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陳勇分享「紅色收藏」故事

陳勇分享「紅色收藏」故事

陳勇分享「紅色收藏」故事

陳勇分享「紅色收藏」故事

圖:袁世凱稱帝時期警察署關於洪憲的文獻資料

在上環古董街附近,有一家主營古今名家書畫、古籍善本、碑帖的「翰香苑」,其主人陳勇長期從事文化收藏。與一般收藏家不同的是,除古籍書畫外,陳勇還收藏紅色文獻。近來他將自己藏品中的三十五件紅色文物、文獻捐贈給中央蘇區(閩西)歷史博物館,而這已不是他第一次向社會捐獻紅色文獻。日前陳勇在「翰香苑」接受大公報記者專訪,說談他與紅色文獻的故事。

「紅色收藏純粹是我個人的興趣愛好。」陳勇說,他的紅色收藏主要為民國時期的檔案、信札和實物資料,收藏的初衷是為了尋找歷史真相,獲得對歷史全面、深入的認識。「這些歷史文獻與一般的藝術品不同,它的趣味就在於,打開它就是打開一段歷史了。外面怎麼說,歷史怎麼寫是一回事,但如果看到真正的書信,又是另一種觀感。」陳勇收藏紅色文獻至今已有五年時間,最近他在北京購入了一批信函,為國民黨指揮官從海南島撤退時,給時任國民黨發改委秘書長張曉峰寫的信,內容關於海南島戰役失利的種種。在陳勇看來,每一份文件都有自己的特殊性,講的是事件和人之間的關係。

文獻檔案真實歷史

他認為歷史就像拍照,是經過修圖軟體美化的,人雖還是這個人,斑點卻去掉了。但是文獻檔案是第一手的資料,所有歷史的細節都在裡面,它是歷史的佐證,是最真實的歷史。

一直以來陳勇以藏養藏,「很多時候我去拍賣行,自己的藏品拍賣完以後,順便從拍賣行拿些文獻的東西,以收藏來養藏。」在他看來藏品的價值除了真偽外,主要包括藝術價值和歷史價值,在這個角度上,收藏傳統字畫與收藏紅色文獻是存在某種關聯的。「書畫作品有很多近現代名人的,作品只是表面,而這些(文獻資料)更加細緻,更接近歷史。」比如在他收藏的一份國民黨的電文裡面,指責李濟深「勾結共產,背叛黨國,結共連日」,陳勇說:「裡面亂扣帽子,羅織罪名,可以看出為了打壓異己國民黨的不擇手段。」

另一份袁世凱稱帝時期警察署關於洪憲的文獻亦是細節豐滿、內容豐富。兩份文件一份紅印,一分藍印,藍印是袁世凱死後國喪的用印。「這份文獻內容是洪憲的,函套是民國的,很矛盾,說明在地方推行時難度很大。可能執行的人也未必支持袁世凱稱帝,但卻只能執行。他不執行,是犯錯誤;萬一稱帝失敗,別人給他劃派,認為他支持袁世凱稱帝,他便丟官。兩邊都為難。只要深度挖掘,有很多資料可以寫。」

此外,他收藏的文獻中還有國民黨方面偷取的延安整風時反毛的高層會議資料;背後印有「美國空軍,來華助戰,仰我軍民,一體救護。——國民政府」的美國飛虎隊制服;日本在全面侵華前所製的同蒲鐵道線路一覽圖等。種種看似平靜的文字背後,都是波瀾壯闊的歷史。而他亦不吝於將之拿出分享。

發現遺珠要有眼光

陳勇說,他有次同香港青少年學生去內地交流、參觀訪問,第一站是閩西歷史博物館。「我當時參觀的感觸就是,我們參觀的都是文字、圖片資料,實物太少。要讓青少年了解歷史,需要多點實物。如當年的袖章、紅旗,拿出第一手資料,他們會更感興趣。」因此他將三十多件紅色文件捐出,除了古田會議出席證、紅軍給俘虜的自新證等,還包括民國國民黨的通告,「它是十九路軍反蔣鬧獨立,被剿滅後勢力滲透在民間,國民黨向永定發通告,鼓勵檢舉揭發。」

在陳勇看來,收藏之趣還在於過程。有時一些很珍貴的檔案被當做廢紙處理,他卻憑藉專業的思維和眼光發現遺珠。「當時有四封蔣介石的信,其中有兩封還是有機密編號的。拍賣行當假的來賣。(我)以很低的價格拍下以後,四封拆了兩封賣了幾十萬元,還有兩封帶機密編號的沒有賣。其中內容關於當時反攻大陸的一些決策,都是他親自寫的。這種高層的決策是不會找人代筆的。」

作為收藏家,陳勇亦有自己的堅持,有時碰到品相不好的文物,需要修復,哪怕市場價值低、修復困難,他亦在所不惜。「對做生意的人來說,有的文物品相差,但名頭大,修復了就能賺錢。但有的儘管史料價值比較大,但是市場價值很低,品相又差,只有我們這些人會做這種傻事(去買),做生意要賺錢的話是不會做的。」陳勇講到自己曾經買了幾件廣東舉人的對聯,加上修復前前後後虧了一萬多,「這種事情別人不會做的。名頭不大,品相不好。但它當時已經斷開了,我覺得如果我不及時買來裝裱的話,便可能沒有人會買,那件文物也就沒有了。那就傻一次吧。」這些收藏之於陳勇是對歷史留存的責任感:「我不希望這些史料被毀。在別的方面賺到的錢,有時候需要奉獻一點出來。如果沒有這種願意做傻事的幹勁,那這個人不好玩,以後行內也沒有你的故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善本古籍 的精彩文章:

晚清流行小說與大眾文化
黃永年跋·嘉靖本《白氏文集》

TAG:善本古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