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別讓國外誤會了,民心相通離不開「國際理解教育」

別讓國外誤會了,民心相通離不開「國際理解教育」

當今世界,各國相互聯繫、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越來越成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運共同體。不過,人們如何才能從事實上的互相依存發展為自覺的互相合作?其基本的前提是民心相通,而民心相通的基礎則是話語的互相交流。

近日,華東師範大學國家話語生態研究中心、《華東師範大學學報(哲社版)》編輯部、《當代修辭學》編輯部、《中國修辭》年刊編輯部、《社會科學》雜誌社、《社會科學報》、上海市語文學會、中國修辭學會共同舉辦了第二屆「國家話語生態研究高峰論壇」。來自海內外語言學、政治學、傳播學、社會學、國際關係學等學科領域的學者聚焦「語言傳播·國際理解·周邊國家命運共同體」這一主題,展開了深入研討。

原文 :《話語生態更是一個實踐問題》

作者 |《華東師範大學學報》編輯部 周萍

圖片 |網路

「民心相通」離不開「國際理解教育」

我國漢語國際教育的高速發展有目共睹,但對於這一發展的目標和價值的理解似乎還並沒有達成普遍的社會共識。國外常常會出現「中國為什麼要如此費力推廣漢語和中國文化」的猜忌;國內則有「為何不把如此巨大的經費投向自己的教育」的疑惑。即使在漢語國際教育界本身,對於「何為漢語國際教育」「漢語國際教育何為」也尚未形成自覺的共同理念。這無疑制約了我們未來更好的發展。

對此,華東師範大學國家話語生態研究中心主任胡范鑄指出,漢語國際教育是基於全球治理的視域的,其根本任務就是作為「全球治理」的重要路徑,不斷推進「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建設。在構建命運共同體的具體目標中,普遍安全是第一位、基礎的目標。而安全最根本靠的不是武器,而是互相理解、互相接納。而達成這一目標必須以「民心相通」為基礎,「民心相通」離不開「國際理解教育」,漢語國際教育正是國際理解教育的組成部分。胡范鑄建議從以下兩點展開漢語國際教育:從以教育者為中心轉向以教育者與受教育者的共同意願為中心;從以語言教學為中心轉向以語言教學與語言服務結合為中心。

國際理解與共同體建設

我們一直鼓勵跨文化交流合作,這裡涉及了語言因素、文化因素等,但能支撐交流合作的關鍵在於價值,「一帶一路」建設和周邊國家命運共同體建設也是如此。《社會科學》總編胡鍵研究員深入挖掘「一帶一路」的共同價值,認為首先要從內部解決互聯互通問題,促進內部經濟發展。同時,外部也要互聯互通,發展起來的中國也要為世界作貢獻。所以,「一帶一路」的共同價值包括:第一,人類對和平與安全的渴望超越了任何一種其他價值的需求;第二,誠信合作是「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共同的價值需求;第三,平等協商的價值貫穿「一帶一路」項目合作的始終;第四,「一帶一路」穿越的國家和地區的共同目標是共同發展和共贏發展;第五,「一帶一路」的民心相通需要在包容互鑒中進行跨文化交流。

中國在積極推動「一帶一路」建設的同時,要繼續爭取更廣泛的國際理解,上海外貿大學南亞中心主任郭學堂教授指出,這是由國際媒體以英文為主、西方媒體的歷史影響、中國的被動應付、中國學者爭取國際話語權面臨的困境等一系列原因導致的。目前,我們迫切需要擺脫西方話語體系,學術界需要對西方語言、語言體系、語言和政治的關係、文化和歷史、理論困境進行再思考。

新媒體時代重構話語生態

新媒體時代,信息從未如此頻繁地交流,話語也從未如此受到重視。新的傳播媒介改變了以往話語傳播方式,我們就需要重新審視話語生態的構建方式。

21世紀是網路時代,全球傳播的最重要的途徑就是網路,以至於有「網上檢索不到,那就不曾存在」之說。華東師範大學國家話語生態研究中心研究員張虹倩以「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為例,分析新媒體時代對外話語全球傳播的突出問題與對策。她提出,除了動態管理全球網路傳播以外,還要邀請傳播學、翻譯學、修辭學、國際貿易專家,定期評估並研討傳播問題;改進全球網路傳播的方式;改進全球網路傳播的內容,確立「全球受眾」意識、問題意識和大局意識。

當網路傳播已經成為最重要的傳播方式時,西方的媒體與網民已經構成相當充分的互動。這會對話語生態產生什麼樣的影響?華東師範大學國家話語生態研究中心研究員周萍在考察德國傳媒與公眾在對中國形象接受方面的互動與差異性時指出,在新聞網站中,新聞文本和後面的評論組成了一個特定的「超語篇」,這是「眾聲喧嘩」的多個語篇,又是一個相對封閉而獨立的結構。在一個成熟的對話社會中,基於相同的討論規則(擺事實講道理),提出觀點,相互論辯,並能通過討論獲得新的共識,可以說這是對話社會的基本規範。從大量的語料來看,媒體的影響力依然存在,但是在網路社區中,網民常會在相互討論、對話中形成新的共識,這些觀點往往比媒體更為客觀。

話語生態研究的核心問題包括,第一,國家內部不同社群之間能夠更好地對話;第二,國家與國家之間能夠更好地理解。日本現代中國語研究會會長史有為教授特彆強調:在走向世界的當下,整理詞語、撥正詞語價值系統、重建話語規則就是一個迫切的任務。話語生態是個語用問題,更是個實踐問題。話語生態研究更是一門行動學,我們需要坐而論道,更需要起而力行。

文章原載於社會科學報第1638期第5版,未經允許禁止轉載,文中內容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報立場。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社會科學報 的精彩文章:

未來23%的金融崗位將受到AI的顛覆性影響
美國民俗學:四大關鍵詞必須了解!

TAG:社會科學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