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OpenPOWER:在成長中不斷壯大

OpenPOWER:在成長中不斷壯大

毫無疑問,數字經濟時代的到來,開啟了一場互聯網與傳統行業的融合大潮,企業的聚焦點也從過去以產品為中心逐步向以用戶為中心轉變,這種趨勢更需要企業的IT團隊構建業務創新平台,幫助企業與用戶建立更持久的互動關係,並且逐步引入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慧等各種新的技術元素。

在此背景下,整個市場對計算力的需求呈現出了指數級增長。但是必須看到傳統計算架構在應對下一代應用的不斷湧現時,往往表現出了「力不從心」的情況,所以,通過新的計算架構以及新的技術部署模式,可以說是幫助客戶贏得數字化轉型的關鍵環節。

這為OpenPOWER帶來了極為廣闊的市場空間。過去一年,OpenPOWER及其合作夥伴通過在硬體、固件、加速器、中間件、操作系統以及應用層面的一系列創新,在大大拓展和提升POWER架構的應用領域和性能基準的同時,也為企業級用戶提供了面向雲計算、大數據分析、高性能計算以及人工智慧等多樣化工作負載的高效平台。

更為重要的是,OpenPOWER還積極與中國本地企業一起在伺服器產品、大數據和認知計算等領域展開聯合創新,在成長中實現了不斷的壯大。從這個角度來看,OpenPOWER未來所釋放的新勢能和新動能,無疑將對中國百行百業的數字化轉型提速起到更加關鍵性的作用。

在成長中不斷壯大

眾所周知,2013年8月6日,IBM聯合谷歌、泰安、NVIDIA和Mellanox成立了OpenPOWER聯盟,之後演化為OpenPOWER基金會,目標是基於IBM的POWER處理器架構建立一個全球性協作生態系統。

IBM 還向OpenPOWER 基金會成員開放了法律框架允許範圍內的所有技術細節,讓成員能夠深入了解POWER架構技術,切實獲得技術水平的突破,並參與到OpenPOWER技術的發展。

IBM OpenPOWER基金會全球總經理Ken King

在此過程中,隨著互聯網經濟的不斷發展,以及由此而來的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慧等新技術的不斷落地,使得整個產業走向了數字經濟的新時代,企業級用戶也面臨著越來越多的挑戰,但這卻為OpenPOWER帶來了極為廣闊的市場機會,具體來說:

首先,是越來越多新應用的出現,讓傳統的x86計算架構遇到了很多的瓶頸,包括數據的瓶頸、計算能力的瓶頸、延遲的瓶頸、通信能力的瓶頸等等。這其中有三個核心的問題:第一處理器的計算單元能夠多快速度獲取所需處理的數據;第二每次處理之後能以多快的速度去交換數據;第三是在單位的空間內能集成多少計算能力。顯然,x86計算架構不能很好的解決上述難題。

其次,摩爾定律的放緩也為OpenPOWER提供了一個獨特且千載難逢的機會。可以看到,由於摩爾定律的放緩,要想通過縮小晶元,且讓他們保持在同樣的功耗範圍內,同時價格還要越來越便宜已經越來越難以實現。所以,可以預見的是未來計算能力的提升將是相對有限的,基於傳統x86硬體的潛力挖掘也將會變得更加困難。

基於此,OpenPOWER基金會及其採用的全新商業模式,完全有能力成為切實有效的解決計算力不足的全新思路。同時,OpenPOWER基金會還把POWER技術真正開放給業界共享,讓從晶元、固件、整機到軟體的產業鏈條的各個廠商,都有機會利用開放的POWER技術實現自身業務的重大突破,也真正解決了企業級用戶的痛點。

正如IBM OpenPOWER基金會全球總經理Ken King所言:「在數據量呈現指數級增長,以及深度學習、機器學習、人工智慧與數據分析等前沿技術實現跨越式提升、加速業務流程創新與重塑的當下,我們需要與眾不同的技術和開放的生態系統來有效地應對新興的工作負載。所以,OpenPOWER將繼續深化成員間的互動協作,加強培訓和其他基礎活動,讓技術的創新與融合,讓更活躍的社區和生態,進一步推進數字經濟發展邁入新的時代。」

