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胞胎被富人、中產、窮人家庭分別收養,20年後呈現驚人變化……
關注成長樹
每天讀點有用、有趣、有態度的育兒乾貨
文 | 十月媽媽心理屋
來源 | 十月媽媽心理(ID:mamaxinliwu)
01
英國有一個紀錄片,叫《孿生陌生人》。
講三胞胎從一出生,就被分開,送到三個領養家庭。
這是三個完全不一樣的家庭。
一個貧困,一個中產,一個富裕。
研究人員試圖用這種方式,回答一個我們都在思考的問題:到底是先天因素決定一個人,還是後天因素決定一個人?
三胞胎的基因是一樣的。
但不同的領養家庭,不同的經濟收入,父母不同的性格,會不會帶給孩子不一樣的未來?
實驗繼續了20多年。
在這20多年裡,工作人員每隔一斷時間,就去3個孩子的養父母家,記錄3個孩子的生活細節,和相關數據。
比如情商、智商,考試分數,與人交往的方式等。
當他們到了22歲時,三人都長大了。
命運逐漸開始展現出它的神秘與殘酷。
被富人領養的鮑比,從小都擁有很好的教育資源。
養父是著名醫生,母親是律師,他們生活在美國富人區。
父母雖陪伴少,但他們在盡一切力量,帶給鮑比好的教育。
被中產家庭領養的,是艾迪。養父是教師,非常嚴厲。
被貧困家庭領養的是大衛。養父母是移民,英語還不是母語。
家裡開一個小雜貨店,收入不高,但養父非常有魅力,他是快樂的,也能給周圍人帶來歡樂。
20年後,三兄弟無意中相逢了。
他們經過了一段驚喜的團聚日子,甚至合作經營了一個餐館。可因為三人的理念不同,大動干戈,最終分道揚鑣。
三人在相處過程中,也發現很多有趣之處——他們本能層面的愛好,很多都是一樣的。
如,喜歡同樣的運動,同樣的女人、顏色、香煙品牌等。
但他們的性格、觀念,卻有著很大的差異。
後來,三人之中,成長於富有、理智的富人家庭的鮑比,成為最有主見、最認真也活得最好的一個。
大衛成就一般,平庸無奇,但一直有著樂天派的勁頭。
最慘的是在養父非常嚴厲、非常殘酷的教育下長大的艾迪。
他後來得了躁鬱症,開槍自殺。
這個實驗當然不人道。但它揭示的規律,也是顯而易見的。
即,孩子的性格愛好可能與基因有關。但孩子未來的路,卻與父母的教育脫不開干係。
曾有一個著名的科學實驗,觀察兩類孩子的大腦發育情況。
這兩類孩子,一類是有錢人的,一類是窮人的。
結果發現,孩子負責理性邏輯的小腦的發達與否,與家庭的收入無關。與家庭給他的尊重、自由、愛和教育有關。
也就是說,在這個家庭里,他如果得到高自尊、高自信、高度快樂,他的智商就會高。
反之就會低。
所以說,貧窮如你我,都還有希望。
02
英國還有一個紀錄片,叫《56UP》。
這個紀錄片大家可能都聽過。
講英國一個導演,每隔7年,就去拍攝14個孩子的生活。56年後,他們的大半生差不多就過完了。
這時候你會發現,一個孩子的成長,與家境息息相關。
精英家庭的孩子,依然是精英;窮人家庭的孩子,依然是窮人。
但是也有人,成為命運的漏網之魚。
一個叫尼克的孩子,雖出身於農民家庭,但他很早就表現出了與常人不同的智力與志向。
這一切都得感謝他的父母。
尼克的父親是老師,在他很小的時候,父親就開始進行啟發式教育。
他不是教給孩子:1 1=2 。
而是告訴孩子:來,我們一起來試驗一下,看1 1 ,會變成什麼?
當2這個答案出來,尼克驚喜不已:哇,1 1居然是等於2啊,太好玩了......
父親以類似方式,點燃了尼克對知識的興趣與嚮往。
同時他告訴尼克,不要一輩子呆在小地方,去大城市,去更遠的地方,做更好玩的事情。
在這種鼓勵下,尼克在7歲時,就表現出了與眾不同。
當其他底層孩子還在想著當馴馬師,少挨打,少罰站,他已經有了目標——長大以後能研究月亮。
此後,他上了寄宿學校,對數理化開始感興趣。
同時想上牛津,上劍橋,去最頂級的學府。
他意志堅韌,目標明確,後來順利上了牛津大學。
再後來,他在28歲時,就移民美國,在威斯康辛大學做教授,成為片子里唯一一個打破壁壘,由底層晉級精英的人。
龍生龍,鳳生鳳,是一種殘酷的規則。
但也有一些父母,能用不太好的牌,打出一個翻身大勝仗。
記得前幾年,有記者調查歷年來的高考狀元,看他們的成績與家庭,到底有沒有關係。
結果發現:當然有關係。
這些高考狀元,多數來自高知家庭。
但也有一小部分狀元,來自一般家庭,甚至是貧困家庭。
那經濟條件並不好的父母到底做了什麼,才導致孩子打破階層壁壘,成為佼佼者呢?
