖:古天樂、劉青雲、梁朝偉、梅艷芳、張國榮……

與懂戲的導演和演員合作,無疑對她的演技打磨和提升,有著極大的幫助。

於是,她肉眼可見地快速成長。

敢於嘗試各種戲路:有清純路線的,有走倔強硬朗路線的,也有文藝氣質濃重的。

從98年入行,至2005年,她獲獎無數,被譽為「小張曼玉」和「小林青霞」,風頭無兩。

2004年,憑《忘不了》小慧一角,捧回了金像獎最佳女主角,是當時所有金像獎影后中最年輕的一個。

這個記錄一直保持到前幾年,才被春夏打破。

她是有天分的,這點毋庸置疑。否則,一個非科班出身、沒受過專業訓練的女孩,不可能演得那麼好。

年少時雖年輕貪玩,但也熱愛拍戲,足夠努力。

在23歲之前,她幾乎每天都在片場度過。

「因為我常常覺得年輕的時候

其實受多一點苦啊

辛苦多一點也沒關係」

張柏芝談年輕時受苦沒關係/《魯豫有約》

每一場戲都入戲很深。

當魯豫問,周星馳拍戲是不是很兇時,她回憶道:

那時候的她,比周星馳還凶,因為她進入了角色。

張柏芝談入戲太深/《魯豫有約》

張柏芝不是花瓶一個,她有演技,她的表演風格自然細膩,情感真摯動人,擅長扮演出身平凡、性格卻很鮮明的女孩。

比如:《忘不了》里的小慧。

小慧的未婚夫阿文因車禍去世,留下與前妻生的孩子。小慧不願棄孩子於不顧,於是邊當小巴司機,邊獨自撫養孩子,生活艱難。

幸好同為小巴司機的大輝(劉青雲 飾)出手相助,使她漸漸走出陰霾。

張柏芝在整部戲裡,情緒很克制,沒有大哭大鬧,但是卻很到位。

挑幾個細節看便知:

當她在醫院聽到阿文去世時,難以置信,雖然沒有痛苦流涕,但眼神裝滿悲傷與絕望。

《忘不了》

沉浸在情緒里,以至於牛奶倒瀉、取錢忘拿、哭不出來,重大打擊下的崩潰狀態,一下子就出來了。

《忘不了》

開車時打不著火,小小的困難,卻令她徹底崩潰,內心的無助與硬撐直擊人心。

《忘不了》

這三種都是悲傷,但演出了不同,各有層次。

當生活快支撐不下去時,她苦苦掙扎,衝動又倔強,一副豁出去的模樣。

《忘不了》

一切混亂、無助、硬頂,連孩子都養不了時,終於等來劉青雲的一句「我來養」。

陰霾終於消散,生活重新開始,笑容又回到了她的臉上。

《忘不了》

爾冬陞直言,張柏芝是「導演喜歡的演員」「會演又有天賦」。

聰慧、有天賦,這是她作為一名演員給大家的驚喜。

23歲前,她的星途一片燦爛,一顆明日之星冉冉升起。

誰也沒料到,這竟是她達到的事業最高峰。

之後的日子裡,她的口碑一路下滑,生活一步步走向波折。

真實,大膽,坦白。

這是張柏芝給我們的普遍印象。

以前港台娛樂圈喜歡給女藝人打造「玉女」形象,這可能就是早期的「人設」吧。

初涉影壇的她,縱然一臉濃妝,也掩蓋不住的清純,自然,也被安上了「玉女」標籤。

可她又實在不是斯斯文文的玉女性格,表裡不一,便被批「人設崩塌」。

其實呢,張柏芝從來不願意背負這個標籤,也不想假裝很乖。

張柏芝坦言:

「所以很多人說張柏芝是個玉女

我從來都沒有說過我是玉女

我也沒有故意去騙人家

我根本就是抽煙的人,我根本就是喝酒的人」

當年,就是這份直率,打動了周星馳。在面試《喜劇之王》時,直接拒絕用筆作為道具,而要求給一根真煙試鏡,不遮掩,不偽飾。

張柏芝談面試《喜劇之王》/《魯豫有約》

事業如日中天之時,她直接透露自己的理想是結婚、生孩子,對娛樂圈從沒有太多留戀。

張柏芝談婚姻理想/《魯豫有約》

魯豫問她:你恨香港演藝圈嗎?

