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留下兩張破紙,藏在家中30年,兒子無償捐獻,如今價值過億
一段寶物的傳奇,一段獻寶的佳話 。
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溥儀皇帝宣布退位。遜位之後,溥儀皇帝雖然失了天下皇權,手裡卻依然掌握著故宮的無數珍寶。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溥儀皇帝
為了給自己留條後路,溥儀皇帝開始以賞賜的名義將故宮珍寶賞給弟弟溥傑。經過2個多月的連續賞賜,溥儀將宮中珍寶1300多件盜出皇宮,這些寶物全部藏在了溥儀天津的府邸之中。
1931年,溥儀將這些寶物運到了長春偽滿皇宮,藏進了小白樓。
溥傑和日本妻子
1945年8月,蘇軍150萬大軍南下,70多萬關東軍被殺得落花流水。日軍如驚弓之鳥,於是裹挾溥儀逃往大栗子溝,企圖繼續頑抗到底。
溥儀皇帝逃亡大栗子溝後,偽滿皇宮的侍衛們紛紛盜搶小白樓里的珍寶,無數珍寶在爭奪中毀於一旦。
偽滿皇宮
「這東西是我的!我先發現的!」侍衛高亮(化名)與一名士兵正在爭搶一張古畫卷,二人已經搶了不少金銀珠寶,但貪得無厭的他們又為這一古卷爭奪起來。
經過一番爭搶之後,高亮終於搶到了這幅古卷,但士兵在脫手的瞬間將古卷一角扯斷,成為了一幅殘卷。
偽滿皇宮
高亮奪得此物後,又在小白樓邊的一棵樹下撿得了一張被丟棄的古卷。
不久之後,宮中流散出來的寶物開始在長春街頭出現,一些珍貴的寶物被隨意擺在路邊小攤上出售。高亮也不例外,他將兩張古卷擺在古城門邊的一處地攤上,等待著顧客上門。
大內侍衛
中午時分,一年輕的男子蹲下身來,問起了這東西的來歷。高亮自然不會以實情相告,於是便謊稱自己名叫高亮,東西是一親戚委託自己來賣的。
「10塊錢我要了,可以當個書帖!」男子丟下2個大錢後,拿起古卷便頭也不回地走了。看著男子離去的背影,高亮想追也來不及了,想想這兩件東西也不值錢,於是便沒有理會。
古捲軸
買走古卷的男子名叫劉忠漢,他將兩卷古卷帶回了家中,當做字帖進行臨摹學習。當時物資奇缺,兩張破紙一樣的古卷最大的作用也僅在於此了。
但劉忠漢是個講究的人,雖然他知道這東西沒啥大用,但還是好生將其收藏起來。
被扯破的洞庭秋色賦
三十多年後,這兩張古卷傳到了兒子劉剛手上,劉剛將其放在了閣樓上。1981年11月,國家文物保護法頒布後,立刻在民間產生了廣泛影響,於是劉剛將家傳古卷拿出,請專家對這兩張存了30多年的「廢紙」進行鑒定。
「難得啊!這東西竟然還在!」當鑒寶專家金意庵看到這兩張古卷後,驚訝得叫了起來。這兩張被當了30多年的「廢紙」竟然是傳承了近千年的蘇東坡真跡。
洞庭秋色賦局部
這兩張古卷,一張叫做《洞庭春色賦》,一張叫做《中山松醪賦》,兩張古卷都出自蘇東坡之手。
據史料記載:紹聖元年(1094年),59歲的蘇軾因為「烏台詩案」被貶嶺南,在行至襄邑(河南雎縣)時因為被暴雨所阻,蘇軾聯想起南方洞庭之色,路途坎坷難行,於是寫下了這兩張長卷,抒發自己的情懷。
蓋有乾隆印章的中秋松醪賦
這兩張長卷被保存下來,歷經了一千年的接力傳續。在這一千年中,先後有5位皇帝收藏並蓋了大量印璽,光乾隆皇帝一人就蓋了4處。此外,還有李東陽、王世貞、張應甲等文人的題跋和印章。
乾隆年間,這兩張古卷才被收入皇宮內苑,清末時溥儀皇帝將其攜至長春,這才流落民間30餘年,經歷了這一場傳奇際遇。
金意庵
1981年12月,金意庵寫信給吉林博物館,博物館派來專家到劉家鑒定古卷,經過多位專家鑒定,這兩幅的確是蘇東坡的真跡。在金意庵等人的勸說下,劉剛將兩幅蘇東坡真跡無償捐獻給了吉林博物館。
1982年1月26日,吉林省對劉剛無償捐寶進行了表彰,向他頒發了19000元獎金和證書。
吉林博物館
如今,這兩幅蘇東坡古卷放置在吉林博物館,成為該館的書畫國寶。「二賦」長達3.3米,總共有700個字,參照目前蘇東坡真跡的市場價格,這兩幅古卷的價格不會低於1個億。
由此,一段國寶的傳奇落下帷幕。
參考文獻:《蘇軾二賦流傳始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