答案只有兩個:
一個是父母自己充滿正向的引導。
一個是教育。
03
真正的教育,從來不是點石成金、立地成佛的技巧,而是一段春風化雨、自然無為的過程。
就像一顆樹搖動另一顆樹,一朵雲推動另一朵雲,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
它沒有聲響,它只是讓走在前面的人,做好自己的事,走好自己的路,然後,任由改變自然發生。
前行者如何,跟從者也會如何。
長者如何,晚輩也會如何。
比如王菲的女兒竇靖童,在長大以後,也自然而然地成了歌手,而且也有特立獨行的派頭;
竇靖童
再比如馬季是著名相聲表演藝術家,他的兒子馬東,同樣伶牙俐齒,風趣幽默。
馬東
還有王小波的父親是哲學教授,王獻之的父親叫王曦之,蘇軾蘇轍的父親是一代文豪蘇洵,演員張國柱有個叫張震的兒子,趙又廷的父親同樣是演員,謝霆鋒、葛優、關曉彤、劉愷威、曾寶儀、巴圖、杜淳、車曉......都是子/女承父業,不自覺走上父輩同樣的路。
我們可能無意於如此。
也沒有刻意地,培養孩子成為另一個自己。
但命運就是如此弔詭,當孩子對你的性格、為人、職業、圈子、思維方式、言行方式都耳濡目染,這些東西就會潤物細無聲地,滲透進他的生命。
他會不自覺地模仿你,也會不自覺地跟從你。
所以,假如你希望孩子是優秀的,我們自己先做一個優秀的人。
因為身教的重要性,100倍於言傳。
一個教育家說過,如果你想孩子成才,重要的不是去給他錢,而是讓自己成為他的榜樣。
04
最後,每一個父母都要記得——
富,固然要好好教育。
窮,更要好好為孩子的教育投資。
真正的家庭教育是:
在情感上,給予溫柔的尊重,有邊界的自由,最大程序地讓他成為他自己,又利用成人的資源,幫他放大興趣與特長。
在行為上,以自己為榜樣做給他看。
在觀念上,以日常小事,通過與和孩子的互動,傳達出積極的態度,清晰的認知。
而在教育資源上,也要儘可能地擇優而從。
之前馬伊俐的女兒獲得了全國體育舞蹈比賽冠軍,在網上引發轟動。
林依倫的兒子10來歲時,就表現出了超高的教養,和優秀的才華。
這一切,都與父母重視教育有關。
不可否認,裡面有家庭經濟基礎帶來的便利。但絕對離不開的,是父母一步步在孩子成長路上的用心規劃。
這樣的重視,當然會有更好的結果。
2017年的北京高考狀元熊軒昂就說:
我是中產家庭孩子,生在北京,在北京這種大城市能享受到的教育資源,決定了我在學習時能走很多捷徑。
能看到現在很多狀元都是家裡厲害,又有能力的人,所以有知識不一定改變命運,但是沒有知識一定改變不了命運。
教育資源的多寡,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孩子會在成長時,少走多少彎路,獲得多少便利。
當然,我們可能無法像明星一樣,讓孩子上學費一年幾十萬的學校。
但是,讓孩子去更大、更發達、更先進的地方學習,則是每個父母,都要努力做到的事情。
出生於普通家庭,是每個孩子的命。
但讓自己成為孩子的榜樣,給孩子更好的教育,卻是父母可以改變的運。
當我們拼盡全力,和孩子一起,打好人生剩下來的牌:教育、情商、野心、理念、為人處事的方式......
我相信,你的孩子即使不成為精英,也能成為令你驕傲的人。
〖親愛的們,看完記得在文末點個「好看「〗
*來源簡介:十月媽媽心理(ID:mamaxinliwu),以愛和自由,陪伴媽媽和孩子成長,一個以心理學解讀母嬰關係的公眾號。
大家好,我是小樹媽媽,愛閱讀、愛分享、更愛家裡的兩個娃。
創辦成長樹這個平台3年了,收穫了200多萬媽媽的關注,現在聚集了一群懂孩子、懂教育、懂心理的寶爸寶媽,每天為大家提供原創育兒好文、精選好物、有聲繪本,累計發布了300多篇原創文章。
如果你家也有3-12歲的娃,那咱們就算相見恨晚,現在關注,小樹媽媽還有見面禮送給你。
特 別 推 薦
※工作、家務、看孩子……累了一天的身體,被這個東西治癒了!丨開團
TAG:成長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