她說,「我不恨它,因為它給我很多錢,讓我照顧到家人。

但是,我一定會離開它。」

家人、朋友、愛人,在她心目中一直更重要。

當年無線台慶的時候,她表演飛車,橫跨五台車。結果出了意外,受了重傷。

但她沒休息多久,就急忙開工。

因為她背負的經濟壓力很重,她給家裡每個成員都買了房子、車子。

但是,卻並不覺得委屈,反而享受這種「成就感」:自己有能力,把家人的生活照顧得很好。

張柏芝談自己並不委屈/《魯豫有約》

在採訪中,她談到自己的一切幸與不幸都沒哭,

唯獨說到她車禍受傷,張國榮來看她時,把相伴多年的護身符留給她一事時,她哭了。

她很自責,覺得可能是張國榮沒有了護身符,所以才不幸罹病。

「我一輩子也會保管它,我一定非常珍惜它」。這句話現在聽來,還是令人動容。

張柏芝談與張國榮情誼/《魯豫有約》

一個人成名太早,一切得來太容易,或許不是一件好事。

再加上她本來就事業心不強,玩心重,性格也頗情緒化,關於她的負面,評價越來越多。

杜琪峰就曾說:她(張柏芝)不適合我的電影,我需要很專註的演員,跟我演幾年都行。

2010年復出後拍《楊門女將》,也被前輩指出「工作態度不好」,把情緒帶到工作中來。

《大牌駕到》

再好的天分,也經不起肆意浪費。

再好的演技,也在「耍大牌」「不敬業」的質疑聲中慢慢消耗。

而她本又是一個敢說敢做、不管不顧的人。

她的任性,在於她太不在乎別人怎麼看她,這種不在乎,過了度,便容易變成「任性妄為」。

她的路之所以走得如此波折,與這種「任性」不無關係。

但我們從張柏芝的身上,又總能感受到一種對自己的「狠」。

她展現在大眾面前,往往是一副「我很強大」「我很開心」的模樣。

這次「第三胎」事件出來後,她05年在節目里說的「我喜歡生小孩才想結婚的」等話,被大家翻出來。

張柏芝談結婚原因/《康熙來了》

但節目上,不論是提起自己遭受背叛的戀情,還是父母的離婚等等事情時,張柏芝的說法都一樣:

「但是我非常勇敢,所以一點傷害到我都沒有。」

《康熙來了》

真是這樣嗎?

2008年,張柏芝遭遇了人生中最大的重創:「艷照門」事件。

她沒有躲在家裡,也沒有停工,但是一直保持沉默。

時隔一年後,她上CEN專訪,首度發聲:

「但這次事件事態太嚴重,我這次選擇沉默……我真正學到了:原來一個人要完全面對自己的錯誤,要承擔自己的錯誤的時候,反而學會了沉默。

可以這麼說,我自己做了一個法官,同時我也做了一個犯罪的人,我自己判定自己應該坐牢。」

張柏芝的「硬氣」在這段採訪中表露無遺。

她說道:

許多人都對我說:柏芝,不要太怪責自己,你是受害者。

我跟我身邊所有人說,

「不是,我不是受害者,我是一個公眾人物,我自己做的錯事,會影響下一代的人。

如果要徹底承認自己的錯誤,是要徹底承受一切。

我不跟傳媒說,不說任何事,是不想得到任何人的同情。

心裡很難受,很尷尬,但是我還是不能逃避。」

她似乎從來都不怕背負多少「罵名」,她總是按照自己的方式去面對世界,也容易把事情「搞砸」。

包括後來的「合照門」,再次把自己放到輿論的風口浪尖,大家紛紛質疑她的話前後矛盾,認為她撒謊成性,沒有道德感。

不少人認為,是這件事令她的婚姻走到盡頭,其實並不是,

真正的罪魁禍首是她在這段婚姻中的「不安全感」和「不成熟」。

謝霆鋒在上香港節目時提起兩人的離婚:

