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戲子金榜題名,揭開史上最大科舉舞弊案,主考官被斬,慈禧平反
自從隋唐開科取士以來,因為科場舞弊案被殺的官員士子不計其數,但其中官職最高的要數清朝一品大員柏葰了。柏葰是咸豐朝軍機大臣、內閣大學士,位居宰相,官至人臣極鼎,他於咸豐八年(1858)充任順天(今北京)鄉試主考官,因科場舞弊被斬。這起中國古代最大的科場案,起因是什麼,懲處人數有多少,特別是柏葰該不該殺,歷來說法不一。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要知道在清代,各省考取舉人的鄉試三年一次,考期在八月、九月發榜。咸豐八年(1858)九月,順天鄉試按期放榜,內有鑲白旗滿洲附學生平齡中式第七名。平齡素嫻曲調,曾在戲院登台演戲,所以「京師議論嘩然,謂優伶亦得中高魁矣」。因為在明清時代,戲子是不能參加科舉考試的。恰巧,這年十月初七日,御史孟傳金上疏,彈劾「中式舉人平齡朱墨不符,物議沸騰」。咸豐覽奏立即下諭,飲派載垣等四位親王、大臣會同查辦此案。
所謂朱墨卷,是明清兩代科舉考試的兩套卷子,是為防止考官認識考公開張掛的進士名單一一大金生筆跡徇私作弊而採取的一種特殊措施。墨卷是考生本人在場內用墨筆繕寫的答卷,朱卷是由謄錄人用硃筆將應試人的原卷譽抄後送交考官批閱的卷子。至於平齡之卷朱墨不符,經吏部會同都察院詳細磨勘校閱,發現平齡的墨卷內草稿不全,並有七處謬誤文字。當同考官鄒石麟批閱試卷時,發現平齡的朱卷內有錯字,懷疑是錄人員抄錯了,便為他更改了。充任同考官的翰林院編修鄒石麟擅自改寫考生試卷,即被朝廷革職,丟了烏紗帽。
與此同時,辦案大臣還發現,在已被錄取為舉人的考生的試卷中,竟有五十本有問題,不是詩文悖謬,就是字句潦草。成豐得報後大為震怒,立即把主考官柏葰革職,兩位副考官戶部尚書朱風標和都察院左副都御史程庭桂暫行解任。
就在審理戲子平齡一案過程中,又查出了一起關節條子案。關節條子,是考官和考生串通作弊,在入場前約定在試卷某幾處用某幾個特定的字眼,一般是「夫」「也」「哉」一類虛詞,多約定用在卷內某段的開頭或結尾,考官人場後,「憑條索錄,百不失一」。此次順天鄉試,有廣東肇慶人刑部主事羅鴻繹應試,科考前他幾次去拜望同鄉兵部主事李鶴齡,李鶴齡便給他擬了幾個字眼,並答應留心照應他的文章。羅鴻繹入場後就把所擬的關節用入文內。
李鶴齡在開考前把寫有羅鴻繹關節的條子送給充任同考官的老同學翰林院編修浦安,求他關照一下羅鴻繹的卷子,浦安入場批卷時,見有一本卷子與條子字眼完全相符,就向正副主考官推薦。但柏葰感到這份卷子的文筆很一般,不想錄取。這時,浦安找到在考場內應差的柏葰的家僕新祥,求他向柏葰說情,結果柏葰聽從請託,調換了其他已取中的卷子,終於使本已落選的羅鴻繹以第二百三十八名舉人登榜發榜後,李鶴齡向羅鴻繹索要了五百兩酬謝銀。同時,浦安赴柏葰園寓往謁,羅鴻繹也到房師浦安和主考柏葰家拜望,分別送上十幾兩銀子。
場後士子考官彼此往來拜謁饋送,這在清朝已是科考必經的「程序」了。
咸豐九年(1859)二月十三日,咸豐御臨勤政殿,親自審決柏葰一案。上自親王、軍機大臣,下至內務府大臣、各部尚書,共十七名大員被面召領旨。這些親王大臣惴而入,心神不定,以致有幾位相互碰頭撞倒。咸豐皇帝一開始就說:「據載垣等奏會審,朕詳加披覽,反覆審定,有不能不為在廷諸臣明白宣示者。」接著他就宣布對柏夜不得已用刑之故,指出柏葰身為一品大員,竟辜恩藐法,況且他是科甲出身,豈不知大清科場定則?此次柏葰以家人求情,輒即撤換試卷,「就所供情節,詳加審核,情雖可原,法難寬有,言念及此,不禁垂泣。柏葰著照王大臣所擬,即行處斬。」
柏葰於是被押赴菜市口,開刀問斬。同時,浦安、李鶴齡、羅鴻繹三人,按著同考官與應試舉子交通囑託關節問實斬決的律例也同日棄市。副考官朱風標因失察違例革職。考生平齡和柏葰家人新樣早已病死在獄中,就不再追究其罪了。其他有關士子官員也各有斥革。據清宮檔案統計,這起順天鄉試科場案,前後共有九十一人受到種種處罰,其中處斬五人,斃瘐於獄中二人,充軍三人。懲處人數如此之多,是整個中國古代科場案中鮮見的。
咸豐十一年(1861)七月,咸豐帝死在熱河,同年九月,慈禧發動北京政變,咸豐臨死時指定的八個「顧命大臣」載垣、肅順等,或被斬殺,或被革職。慈禧剛剛垂簾聽政,就頒諭說,從前載垣等辦理科場案,借逞私憤,不合情法,是有冤情的。緊接著,便有言官迎合慈禧,請求為柏葰「加恩昭雪」。終於,在同治元年(1862)正月,慈禧下詔翻案,指責載垣等「以牽連矇混之詞致柏葰身罹重辟」,並召見柏葰的兒子鍾濂,賜給四品官銜。
※此王派太子到漢室當人質,卻引發風流韻事,逆襲成王后,結局唏噓
※女媧補天原本是這麼回事?後人只因一驚天誤會,追捧她為創世女神
TAG:飄雪樓主的歷史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