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影展呈現古今中外對比 研討會共議承繼與拓展

影展呈現古今中外對比 研討會共議承繼與拓展

2018年12月27日,中國攝影家協會主辦,中國攝協對外聯絡處、理論研究處和福建省攝影家協會承辦的「一帶一路——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攝影季在位於福建泉州的中國閩台緣博物館舉行。

本次活動是為了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和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響應「一帶一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等發展倡議,傳播「一帶一路」的和平精神、發展精神、開放精神、創新精神和文明精神,展現國內外攝影人記錄的「一帶一路」建設成果,回顧改革開放40周年的偉大曆程,在中國文聯支持下舉辦的。展覽分為「昨天·今天——海上絲綢之路古今對比展」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國家攝影家眼中的中國」作品展兩個部分,既有海上絲綢之路沿途城市星羅棋布的名勝古迹,燦若群星的文化瑰寶,也有欣欣向榮的時代風貌,展現了海上絲綢之路濃郁的傳統文化氣息和現代化城市格調;既展示了「一帶一路」建設中外國人眼中的中國,以陌生而獨特的第三方視角,詮釋出中國的今天與昨天,又重點用100幅作品鋪陳四個節點城市的歷史與當下,在今昔對比中,讓影像的涵義不絕綿延,讓視覺的聯想無限擴散。這些活動獨具魅力,彰顯海絲活力。

中國文聯國際聯絡部主任董占順,中國文學藝術基金會秘書長向雲駒,中國攝影家協會主席李舸,分黨組書記、駐會副主席鄭更生,顧問張宇,副主席楊越巒、潘朝陽,泉州市委常委、組織部部長孔繁軍,來自港澳台地區的攝影家彭邦、郭敬文、林再生、鍾永和,中國閩台緣博物館館長林建春,特想集團董事長劉絢強,來自全國各地、各行業的中國攝協團體會員單位和攝影組織負責人,知名攝影家、部分中國攝協專委會委員、「一帶一路」創作特邀專家等出席開幕式。中國攝協分黨組成員、副秘書長彭文玲主持儀式。

出席開幕式的領導和嘉賓共同按下啟動球,為活動啟幕。 車萬坤 攝

本屆攝影季得到了中國文學藝術基金會、中國文學藝術發展專項基金的資助,也得到了泉州市委及相關單位的鼎力支持。孔繁軍在致辭中說,泉州自古因海而生、因海而興,至今仍保留著寶貴的歷史文化遺產和「海絲」精神財富,正努力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先行區。攝影季在泉州舉辦,體現了中國攝協對泉州的關心和關注。相信本次展覽以文化為載體,以藝術交流、增進友誼為初衷,以攝影藝術形式,讓更多的人對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有更深刻的認識。

鄭更生在致辭中介紹道,「昨天·今天——海上絲綢之路古今對比展」,將古代絲綢之路延展到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在專題攝影展拍攝形式上賦予了新嘗試,以走進歷史、展現當代為指導思想,組織12位中國特約攝影家分別在泉州、南京、廣州、寧波四地進行重大主題創作,將攝影藝術的觸角延伸到歷史遺存地,擴展到廣大市民身邊。他說,我們願與中外攝影人一道,在「一帶一路」合作倡議的新時代背景下,共建「一帶一路」文明互鑒、文化交流的良好渠道;一起描繪「路路相連、美美與共」的美好畫卷;共同講好「一帶一路」建設的精彩故事,將中國之美傳遞給世界。

開幕式上還舉辦了中國攝影出版社出版的「一帶一路」畫冊項目揭幕儀式,並為平遙國際攝影大展藝術總監、本次展覽策展人張國田頒發了總策展人證書。

泉州是唐朝時的世界四大口岸之一,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確定的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在「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中扮演著重要角色。此次攝影季選在泉州舉辦,彰顯了歷史文化名城魅力,展示了「東亞文化之都」風采,再現了「海上絲綢之路」輝煌,別具特殊意義。在展覽現場,不少老照片和列印在明清古紅磚上的泉州古城街景照格外吸引觀者的目光。據張國田介紹,展覽總體依照歷史遺迹、自然風貌、人文和城市建設等脈絡,從貿易、傳承、遺迹、生活出發,從不同途徑彙集成200餘件攝影作品進行展出。其中,來自境外23個國家的29位國外攝影家拍中國的79幅作品,佔了總體量的將近一半。除定向約稿外,主辦方還向視覺中國等圖片機構約取了部分攝影作品參展。徵集自秦風老照片館和私人收藏的老照片,則構成堅實的過去與歷史的基礎。他說,這是一個將此處與彼處連接在一起的展覽,也是一段從彼時到此時的時間印記。或黑白或彩色的圖片,記錄下的那些或奔跑或沉靜的,是他們,也是我們。

領導和嘉賓觀看展覽。車萬坤 攝

展覽現場 劉向新 攝

展覽開幕當天還舉辦了承繼與拓展——「一帶一路——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攝影研討會。李舸、鄭更生、潘朝陽、彭文玲,以及「一帶一路」創作特邀專家、中國攝協國際交流委員會委員和業界相關專家學者等30餘人出席會議並發言,就攝影人在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和「一帶一路」倡議的大背景下,如何充分發揮攝影的作用,以更寬廣的人文視角觀察和理解當今世界、未來中國的發展方向;如何更好地加強中國攝影人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攝影人之間的交流溝通;如何以本次展覽為契機,思考這一攝影項目的歷史價值與現實意義等問題進行了探討。研討會由楊越巒主持。

攝影研討會現場。吳壽華 攝

鄭更生在研討會上指出,此次「一帶一路」攝影項目為傳承和弘揚絲綢之路友好合作精神,廣泛開展交流與合作,加深理解和友誼搭建了文化之橋。在項目推進過程中,經過專家團隊組建、創作內容選定、作品徵集及畫冊出版等多項環節,多方共同努力才實施完成。他希望與會專家提出真知灼見,共同為傳承和弘揚絲綢之路友好合作精神,廣泛開展交流與合作,加深理解和友誼,為中國攝影事業的繁榮和發展貢獻力量。

李舸在會議上提出,「一帶一路」攝影展不僅是一個展覽,還可以讓攝影人有四點收穫。一是學通政策,回顧「一帶一路」的歷史,理解「一帶一路」的意義;二是牢記使命,從「一帶一路」中找尋選題,開展創作;三是深入生活、廣泛觀察,只有深入一線才能挖掘出有溫度的影像細節;四是開拓眼界、積極學習,「一帶一路」地域構成複雜、價值多元,所涉及到的文化歷史、人文宗教、經貿交流信息豐富,創作的過程就是學習的過程。他說,一個展覽洐生出創作方向、思維模式、學習方式和大的時代發展背景下攝影人如何定位的思考,比展覽本身或許更重要。

展覽期間,李舸和楊越巒分別以《攝影是有重量的精神運動》和《專題攝影的探索與實踐》為題舉辦專題講座。另外,還召開了中國攝協國際交流委員會會議。

本次展覽展期至1月3日。據悉,中國攝協將在今後工作中繼續實施「一帶一路」影像交流工程。

文章刊發於《中國攝影報》·2019年·第1期·1版

文字:李晶晶

攝影:車萬坤、劉向新、吳壽華

編輯:唐瑜

聲明:本文內容如需轉載,請聯繫作者取得授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攝影報 的精彩文章:

都 市
崔力:我扮演了預言家和空想者

TAG:中國攝影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