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探索 > 陪伴魯迅的少年閏土,晚年怎麼樣?其後代過得怎麼樣?

陪伴魯迅的少年閏土,晚年怎麼樣?其後代過得怎麼樣?

在學生時代,有一位我們耳熟能詳的一位名人作家,他經常出現在我們的語文課本里,給我們增添了許多「煩惱」。因為,他的語言功底比較深,文章也因此變得難懂,讓我們理解起來很困難。又因為他在我國文學史壇上地位超然,貢獻很大,所以我們的課文里也少不了他的文章。想必大家都猜出來是誰了吧?沒錯,他就是魯迅,周先生。我們曾學過很多他的文章,比如《從百草堂到三味書屋》、《藤野先生》、《阿長與山海經》等。不過,我感覺大家最有印象的應該還是《少年閏土》這篇文章吧。

可能,大家都以為閏土是魯迅先生的小說裡面的人物吧,其實不是的,少年閏土是真真實實存在的一個人。少年閏土是魯迅先生家裡的長工的兒子,也是魯迅先生小時候的很好的玩伴。只不過,後來魯迅先生的家道沒落了,沒有辦法再支付給他們僱傭的人工資,只好就把他們遣散了,閏土也是其中之一。那麼,閏土後來的生活是怎麼樣的呢?他的後代又是怎麼樣的呢?

月光下,那個在西瓜地里,舉著叉子,胯下刺猹的少年,叫做閏土,他的本名叫做章運水。魯迅先生給他起閏土這個名字,是因為閏和運的發音相似。閏土的家裡是世代「貧農」,好幾輩人都在魯迅家裡打散工。只不過,從魯迅開始以後,魯迅的家產開始慢慢敗落,經濟大不如以前,沒有辦法再給傭人們發放傭金了。很多傭人都走了,不過閏土的父親和閏土一直都沒有走,他倆還是像以前一樣,在魯迅家裡面做事情。魯迅和閏土也因為彼此的身份不同,而對彼此有著天然的新鮮感,讓兩個人慢慢建立起了深厚的友誼。

到了後來,兩個人慢慢的都長大了,閏土的父親也因為年齡的原因,病倒了,閏土家裡的經濟來源只有閏土自己了。閏土本來和魯迅玩耍的無憂無慮,但是這一切都在父親病倒後,發生了改變。閏土開始憋足了勁去幹活,去掙錢,慢慢的一個活潑開朗的小夥子,變成了標準的農村憨厚老實的農村漢子。再後來,魯迅一家搬去了北京,而閏土也沒有地方再去打工了。閏土就靠著家裡的一塊良田,勉強艱難度日。後來,由於不堪時間消磨的,閏土累倒了,也病倒了,不久後就遠離了人世。晚年時期的閏土,家裡是窮得響叮噹,自己生病以後連看病的錢都沒有,只能整日受到病痛的折磨。

後來,魯迅回鄉下看望閏土,可不曾想,閏土早已仙逝。真的是:「有些人走著走著就散了」,曾經兒時的要好玩伴,如今卻還是天人兩隔了。不過呢,雖然閏土的結局不美好,但是他的後代子女可是得到了照顧。在魯迅的紀念館裡,有這樣一條沒有擺在明面上的規定,那就是閏土的後代可以在此工作。據說,閏土的一個後代,就在這做過事,還當了領導。

現在每次回想起那篇課文,小編都忍不住的去懷念,去遐想:深藍的天空中掛著一輪金黃的圓月······其間有一個十一二歲的少年······手摸一柄鋼叉,向一匹猹儘力地刺去。多麼美的場景啊。陪伴魯迅的少年閏土,晚年怎麼樣?其後代過得怎麼樣?對此,你怎麼看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哇說故事 的精彩文章:

炎黃大戰蚩尤時,世界上其它地方是什麼樣子的?說出來你可能不信
一男子鑒寶,聲稱價值二十萬,專家激動:再加幾個零

TAG:小哇說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