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家居 > 行業遇冷卻依然加速擴張,居然、紅星在所謂的算盤?

行業遇冷卻依然加速擴張,居然、紅星在所謂的算盤?

新的一年已然到來,家居行業跑馬圈地的節奏卻並未放緩。

12月30日,記者獲悉,居然之家在鄭州開出第300家分店。根據公開資料,相比2017年累計223家開店總數,居然之家2018年全年新開門店數約為80家。

不止居然之家,包括紅星美凱龍在內一批家居業玩家近年來開店均有加速之勢。而在家居行業整體遇冷的背景下,頗具意味。

記者注意到,急速開店背後,渠道下沉,瞄準三四五線城市,似乎成為家居轉型共識。而借勢新零售、實現互聯網化改造,或為家居行業轉型打開另一重想像空間。不過,轉型長期效果如何,有待進一步觀察。

此外,也有業內人士表示,在市場遇冷時依舊重視開店速度,藉由這種規模優勢,在市場復甦時,或將有效產生競爭力。

競逐三四五線城市

近年來,受我國經濟結構轉型調整、樓市調控及電商平台崛起等因素影響,線下家居賣場面臨挑戰。

數據顯示,自2011年起,規模以上家居建材賣場銷售額總體上就呈現不斷小幅下降的趨勢。2017年,銷售額為9174億元,同比下降22.6%。

有意思的是,行業整體遇冷之下,整體開店速度似乎並未放緩。

以居然之家為例,在開出鄭州北龍湖的店的當天,一共8家分店在全國範圍內鋪開。而紅星美凱龍此前發布的2018年三季度財報也顯示,截至今年9月30日,紅星美凱龍共經營75家自營商場,196家委管商場,還包括302家家居建材店/產業街。

此外,還有29家籌備中的自營商場(其中自有22家、租賃7家);籌備的委管商場中,有365個委管簽約項目已取得土地使用權證或已獲得地塊。

在部分業內人士看來,在行業遇冷之下,如此擴張,或有盲目之嫌。

不過,居然之家總裁王寧在接受採訪時則表示,實際上,今年新開的門店,80%-85%都在三四五線城市,之後新開的門店,絕大部分也會下沉到三四五線城市,且只選擇人口凈流入城市,並通過收購或合作方式,將現有賣場改造成居然之家。

在此基礎上,也有業內人士指出,一二線城市市場的飽和,同質化競爭嚴重,而三四五線城市,尤其是地縣級市場的商業基礎設施薄弱,當地消費者對「一站式」購物存在旺盛需求。

在此大背景下,家居行業不斷將市場下沉付諸於實際行動。紅星美凱龍於2017年9月,在湖南瀏陽永安鎮開出首個鎮級家居Mall;傢具品牌林氏木業等也在前幾年便嘗試渠道下沉。

不過,也有業內人士表示,企業尤其是中小玩家,需根據自身實際情況選擇發展路徑,不可盲目擴張,擴大市場份額;與此同時,隨著大小玩家紛紛殺向三四五線城市,後者或成一片紅海,蛋糕越切越小的同時,大小巨頭之間也將迎來合縱連橫、兼并重組。

新零售轉型成必然

家居行業,一度被視為線下零售模式變革的最後一個領域。但隨著一二線城市同質化發展嚴重,及自身快速開店、跑馬圈地式的發展,擁抱新零售似乎也成為不得不為的選擇。延續其他領域的對峙,AT戰火也燒到了家居行業。

今年2月11日,居然之家與阿里巴巴共同宣布達成新零售合作夥伴,不僅如此,阿里巴巴及關聯投資方,還向居然之家投資54.53億元,而這也成為居然之家當下跑馬圈地的本錢。

緊接著,2018年8月,居然之家與盒馬聯手的首家門店也順利落地,意在以日常生鮮的高頻消費,帶動家居的低頻消費,換言之,算的是一筆流量的帳。一周後,居然之家又與阿里150億戰略入股的分眾傳媒宣布達成合作。由此,居然之家完全納入阿里新零售的版圖之中。

另一方面,騰訊與紅星美凱龍亦不遑多讓。今年,10月31日,騰訊宣布與紅星美凱龍建立全面戰略夥伴關係,以「智慧零售」助力紅星美凱龍轉型。

彼時,騰訊集團副總裁林璟驊便表示,與紅星美凱龍達成戰略合作,是騰訊智慧零售助力家居行業數字化的開始,也是騰訊「連接」、「去中心化」理念在家居行業的延伸。

此舉為紅星美凱龍也帶來顯著的利好,表徵之一便是,在今年10月22日至11月11日、紅星美凱龍「團尖貨」11·11大促期間,全國商場成交額突破160億元,總訂單數超41萬,客單價達3.89萬。

王寧表示,面對互聯網大潮下新零售變革和消費升級的重要機遇,居然之家一方面探索跨界融合,努力實現從「小家居」向「大家居、大消費和家居生活mall」的轉型升級,實現從低頻購物向高頻購物轉變;

同時,通過與阿里巴巴的戰略合作,實現線上線下高度融合,通過對「人、貨、場」的數字化改造,推動家居行業向「大數據驅動型」方向的全面轉型升級。

值得一提的是,對於家居這一傳統線下行業的互聯網/新零售改造,也引起了資本的興趣。《每日經濟新聞》與易項聯合發布的《新一輪消費大淘金——未來商業投資報告》顯示,2016年至2018年8月,大消費領投資領域最熱的三條賽道中,家居傢具赫然在列。

業內人士指出,在互聯網改造家居家具行業的過程中,改變的不只是店內服務模式,同樣也在對整個行業的供應鏈進行重構,而通過效率提升所帶來的商業價值正是被資本市場看中的「蛋糕」。

從這一點來說,不論是傳統的家居賣場改造,還是新興的互聯網家裝品牌和服務模式,都有著被資本看中的價值。

不過,也有業內人士指出,家居行業的新零售改造剛剛起步,且其難改低頻消費的本質,在整體消費不景氣的背景下,改造長期效果如何,不可抱持盲目樂觀態度。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記者:劉洋/王麗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深度評論 的精彩文章:

躺著就能工作、5秒沙發變成床,這些設計師居然做到了!
中美貿易摩擦暫緩解 預計傢具等行業風險減緩

TAG:深度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