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種玉,能讓乾隆等11年,讓慈禧等到死也沒等到
1、 乾隆等11年的和田玉
古代帝王愛玉者眾多,卻無人能與乾隆帝相提並論。他對玉石收藏十分熱衷,詠玉詩就近八百首,因此得名「玉痴皇帝」。
乾隆曾親自過問玉器制辦。為打造令自己滿意的玉雕,不惜耗費大量人力、財力。其中有一件絕對不容忽視,那就是大禹治水玉山,重5350公斤。
▲大禹治水玉山
據說為了將這塊重達6噸的玉料運入京城。用了100多匹壯馬拉車,逢山開路,遇水架橋,用了3年時間。到京後,在乾隆的授意下,造辦處以《大禹治水圖》為稿本,設計雕鑿玉山的紋樣。
▲大禹治水玉山局部
巨大的玉料是無法用手來拿雕刻,當時也沒有電機作為動力的電動鑽具,只能手工一點一點打磨。雕刻師傅們晝夜不停地趕工,用了7年的時間,終於將大禹治水圖玉山雕刻完成。三年運輸、八年雕琢,前後耗時11年,這座玉山子才最終完工。
▲大禹治水玉山局部
如今「大禹治水」被永久保存在故宮寧壽宮樂壽堂珍寶館展廳內,是故宮的鎮宮之寶之一,珍貴程度已無法用金錢衡量。
在中國地質博物館新館內陳列的眾多奇石中,有一塊並不起眼的大石頭,而它卻是赫赫有名的「慈禧和田玉」。
▲慈禧和田玉局部
2、慈禧等到死的和田玉
「慈禧和田玉」材質為和田玉青玉。和田玉從古至今一直都是國璽的主要選材。和田玉不僅受歷代帝王喜歡,就連「聖母皇太后」慈禧也視它為摯愛。在其七十壽誕之時,打算找一個自己能夠在萬年後也能永遠安身的大玉棺。於是命令新疆官吏尋找玉石。
製作完整的玉棺需要非常大塊的玉材,最終找到了這樣一塊龐大的和田玉山料,足足有20噸重。但運輸難於上青天《瓮玉行》的詩記載:運輸這塊大玉料,需要使用軸長11米的特大專車,前面用一百多匹馬拉車,後面有上千名役夫扶把推運,遇到冬天則潑水結成冰道在上拽運,每天只能走七八里地。
當玉料費了九牛二虎之力被折騰到了山下,運到千里之外的新疆庫車縣的時候,慈禧太后於1908年11月15日在中海儀鑾殿駕崩了!葬禮近在眼前,玉棺這「遠水」根本解不了「近渴」,玉棺工程也只好作罷了。
慈禧駕崩,出於填膺的義憤和出離的憎恨,運玉工人把怒火發泄在了這塊大玉身上,把大玉給砸碎了!可以想像,那些小塊的、中塊的玉料或被老百姓搬走了,或被扔到河裡去了,最後僅剩兩件搬不動的大玉料留了下來。
▲慈禧和田玉
其中較大的一塊作為禮物贈送給了中國地質博物館,成為這裡的「鎮館之寶」。另一塊略小的,則贈給了新疆地礦局。
TAG:一塊和田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