啥?這些竟然全是打火機!
很多男士有收藏打火機的愛好,各式各款,復古或新潮。但是對比古人的「打火機」,小編只能是感嘆的份!
火鐮。一種比較久遠的取火器物,由於打造時把形狀做成酷似彎彎的鐮刀與火石撞擊能產生火星而得名。
火鐮基本由三部分組成,火石、火絨、火鋼。
火石通常指燧石,若無燧石也可用鵝卵石充當,鵝卵石一般產自河灘,經過河水沖刷並於石頭間相互碰撞、摩擦留下的質底比較堅硬,並在高速撞擊時能產生火花的石頭。也有從山裡直接開採出來的,它的純度比較高,所含成份和現代的火石相同。
火絨就是艾蒿的嫩葉。一種菊科多年生灌木狀草本植物,在春夏之末將其葉片採摘涼干或陰乾後用手揉成絮狀待用。因艾蒿自身具有抗菌、防霉、防蟲、鎮咳祛痰的功效。民間自古就有"端午采艾,懸門戶上","居家常備艾,老少常無患"以禳毒氣的習俗,因此先人們把它做為點煙的火引子也就不足為奇了。
火鋼,大眾化的就用一小塊硬度不太強的普通鋼條,經熱處理及打造成彎彎的鐮刀形狀成為火鐮的主件。比較講究點的器物主人,在鋼條上刻有麒麟噴火、龍吞火球等紋飾,並把一塊皮革鑲嵌在彎彎的鋼條內,製成象現代女性手裡拿的小坤包樣子,口上嵌有兩塊鐵皮,其中一塊帶有磁性,不用時會自動把口封好,起到防止包里裝的火石、艾絨等物件丟失或受潮的作用。再綴上一根好看的繩子,穿上一棵不錯的珠子或玉器或瑪瑙,這樣既增大了體積也美觀了火鐮的主體,它反映了主人的品位和檔次。
使用時用火絨包住火石與火鐮刃磨擦,使之燃燒。清代,火鐮套成為男子出門時的隨身之物,許多火鐮套做工精緻,外觀美麗,頗具觀賞價值。
TAG:潘家園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