「是由很多因素造成

令大家覺得需要一個成熟期

可能當朋友更加適合」

謝霆鋒接受香港媒體採訪

他們兩人都是很缺乏安全感的人,也是不大會處理感情的人。

言語之間,對張柏芝沒有任何責怪:

她是一個敢愛敢恨的人

她的生活並不容易

謝霆鋒接受香港媒體採訪

是的,張柏芝所做的一切看似「成熟」,其實都很不成熟。

張柏芝的這份偽裝的「堅強」,以及她所謂的「丈夫不重要,孩子更重要」的說法,其實都像是一種不安全感。

不管是處於「女兒」「妻子」,還是「母親」的身份,她都希望自己「被需要」,這種「被需要」的感覺,令她產生自己很強大的幻覺。

如果這些人都使她感覺到「被需要」,便無所謂什麼「丈夫不重要,孩子更重要」了。

孩子更重要,是因為孩子更需要她的照顧。

更使她感覺被需要。

時至今日,當所有事情都已漸漸淡去。

她一個人帶著兩個孩子遠走新加坡,盡心撫養。社交網站上放出來的,也都是與兩個孩子的生活。

張柏芝社交網站主頁截圖

從前,她為了當「妻子」「母親」,可以放棄事業。

而到了今日,她夢想的身份仍然是母親。

她所有的幸福感,似乎只來自於孩子。

上《天天向上》時,提到:幾乎每個星期,都會跟兒子們說,想生女兒。

上謝娜節目,也說出:我想生五個小孩。

張柏芝坦言要生五個孩子/《娜就這麼說》

甚至在採訪中說:如果孩子長大了,不依靠她了,她還會選擇不停生,大的長大了,還有小的。

她的「不安全感」從婚姻轉移到了孩子身上。

Quintus年紀小小會跟媽咪說:即使全世界都不愛你,我也還是愛你的。

張柏芝談兒子的依賴/《天天向上》

張柏芝聽到很感動,我卻感動不起來。

這句更應該由愛人說出來的話,從孩子嘴中說出,也好聽,但沒有切實的幫助。

是的,我們都容易被一個女性撐起世界的辛酸所感動,為她一人撫養孩子的堅強而產生好感。

但是,像這般把所有情感、內心的幸福與安全感都綁在孩子身上,說到底,還是因為急於自我印證。

印證我活著,印證我有價值,印證我被需要。

甚至印證:我是幸福的。

不是嗎?看我的孩子多愛我。

可偏偏孩子是註定要長大了,要有自己的人生。

即使生五個、十個,也終有不被需要的一天。

人的安全感,終究還是要自己給自己啊。

張柏芝在上謝娜的採訪時,曾帶了兩張碟,一張是《忘不了》,一張是《河東獅吼2》。

她說:一張是她的事業最巔峰23歲,一張是32歲,提名「最爛女主角」,她說自己23歲的時候太任性,這種落差教會了她,做人要謙卑。

《娜就這麼說》

這些年,不管是她淡出,還是重入娛樂圈,圍繞她的各種聲音從來沒斷過。

她經歷過大風大浪,還能保持樂觀,這是她真正動人的地方。

曾經長期被詬病的「不敬業」「耍大牌」現在似乎已漸漸減少,或許真如她所說,在事業上,她學會了「謙卑」。

可是,回到生孩子這件事上,張柏芝仍然不是真正的堅強,她離心靈上的真正「成熟」還很遠。

相比「謙卑」,她更需要的是學會放手,學會不對孩子過分依賴。

這樣,才是真正的成熟與強大。

學會放手,才是真正的成熟。

轉載請聯繫原作者。

特別提示

微信公眾號又要改版了,一不小心Herm就要失聯了。如果你還想找到Herm,請儘快將【Herm】置頂或者標為「星標」,按照下面動圖的操作,5秒就能讓Herm繼續陪你。有疑問的寶寶可以在留言區問我哦,手把手教你。

劉強東出軌無罪被贊、章澤天被嘲,打了誰的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牛人班 的精彩文章:

你會愛上什麼人,早就命中注定了

TAG:牛人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