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落子無悔的傲氣,元代各種棋類你都知道嗎?

落子無悔的傲氣,元代各種棋類你都知道嗎?

中國傳統棋種,起源甚早,先秦時已有之。通過歷朝歷代的逐步發展和演化,到了元朝,棋類品種已經非常豐富,有圍棋、象棋、打雙陸、圍鹿棋等。

雖玩法各不相同,但都在鬥智斗勇,頗有一番「紙上作戰」,必要爭出一二的大家氣魄。

從戲曲文藝作品中的描寫來看,元代人也喜愛圍棋。

李文蔚撰雜劇《破苻堅蔣神靈應》第二折

[正末云:]叔父,喚您侄兒來有何事?

[謝安云:]謝玄,我喚你來觀棋。

[王坦之云:]小將軍勿罪。小官與老丞相下此一盤棋,請將軍觀棋。

[正末云:]觀棋之意,如用兵之法。方圓動靜,可得聞乎。

[唱]《牧羊關》:這棋布關天象。似星分運斗樞。

[王坦之云:]這方圓動靜,可是如何。

[正末唱:]有方圓動靜親疏。靜埋伏暗計包藏,動交戰功城必取。

[王坦之云:]小將軍,你觀此棋,如排兵布陣相似也。

[正末唱:]圓用兵如棋子,方下寨似棋局。倚親者添雄壯,接疏情勢似孤。

從該戲文前後內容來看,這裡圍棋完全用于軍事,這也許是元代圍棋的一大特色。在元代,圍棋從理論到實踐經驗均得到了很大的發展和豐富。

象棋最早出現在唐代長安,長安是當時世界著名大都市。詩人白居易的《和春深詩二十首》之一寫道:「何處春深好,春到博奕家。一先爭破眼,六聚鬥成花。鼓應投壺馬,兵沖象戲車。彈棋局上事,最妙是長斜。」描寫出繁華長安市民生動、絢麗的世俗遊樂畫卷。其第六句指的就是象棋。

象棋於北宋末定型成近代模式: 32 枚棋子,黑、紅棋各有將(帥)1個,車、馬、炮、象(相)、士(仕)各2個,卒(兵)5個。南宋時期,象棋家喻戶曉,是當時流行極為廣泛的棋藝活動。李清照、劉克莊等文學家,洪遵、文天祥等政治家,都嗜好下象棋。宮廷設的「棋待詔」中,象棋手佔一半以上。

元明清時期,象棋繼續在民間流行,並且技術水平不斷得以提高,出現了多部總結性的理論專著,其中最為重要的有《夢入神機》《金鵬十八變》《橘中秘》《適情雅趣》《梅花譜》《竹香齋象棋譜》等。楊慎、唐寅、郎英、羅頎、袁枚等文人學者都愛好下棋,大批著名棋手的湧現,顯示了象棋受到社會各階層民眾喜愛的狀況。

王實甫《四丞相高會麗春堂》第一折中有段唱詞:「他說道明早叫俺這幾個管軍的元帥都到香山賞玩。安排筵宴管待俺。前人賜與我的一領八寶珠衣。明日穿到香山去。我與四丞相不射箭。和他們打雙陸,將我這八寶珠衣,賭他那錦袍玉帶,他必然輸與我也。我若贏了他呵,便是我平生之願……」

王實甫

其中提及的打雙陸在管軍元帥、家中頗有資財者等上層社會中盛為流行,普通老百姓則「不會投壺打馬,則慣撥麥看牛。」

打雙陸的玩法是在一個木製盤子上,左右各畫十二路,叫做梁;用木頭做成三寸多長,上細下粗,形如棒槌的棋子,叫做馬,黑白各十五枚。兩人對下,用兩粒或三粒骰子,擲彩而行;白馬從右到左,黑馬從左到右,先走到對方的,就算得勝。

圍鹿棋又叫「鹿棋」,流傳於內蒙古、東北三省的蒙古、達斡爾、鄂溫克等民族群眾中,蒙古語稱「寶根吉日格」。

據《元史》記載,窩闊台汗1235年建成行宮,名曰萬安宮。在此廢墟中發現鹿棋棋盤,說明鹿棋是當時行宮中的娛樂活動之一。鹿棋的運行法一般有五套,由簡至繁,反映了其發展變化的歷史。

萬安宮遺址

萬安宮旁的贔碑座

有一種鹿棋棋盤是三角形的,由三角形中十字交線形成七個點,三角形頂端有一座山,形成平頂形,也有若干個點。這種棋由兩人對弈。一方持一子,叫做鹿,一般用石塊或木塊代替;另一方持七個子,叫作狗,一般用小木塊、杏核等代替。

開棋前,鹿擺在山上某點。對弈開始,狗先走一格,然後鹿走,鹿跳過一隻狗,就算把這隻狗跳殺了。但是遇有兩隻狗橫在面前,鹿就不能跳殺,只好向空點移動。持狗子的一方,每次可在棋盤內添入一子,設法造成兩隻狗相連的局勢,以阻止鹿向前跳殺,並限制鹿的行動。最後持狗子者如堵死鹿,就勝。如果持鹿者吃掉兩隻狗就獲勝。這種玩法比較簡單,適用於兒童遊戲。

然而鹿棋遊戲中有種叫做四鹿棋的比較複雜,適合於成年人參與。

棋類講究的是落子無悔,講究的是策略,能體現下棋者的戰略戰術、心態和修養。要想學好一門棋類,需要花費很長的研磨時間。

元朝的各種棋類,都是通過漫長的歷史文化熏陶和變革,一點點發展、壯大起來,逐步從宮廷步入民間,直至被普通大眾所喜愛,這不能不說是時代的一種進步。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康狄的朋友圈 的精彩文章:

「餅」有一些怎樣的別稱?在魏晉時期人們有怎樣的創新?
廚師在魏晉時期就開始使用哪些調味料?

TAG:康狄的朋友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