截止目前,OpenPOWER基金會已經吸納了來自35個國家和地區的340多家成員,以開放、高效、社區化的平台覆蓋了從硬體、固件、操作系統到應用的全棧式產品與解決方案,聚焦軟體與系統的整合式發展,真正實現了在成長中不斷發展壯大。

以開放促技術創新

當然,外部的環境儘管為OpenPOWER的發展奠定了基礎,但真正讓OpenPOWER基金會受到越來越多認可和信賴的根本,還是OpenPOWER一直以來堅持不斷的技術創新和堅定的走開放合作的戰略思路,可以看到:

第一,在技術創新層面,OpenPOWER依託POWER處理器強大的計算性能,為用戶的關鍵業務提供了有力支撐。其中,最新發布的POWER9處理器每核性能較上一代產品可提升40%,單核線程數提升4倍,L3高速緩存提升3.3倍,處理器互聯帶寬提升7倍,單處理器內存容量提升2.7倍,內存帶寬提升2倍,IO總帶寬提升2倍,同時具備NVLink 2.0、CAPI 2.0及New CAPI三位一體的領先硬體加速優勢,深度學習框架性能超x86近4倍。

以Power Systems AC922為例,它集成了NVIDIA Tesla V100 32GB GPU,並通過NVLink實現直接、高速連接,數據吞吐量是基於PCle 3.0的x86伺服器的5.6倍,能夠大幅提升Chainer、TensorFlow及Caffe等各大人工智慧框架的性能,並加速Kinetica等資料庫效能,可將深度學習框架的訓練時效提高近四倍,並進一步推進人工智慧的部署和應用。

第二,在應用創新層面,OpenPOWER還積極開拓行業應用場景,同時藉助POWER 處理器的穩健數據分析功能以及OpenCAPI標準等技術帶來的對異構計算的優秀支撐,在HPC、AI、大數據和雲等新興應用工作負載領域「大顯身手」。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HPC領域,在過去的幾年中,IBM、英偉達(NVIDIA)、邁絡思 (Mellanox) 和紅帽 (Red Hat)共同合作,為美國橡樹嶺國家實驗室(ORNL)和勞倫斯利物莫國家實驗室 (LLNL)開發了超級計算機 Summit 和 Sierra。

這兩台一流的超級計算機採用IBM POWER9 處理器和 IBM Storage 構建而成,既可運行傳統的HPC工作負載,也可運行AI工作負載。在今年11月發布的超級計算機TOP500榜單中,Summit與Sierra分別憑藉200,794.9 TFlop/s和125,712.0 TFlop/s的浮點運算速度峰值奪得第一和第二名的寶座。

第三,在生態合作層面,OpenPOWER始終堅持其使命,即基於POWER處理器架構建立全球性開放的生態協作系統,不斷拓展開放生態和相關技術,進一步推動其成員分享技術和知識,以滿足客戶不斷增長的需求。數據顯示,在POWER上進行開發的Linux ISV多達2500多家,在POWER上運行的Linux應用更多達10萬多款。

OpenPOWER基金會會長Bryan Talik

另據OpenPOWER基金會會長Bryan Talik介紹,OpenPOWER基金會在2019年將會更加側重於在開源軟體、人工智慧、雲計算、高性能計算等不同領域構建和拓展開發者社區,並繼續加速技術、標準和項目的交付,強化聯盟成員之間的合作,推進OpenPOWER的生態建設,為客戶提供更多和更優的選擇。

由此可見,在數字經濟的新時代,OpenPOWER通過在技術、應用和生態的不斷創新和開放,不僅進一步降低了HPC、AI、大數據和雲等新技術的應用門檻,同時也能夠更加貼合行業場景的需求,也將加速推動新技術落地到百行百業,賦能企業的數字化轉型。

本地化提速與賦能

我們知道,進入到數字經濟時代以來,中國對技術創新的渴求也是前所未有的,政府相關部門多次強調,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與此同時,「十三五」科技創新規劃中也稱,中國將主動融入布局全球創新網路,在全球範圍內優化配置創新資源。

