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你說話能不能只說一遍,別嘮叨,我真的不傻!
文丨福林媽咪
元旦放假三天,我就帶著福林去姥姥家玩。中午我和我媽一起做飯,我去洗黃豆芽,我媽在我旁邊念叨了兩遍,「把裡頭的豆芽皮兒撿乾淨一點啊」。第二遍的時候我就有些生氣了,很想跟我媽說:我知道怎麼洗豆芽。
這樣想的同時我心裡一驚,我對福林好像也經常這樣嘮叨。
這時我才發現一個很嚴重的問題,原來我也是一個「嘮叨」的媽媽。
孩子寫字的時候,我總是忍不住糾正他經常會犯的錯誤,就連用橡皮的方式我都好像說過好多遍,原來孩子也一直在忍受我的啰嗦和嘮叨,想必當時福林也會在想說:我知道怎麼寫字!
不知道有多少寶媽和我一樣也犯了這個錯誤,我們總覺得孩子還小,很多事情做不好,需要我們時刻提點,但有時正是這樣一種「自以為是」,對孩子產生許多負面的影響。
首先,媽媽的啰嗦會讓孩子產生抵觸情緒。
孩子成長過程中有兩次叛逆,第一次是對媽媽的叛逆,這就是為啥有時候我們發現,孩子幼兒期越長大越煩媽媽,同時開始崇拜爸爸,這時候爸爸媽媽之間最大的區別就是,媽媽管的太多,而爸爸會鼓勵自己勇敢嘗試。
第二次叛逆是對爸爸,這時候孩子想要對更大的事情做主了,這時候的阻力往往會是爸爸。這兩次叛逆,都是孩子對自己自我價值的守衛。
當媽媽總是覺得孩子會出錯,總覺得孩子需要幫助的時候,才會一遍一遍的叮囑,雖然這是出於一偏愛子之心,但是孩子自己的智商和能力受到了質疑,這個時候孩子最可能採取的姿態,就是反抗。
每天寫完作業,你都催著孩子快點把書包收拾起來,很多孩子就是會叛逆,他會覺得我想要什麼時候收拾,這是我自己的事,為什麼現在非要聽你的呢?
有時候正是因為媽媽這樣的提醒,孩子反而容易忘帶東西,然後寶媽就會覺得,看吧,當時我說讓你收拾好你不聽,想想孩子此刻會是什麼心情……
寶媽還有很多說過不止一遍的話,「多吃點菜」、「多穿點衣服」、「趕快寫作業」,這些話聽得太多,孩子已經能夠自行過濾掉了,所以它們也根本起不到什麼作用。反而可能讓孩子覺得,媽媽每天都說這些話,好煩呀。
其次,媽媽的啰嗦會讓孩子喪失自我提醒機制。
在媽媽事無巨細的照看叮囑之下,一部分孩子選擇叛逆,一部分孩子成為「媽寶」。孩子,是你給他多大的空間,他就能成長出多大的本事的人,院子里跑不出千里馬,媽媽什麼事情都替孩子想好了,孩子如何進行自我能力的鍛煉呢?
況且,很多時候,語言的力量是很弱的,來自別人的提醒,遠不如自己親身經歷一下得到的教訓深刻。
如果媽媽每天看天氣預報,然後提醒孩子今天要穿厚一點,今天要帶上雨傘,那麼孩子永遠也記不住,出行和做計劃的時候要考慮天氣因素,提前做好預案,這樣才不至於在大雨來臨的時候被淋濕。
當然,不嘮叨不意味著不去關心和提醒孩子。
面對孩子沒有嘗試過的新事物,寶媽還是需要把這個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危險提前告訴他,或者幫助孩子做好計劃方案,等到真正操作是,父母就沒有必要當指揮家了,我們要尊重孩子的主觀能動性,孩子可不是牽線木偶。
如果孩子做事過程中真的有不對的地方,只要不是後果比較危險,寶媽可以暫時忍住自己的嘮叨,等到事後和孩子一起總結。這不僅能鍛煉孩子當下的應變能力,還能讓孩子養成事後反思總結的好習慣,這時寶媽的建議,才能真正被孩子聽到心裡去。
※鉛是「兒童隱匿殺手」,影響寶寶智力發育,很多家長卻沒當回事兒
TAG:福林媽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