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八旗有什麼優勢?為什麼八旗軍戰鬥力很強?
我們在看關於清朝時期電視劇或書籍的時候,往往會看到八旗這個詞。那麼到底八旗是什麼意思呢?
1601年,努爾哈赤(清太祖)將自己統治下的臣民按黃、白、紅、藍四種顏色編成四旗。後來隨著努爾哈赤勢力不斷擴大,四旗中的人口越來越多。為了提高組織效率,努爾哈赤又於1615年增設了鑲黃、鑲白、鑲紅、鑲藍四旗,自此八旗制度正式確立。
八旗制度是滿洲的一種社會組織形式,裡面既包括了軍隊,也包括了普通百姓。八旗中的基本單位叫牛錄,每個牛錄300人,每牛錄設長官一人叫「牛錄額真」(漢語譯為「佐領」),副長官二人叫岱子,辦事員四人叫章京,噶珊(漢語譯為「村莊」、「部落」)管理員四人叫撥什庫。牛錄是軍政合一的機構,牛錄額真平時負責管理本牛錄的生產、生活事務,戰時組織出征作戰。牛錄內的成年男丁都是「無事耕獵,有事徵調」。
牛錄的上級單位叫甲喇,五個牛錄組成一個甲喇,每個甲喇1500人,長官叫「甲喇額真」(漢語譯為「參領」);五個甲喇組成一個固山,每個固山7500人,長官叫「固山額真」(漢語譯為「都統」)。固山是滿洲戶口和軍事編製的最大單位,每個固山有特定顏色的旗幟,所以固山在漢語中譯為「旗」的意思。1615年的時候,滿洲共有正黃、鑲黃、正白、鑲白、正紅、鑲紅、正藍、鑲藍,共八種旗幟,因此被稱為「八旗滿洲」。後來隨著滿清勢力不斷擴大,並吸納了大量蒙古人和漢人的加入,因此又先後於1635年和1642年建立了「八旗蒙古」和「八旗漢軍」。凡是在八旗中的人員,無論滿人、蒙古人還是漢人,都稱旗人。
1619年,明朝出動11萬大軍,試圖徹底剷除努爾哈赤所建立的後金(清朝的前身)政權。當時努爾哈赤手下約有6萬餘人的軍隊,雙方在兵力對比上還較為懸殊。可讓人想不到的是,這場被稱為「薩爾滸之戰」的戰役卻是以明朝軍隊完敗而告終。之所以會造成這樣的結果,除了至今仍存在爭議的明軍指揮問題外,最關鍵的原因還是八旗軍戰鬥力實在太強了。
有一種說法是「八旗軍成員平時皆民,戰時皆兵,因此具有很強的戰鬥力」。這個解釋其實不僅非常馬虎,而且完全不靠譜。全民皆兵確實會擁有很強的戰鬥力,但前提是要看對手是誰。如果對手是普通百姓,那自然可以輕鬆吊打。但「薩爾滸之戰」中,八旗軍的對手全是明朝的軍人,大家都是專業人士,誰能比誰強太多呢?
因此,全民皆兵雖然確實可以提升八旗軍的戰鬥力,但這並非是他們能打敗明軍的主要原因。八旗軍戰鬥力強悍的關鍵一點其實就在於它基層組織方面的優勢,也就是上文中提到過的牛錄。
當時的牛錄都是以血親、家族、村寨為紐帶組成的團體,每個牛錄中的人都和周圍的人存在血親、家族關係。因此牛錄作為基層戰鬥單位,其凝聚力之強是可想而知的。而且由於大家存在著「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關係,因此在戰場上往往就會更加拚命,不會出現那種「你行你先上」的情況。此外,在後勤方面,每個牛錄都需負責自己牛錄的物資。由於同個牛錄中大家都是親朋好友,自然會不遺餘力給前線作戰的親人們提供最好的物資保障。這樣一來就形成了前線和後方非常緊密的聯繫,從而大幅提高戰爭效率。
反觀明朝這邊,雖然軍隊人數眾多,但組織效率低下,軍備廢弛,士兵紀律鬆散。這樣的部隊打流寇尚且可以應付,但要遇到真正強勁的對手,則往往是一觸即潰。
清朝定鼎中原後,疆域和人口都急劇擴大,八旗這種精練但又頗為原始的組織形式顯然無法適應統治如此龐大的一個帝國。再加上八旗軍在入關之後開始追求安逸和物質享受,戰鬥力迅速下降。因此到了清朝中後期,原本被譽為「虎狼之師」的八旗軍徹底墮落成國家和社會的「寄生蟲」,完全不堪一用了。
參考文獻:
[1].《八旗通志》
[2].《清史稿》
※此人挽救了西漢江山,論功行賞時朝廷發話:你可以回去了
※這所學校只辦了15年,卻培養出三位國家元首,數十位風雲人物
TAG:夜讀史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