為此,去年9月8日,IBM宣布與浪潮信息合資成立浪潮商用機器有限公司(IPS),新公司在中國國內研發、生產、銷售基於Power技術的伺服器系統及相關產品,並為市場提供先進的、差異化和多樣化的計算平台和解決方案。

浪潮商用機器有限公司總經理胡雷鈞

在浪潮商用機器有限公司總經理胡雷鈞看來,「兩家母公司為了保障戰略目標的實現,以及未來在關鍵應用領域、創新應用領域能夠為客戶提供更多、更新的解決方案,以及更強、更可靠、更低運營成本的系統,其實給這家合資公司注入了很多關鍵性的資源。」

日前,在浪潮商用機器正式發布了全產品家族中,其中既有針對縱向擴展(Scale-up)的系列伺服器產品,也有針對橫向擴展(Scale-out)的系列伺服器產品,這些產品不僅能夠很好支撐客戶向雲轉型中的關鍵業務應用,也能夠支撐客戶面向下一代的應用,如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慧等等。本屆峰會現場,浪潮商用機器更是攜2位新成員FP5180G2和FP5466G2,再加上此前的3款產品FP5280G2、FP5290G2和FP5295G2,浪潮商用機器OpenPOWER產品矩陣漸具雛形。

除此之外,OpenPOWER還在中國不斷壯大生態體系,今年10月,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網路信息中心正式以科研機構身份加入OpenPOWER基金會,作為中國互聯網的誕生地,將與其他合作夥伴一起推動OpenPOWER技術和生態在中國的發展;12月初,中科院網路中心又再次攜手OpenPOWER基金會,雙方共同創辦在中國第一家OpenPOWER聯合培訓中心,為培養能夠掌握運用相關技術和解決方案的人才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如今,在中國市場,OpenPOWER生態體系會員及合作夥伴類型更加豐富,覆蓋了領先的雲計算與大數據及在尖端領域取得技術突破的初創企業。同時,聯盟成員也正在基於開放的OpenPOWER技術,不斷完善和優化自身解決方案,向客戶和市場輸出更為優質的技術和產品,賦能中國企業的數字化轉型。

例如,阿里達摩院參加了此次高峰論壇,並表示對OpenPOWER 在AI與異構計算方面的能力感興趣,並且正在達摩院的AI研究中嘗試合作機會,期望可以一直合作下去。大數據系統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項目負責人、深圳大學計算機與軟體學院蔡曄老師也在OpenPOWER客戶論壇活動中提到「POWER處理器強大的計算性能,多並發超線程,超大內存帶寬,先進的I/O子系統,創新的定製硬體加速,非常適合大數據應用。」

此次,他帶隊參加OpenCAPI異構計算設計大賽的選題是「基於CAPI介面的廣告點擊率預測演算法加速」,蔡曄老師表示OpenCAPI提供的緩存一致性功能可以提高定製硬體加速的性能,同時其易編程性也大大提升了開發進度,並表示賽後會繼續在OpenCAPI上加大研發力度。

怡和祥雲通過自主研發的具備原生雲特性的全棧雲產品雲橋OpenBridge,提供先進的雲平台服務體系,現在依託OpenPOWER的支持,在大數據、人工智慧以及容器雲等應用上獲得更佳表現。

再如,Kyligence和OpenPOWER通力合作,針對其企業級大數據高性能分析引擎,補上了大數據技術棧所缺失的一環。同時在獲得OpenPOWER Ready認證之後,在高性能的硬體平台支撐下,也將進一步釋放客戶的大數據生產力。

隨著越來越多新應用的出現,更大的數據量、更深的演算法模型、更複雜的計算架構正在成為新的趨勢。而在此過程中,OpenPOWER不僅提供了技術支持,更提供創新的工具和平台。同時,在讓本地化戰略提速的同時,也加速了中國的數字化轉型進程。這就是OpenPOWER今天,之於企業級客戶的數字化轉型,之於中國技術創新的價值和意義所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申耀的科技觀察 的精彩文章:

TAG:申耀的科技觀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