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六事箴言》精選15句,古話記心頭,人間事不愁

《六事箴言》精選15句,古話記心頭,人間事不愁

《六事箴言》精選15句,古話記心頭,人間事不愁

1、天下事未有理全在我,非理全在人者,但念自己有幾分不是,即我之氣平;肯說自己一個不是,即人之氣亦平。

釋義:天下的事情不可能道理全在我這一邊,而別人都是無理取鬧,因此只要能想到自己也有不對的地方,那麼內心就會平靜;如果能承認自己也有不對的地方,那麼別人也就心平氣和了。

2、人不必待仕宦、有職事才為功業,但隨力到處,有以及物,即功業也。

釋義:人生在世,不一定非得做了大官、擔任一定職務才算是建功立業,只要根據自己的能力大小,做一些實實在在有利於他人的事,就可以說是有了功名事業。

3、人子之道,莫大於事生,百年有限之親,一去不回之日,得盡一時心,即免一時悔矣。

釋義:要做一個有孝心的兒子,最重要的就是在父母活著時盡心侍奉,父母的壽命最多不過百年,而光陰易逝,過一天就少一天,能夠在父母膝下多盡一分心意,日後就會少一分後悔。

4、子弟美質,須令晦養深厚,天道不翕聚則不能發散,花千葉者無實,為英華太露也。

釋義:凡是天資聰穎的子弟,必須讓他掩藏才華,含而不露,養成深沉持重的氣質。自然天道的規律是,不善於聚合收斂就難以發散。那些有著許多花瓣的花木常常不結果實,是因為它的精華全都顯露在外表了。

5、孝子事親,不可使吾親生冷淡心,不可使吾親生煩惱心,不可使吾親生驚怖心,不可使吾親生愁悶心,不可使吾親有難言心,不可使吾親有愧恨心

釋義:孝子事奉父母,不能使父母感覺到冷淡和嫌棄的意思,不能使父母心中感到煩惱,不能使父母為自己擔驚受怕,不能使父母憂愁鬱悶,不能使父母心中有難言之隱,不能使父母感到對不起子女而產生慚愧和悔恨之心。

《六事箴言》精選15句,古話記心頭,人間事不愁

6、居家之病,曰飲食、曰土木、曰爭訟、曰玩好、曰惰慢,有一於此,皆能破家。其次貧薄而務周旋,豐余而尚鄙嗇,事雖不同,其終之害,或無以異。

釋義:居家生活的大忌,主要是飲食奢華浪費、大興土木、與人打官司、玩樂無節制、懶惰傲慢等,只要沾上其中任何一種,都能夠導致家庭破敗。其次還有兩種情況也應該提防;一是家境貧寒卻熱衷於交際應酬,大操大辦講排場;二是家境富足卻十分吝嗇小氣。這兩種情況儘管不一樣,可是帶來的危害卻都不容忽視。

7、人雖至愚,責人則明;雖有聰明,恕己則昏。爾曹但常以責人之心責己,恕己之心恕人,不患不到聖賢地位。

釋義:哪怕是再愚蠢的人,對別人提出批評和要求時卻很在行;哪怕是再精明的人,寬恕自己的過錯時卻顯得很糊塗。你們只要經常以要求別人的心思來要求自己,以寬恕自己的心思來寬恕別人,就不用擔心達不到聖賢的境界。

8、聖人常自視不如人,故天下無有如聖人者。

釋義:聖人常常認為自己不如別人,正是由於這種虛懷若谷的精神,才使得天下無人能達到聖人的境界。

9、不善之名,每成於一事,後有諸長不能掩也,而惟一不善傳。君子之動,可不慎歟?

釋義:不好的名聲,往往是由某一件事情造成的,以後哪怕有再多的長處也不能挽回影響,而只有這一個壞名聲流傳開來。君子的一舉一動,怎能不十分慎重呢?

《六事箴言》精選15句,古話記心頭,人間事不愁

10、把念頭沉潛得下,何理不可得;把志氣奮發得起,何事不可做。

釋義:使自己的心志純凈專一,還有什麼樣的義理不能領悟;樹立崇高的理想,發奮努力,不斷進取,還有什麼事情不能做好呢?

11、所見所期,不可不遠且大,然行之亦須量力有漸。力小任重,恐終敗事。

釋義:看到的期望不可不遠大,然而要實現它也必須衡量自己的力量循序漸進。若期望太高而實力不足,恐怕終究會帶來失敗。

12、克勤小物最難。

釋義:能勤勤懇懇地做一些小事最難能可貴。

13、欲當大任,須是篤實。

釋義:想要擔當重任,必須誠實淳厚。

14、富貴驕人,固不善,學問驕人害亦不細。

釋義:因為富貴而驕恣無禮,固然很不好;因學識淵博而驕橫無禮所帶來的禍害也不容忽視。

15、畏能止禍,足能止貪。

釋義:畏懼戒慎能防止災禍,知足常樂能遏止貪婪。

《六事箴言》精選15句,古話記心頭,人間事不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學文化世界 的精彩文章:

人與人之間都應該保持一定的距離
現在才知道讀詩與不讀詩竟然這麼大差別

TAG:國學文化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