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心能轉境怎麼轉?

心能轉境怎麼轉?

心能轉境怎麼轉?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若有佛興世、一切悉珍好、隨其心清凈、莊嚴皆具足。」「若有佛興世」這部分就講境界,不講修行過程。「若有佛興世」以後,「一切悉珍好」這是法身的境界,就是第二生命領域境界。「隨其心清凈、莊嚴皆具足」,第二生命裡面絕對莊嚴的。前面講七菩提分是講我們修行的過程,這個是講境界,《華嚴經》裡面離不開境界與修行過程這兩個部分。

修行過程,從每一品,都會講一遍。整部華嚴講的是講四十二位,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等覺、妙覺,再加前面十信部分,就五十二位。你假如十信算一位,十住算一位,十行、十迴向、十地、等覺,這叫六位行法,六個大的階次,從這個部分是講成佛之道,成佛的過程。

後面的部分是講佛的境界,「若有佛興世」,就是說佛成佛的時候,第二生命領域裡面的境界。它很簡單的一句話講「一切悉珍好」。眾生在這裡面它講「隨其心清凈」,眾生到這裡面,這裡面絕對清凈的,它不分別,沒有取著,所以是一切清凈。這個清凈,就顯示出第二生命裡面的莊嚴。

但是這個莊嚴,不是說修行人到了這個時候,就停在那個境界裡面。這個從真理本身,法如是故來講,他不會停在這邊,為什麼?因為我們在第二生命裡面是指根性的成就,根性成就以後,根性還會相應於塵境。塵境是我們這個娑婆雜染的世界,第一生命領域裡面的色聲香味觸法,一直有作用的。所以色聲香味觸法的緣到了,它就會去叩,叩我們第二生命裡面的根性,根性就跟它相應了。

換句話說,修行到這個時候,我們的識性已經消失,不起作用,而不是說第一生命與第二生命是對立的,不是,這是一體的。只是修行到這時候,把識性給消滅了,除掉了,那麼第二生命現前是根性展現,再來我們是用根性,不用識性,這叫舍識用根,舍識用根就是進入第二生命領域裡面,這個時候塵境來叩,根性來應。

凡夫是用識,用識的時候會去追逐塵境,那就是我們現在的生命現象。修行到成就以後,不用識性了,換句話說不去追逐塵境了,不去追逐塵境的時候塵境有叩,根性有應。《楞嚴經》上面講很清楚:心被境轉,則凡夫,當然是凡夫,你用識性會去追逐塵境,所以心被境轉;若心能轉境,則同如來,心怎麼轉境?因為境有叩,根就有應,它不去追逐,是不是如來境界?如來境界就是第二生命領域。從這個方面來做認知的這種佛法,對修行人來講,才是真正的佛法。

所以我們在講境界的時候,跟講過程的時候,是不一樣的,不同的。

擷自《世界成就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海雲和上法語 的精彩文章:

身根在睡覺,耳根清清楚楚
這個世界怎麼成就的,眾生業力所成

TAG:海雲和上法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