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懂得「燕山雪花大如席」意境之美,卻不知這唐詩背後的悲劇之痛

懂得「燕山雪花大如席」意境之美,卻不知這唐詩背後的悲劇之痛

每當談到描寫雪花的詩句,我們的腦海當中就會出現李白的這句「燕山雪花大如席」。這句唐詩是李白最經典的寫雪花的詩句。其中有著渾厚的意境之美。帶給人絕美的審美體驗。

李白的古詩之中,對於自然現象或者自然界的萬物,通常都有想像力奇特的發揮。比如他的「白髮三千丈,緣愁似個長。」又比如他的「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都是充滿奇特的想像力的詩句。

在我們只看到他的這句「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軒轅台」的時候,可能只是單純的認為這不過是李白的一首頌讚冬日雪花的詩句。但是等到我們理解了這兩句古詩的出處之後。才會真正明白這首唐詩背後的悲劇之痛。

我們先看一下這首古詩的全文:

燭龍棲寒門,光曜猶旦開。日月照之何不及此?惟有北風號怒天上來。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軒轅台。

幽州思婦十二月,停歌罷笑雙蛾摧。

倚門望行人,念君長城苦寒良可哀。

別時提劍救邊去,遺此虎文金鞞靫。

中有一雙白羽箭,蜘蛛結網生塵埃。

箭空在,人今戰死不復回。

不忍見此物,焚之已成灰。

黃河捧土尚可塞,北風雨雪恨難裁。

這首古詩的題目是《北風行》,是李白一首非常經典的樂府古詩。這首古詩的主題表達的是征夫思婦之痛,主要抒寫的是女子在家中哀嘆自己的丈夫戰死沙場的痛苦。「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軒轅台」是女子想像丈夫的埋身之地,雖然這兩句古詩意境壯闊,但是其中的傷感卻也是讓人不勝唏噓。

在這首古詩的一開篇,李白借用了古代的神話傳說。「燭龍棲寒門,光曜猶旦開」,北國寒門的一個地方,住著一條龍。睜開眼睛的時候就是白天閉上眼睛的時候就是黑夜。但是詩人描寫的這個地方,卻是日月之光都不能照到的地方啊,只有「北風號怒天上來」。

如此兩句古詩已經寫出了悲壯凄冷的氛圍,其後的詩句「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軒轅台」更是對前兩句詩句的進一步描繪。在渲染的這種凄苦的背景之中,抒情主人公出現了,「幽州思婦十二月,停歌罷笑雙蛾摧」。冰天雪地的臘月之中,一個思婦在家中愁眉苦臉。

她愁眉苦臉做什麼呢?「倚門望行人,念君長城苦寒良可哀」,乃是表達他對於遠在戰場上丈夫的思念。她只知道丈夫遠在「長城」之地,當地的苦寒她是有所耳聞的,所以也寄託了期望丈夫能夠保重身體的願望。

而後的四句古詩,寫思婦思念和丈夫分別時的場景。「別時提劍救邊去,遺此虎文金鞞靫。中有一雙白羽箭,蜘蛛結網生塵埃」,他帶走了「劍」卻「救邊」,家裡只剩下「虎文金鞞靫」,當中只有「一雙白羽箭」。而且丈夫走的時間很久了,此物如今已經是「蜘蛛結網生塵埃」。

想著這樣的場景,女子禁不住睹物思人。「箭空在,人今戰死不復回」,弓箭還在,但是遠行的丈夫已經戰死在沙場,再也無法回來。「不忍見此物,焚之已成灰」,為了避免自己睹物思人,內心當中更加的傷悲,所以決定把這件物品化為灰燼。

最後兩句唐詩極言思婦的傷悲之痛。「黃河捧土尚可塞,北風雨雪恨難裁」,黃河水雖然浩浩蕩蕩,但是只要有足夠的泥土砂石就可以阻斷其流;但是思婦對於丈夫的思念以及所經歷的這種生離死別之痛,就如同這漫天的雪花一樣鋪天蓋地,讓人無處躲藏。

李白的這一首唐詩有著無盡的想像力,其中對於雪花描寫的詩句有著壯闊的意境之美。但是這壯闊的意境,其中有太多的悲涼。只有當我們充分讀懂了全詩,才能真的懂得這兩句古詩所表達的真正意蘊。

本文圖片全部來自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感謝圖片原作者對本文的貢獻。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老張侃詩詞 的精彩文章:

人到中年追憶少年時的風花雪月,卻只有哀嘆不堪回首的一事無成
盛唐宰相一首20字古詩,謳歌女子的忠貞專一,寫出最美的閨怨相思

TAG:老張侃詩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