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點功利心讓家委會回歸初衷
近日,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聯合問卷網,對2004名家長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70.3%的受訪家長表示家委會給自己帶來了一些困擾。其中,52.5%的受訪家長擔心評優獎勵等機會更容易偏向家委會的孩子;48.4%的受訪家長指出家長之間相互攀比,家委會變「名利場」;26.4%的家長認為,家委會變成班級的義工,處理各種瑣碎事務。
家校矛盾頻頻爆發,家校關係成為了一個教育敏感點,而作為家校關係溝通、協調者的家委會也成為了爭議點之一。去年,杭州、上海等地一些學校的家長委員會競選資料被上傳到網路,參選的家長紛紛曬出了自己的名校學歷以及海歸、高管履歷,更誇張的是,還有家長聲稱可以「砸停茅台」。一時間,家委會成為輿論關注熱點,牽動社會的敏感神經。「精英」家長們如此爭先恐後,並不純粹出於公心,它足以說明過半家長擔心評優獎勵等機會更容易偏向家委會的孩子,家委會成為「名利場」,並不是空穴來風。
2012年《教育部關於建立中小學幼兒園家長委員會的指導意見》出台,提出要把家長委員會作為建設依法辦學、自主管理、民主監督、社會參與的現代學校制度的重要內容。指導意見明確了家長委員會參與學校管理、參與教育工作、溝通學校與家庭的基本職責。諸如暢通學校與家長的溝通,及時評估學校政策和老師的意見,引進校外教育資源促進孩子成長、防止校園欺凌等惡性事件發生、統籌最專業的家長資源為學校教育提供補充等。因此,一直有教育專家呼籲在治理校園欺凌、緩解家校矛盾時發揮家委會的作用。但是現實是骨感的,如果家長拼背景、比資源,關心的只是自家孩子的成績、被老師關注程度,能為孩子帶來好處就支持,反之就不聞不問,那麼,又如何希冀家委會真正發揮作用呢?
現實中,一些家委會恰恰與組建家委會的初衷背道而馳,不但沒有化解家校矛盾,優化教育生態,反而在不斷激化教育矛盾,破壞教育生態。這既與家長功利心過重有關,也與學校工具化地對待家委會有關。一些家長沒有成為學校和家長溝通的橋樑,而是試圖用自身的資源和影響力去換取教師的差別化對待。一些教師不尊重家委會參與學校管理、參與教育工作的職能,而是簡單地將家委會當作上傳下達的工具,幫助教師處理各種瑣碎事務等的「義工隊」「家長幫」。這樣的家委會,顯然很難參與到學校管理和教育工作中來,更遑論對學校和教師進行監督。
更好地發揮家委會的作用,讓家委會回歸組建初衷,首先需要在制度上明確家委會和學校的權利和義務,遵守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邊界,既避免家委會和學校對著干,也要避免家委會成為學校的附庸,成為給老師處理瑣碎事情的「打雜會」「義工隊」,被學校指揮著干。應該優化家委會成員的產生方式,引導家委會選舉更多關注家長的理念、學識、德行、心態,而不是身份、財富、權力、資源,避免家委會成為比拼資源的角力場、「權貴圈」。也可以學習國外的做法,向全社會開放,而不僅僅是在校學生家長的參與。家委會作為一個民間志願組織存在,任何熱心市民都可以參與到服務學生成長的隊伍中來。這樣也就可以化解家委會功利性過強的問題。
同時,家長也要秉持科學的教育理念,拋棄過重的功利心、勢利心,要有更高的格局,站在服務所有孩子成長的角度對待家委會。否則,抱著一種為自己家孩子「爭寵」的心態參與家委會,必然會刺激家長間不理性的競爭以及孩子之間的不公平競爭,破壞教育生態,給脆弱而敏感的家校關係火上澆油。
(來源:中國教育報 楊三喜)
※研究揭示化學反應中「幾何相位」效應
※飄蕩在「燃燒散煤被拘」事件上空的焦慮
TAG:今日科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