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為收復台灣談判十一次未果 後在澎湖海域一戰力克頑敵
寶島台灣自古就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歷史上妄圖分裂祖國、獨霸台灣的野心家最終以身敗名裂而可恥告終。
公元1662年(康熙元年)南明小朝廷政權冊封的延平王鄭成功,歷經八個月圍攻血戰,終於從荷蘭侵略者手裡收復了淪陷38年的台灣全島。
驍勇善戰的鄭成功,因此成為中國歷史上家喻戶曉的民族英雄。但鄭成功在收復台灣後不久突然暴病而亡,年僅39歲。
鄭成功死後,台灣統治權由其兒子鄭經接替,隨之內部發生爭訌。清朝乘機派出使者,試圖說服鄭經歸降清朝,實現國家領土統一。鄭經為了減輕內外壓力,同意與清朝談判,還交出了南明皇帝頒給的敕書,印璽。
但在清朝要求台灣人眾遷回內地,剃髮易服時,鄭經予以拒絕,談判未成。康熙二年,清朝出兵攻打鄭氏據守在大陸上的最後一個據點廈門,鄭經戰敗,退出廈門,逃奔台灣。清朝乘勝派出兵船出征台灣,不料在海上突遇颱風,許多船隻沉沒,無功而返。
當時兩岸雖軍事對峙,但台灣生產落後,需要大陸的糧食和物資供應。而且鄭經所屬部下,大多是福建人,離家日久,思戀鄉土,私下渡海來歸者絡繹不絕。
康熙六年,清廷再派總兵孔元章,赴台灣議撫,答應鄭經如歸順,可封「八閩王」,鄭經猶豫不決,後以「和議之策不可久,先王之志不可墜」為由,拒絕清朝的招撫。
康熙親政後,刑部尚書明珠奉旨入福建,主持和議,派知府慕天顏入台,宣示招撫之意。清廷做了重大讓步,答應允許鄭氏封藩,世代駐守台灣。但鄭經則得寸進尺,狂妄提出:「苟能照朝鮮事例,不削髮,稱臣納貢,尊事大之意,則可矣」。康熙皇帝答覆:「若鄭經留戀台灣,不思拋棄,亦可任從其便。至於比朝鮮不剃髮,願進貢投誠之說,不便允從。朝鮮系從未所有之外國,鄭經乃中國之人」。
(康熙帝劇照)
康熙皇帝的態度是,絕不同意台灣搞獨立、分裂成中國之外的所謂「國家」。因此,談判再度破裂。
此後,南明鄭經政權逐步演變成地方割據勢力,堅持與清政府進行武裝對峙。
清朝政府為了收復台灣,先後同鄭經政權勢力進行了11次談判。由於鄭氏政權自恃台灣易守難攻,始終沒有回歸誠意。
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五月,康熙帝見屢次招撫都未成功,而此時內地局勢已經穩固,遂排除異議,決定武力收復台灣。
在此前兩年,據守台灣的鄭經因中風而死,由其年僅12歲的兒子鄭克塽繼任延平王,大權實際旁落馮錫范、劉國軒等人手中,鄭氏小朝廷的統治力已經動搖。
康熙帝洞察時機成熟,下旨啟用熟悉台海情況又精通水師軍務的南明降將施琅,授予其福建水師提督加太子少保銜。施琅與鄭氏政權有家仇國恨,收復台灣作戰意志堅定不移。
施琅積極訓練水師,全力備戰。在福建總督姚啟聖充足糧餉軍需支持下,他在銅山港誓師決戰,統水師2萬多人、戰船300多艘,於康熙二十二年六月十四日(1683年7月8日)揮軍澎湖,拉開了武力收台戰幕。
台灣政權的鄭克塽等人聞訊大驚,慌忙派出比較善戰的武平侯劉國軒統兵防守澎湖。劉國軒勉強儘力布防,組織兵將「緣岸築短牆,置腰銃,環二十餘里為壁壘」。並以台灣海峽六月多颶風為利,坐待天時相助,夢想以逸待勞。
很快,施琅統率的清軍殺到。兩軍隨即展開七晝夜大戰,結果鄭氏軍兵大敗。劉國軒僅率少部分殘兵破船逃回台灣。
有則史料比較詳細敘述了這場澎湖海戰的戰況:
康熙二十二年六月十四日,施琅出兵澎湖,並以提標署右營游擊藍理為先鋒。十五日晚,清軍駐泊鄭軍未設防的八罩島和貓嶼、花嶼。
在海上巡邏的鄭軍哨船發現後,立即報知劉國軒,劉國軒急命鎮守獅嶼頭、風櫃尾、雞籠山、四角山、內塹、外塹、東峙、牛心灣等各要點將領,把大炮移到海岸,以防清軍寄泊。又傳令各水師將領駕駛大帆船、鳥船、趕繒船,環泊於娘媽宮前和內塹、外塹、東峙、西峙各要口,準備迎戰。
這時,鄭軍宣毅左鎮請求乘清軍遠航疲憊,立足未穩之機主動出擊,遭到劉國軒拒絕。劉國軒認為,炮城嚴密,清船無處可泊,只待風暴突起,清軍將不戰而潰。
時值天晚,清軍戰船灣泊八罩以西的水墳澳。鄭軍將領邱輝又欲進攻,劉國軒仍堅信日內必有大風,下令按兵不動。
十六日晨,兩軍在澎湖海面開始接火交戰。清軍先鋒藍理率7船沖陣,擊沉和焚毀鄭船數艘。標右營千總鄧高勻等駕船5艘,又擊沉鄭船3艘。
時值海面南潮初發,清軍數船爭先,未能保持好戰鬥隊形,互相衝撞。有幾艘船被潮水沖近炮城,鄭軍乘機齊出包圍,右武衛林升率船隊奮勇衝殺,迫使清軍退卻。
見此情況,清軍統帥施琅親督諸船沖入敵陣,與興化鎮吳英前後夾攻,救出數船,力戰得脫。交戰中,施琅被流矢擊傷眼睛,流血不止,他簡單包紮一下,堅持指揮作戰,極大鼓舞了士氣。因天色將晚,清軍水師收攏後,撤退到西嶼頭洋中錨泊。
鄭軍的將領邱輝又建議乘勝連夜出擊,劉國軒仍予拒絕。他此刻還在寄希望於颱風幫忙,致使戰機坐失。
經一天激戰,鄭軍損失兵將2000餘人、船隻16艘,清軍損失則小於鄭軍。十七日早晨,施琅率舟師駛回八罩水垵澳灣停泊。他總結第一天交戰教訓,嚴申軍令,查定功罪,賞罰官兵。決定每鎮督大鳥船6隻,各配精兵以待再戰。
十八日,施琅率師出戰,總兵吳英進取虎井、桶盤二嶼。十九日,施琅率羅士珍、張勝、何應元、劉沛、曾成等坐小趕繒船,深入鄭軍腹地內塹、外塹偵察。二十日,施琅遣使招降劉國軒,被拒絕。
二十日、二十一日,施琅用趕繒、雙帆艍船分作兩股,佯攻內塹、外塹,以分敵勢,麻痹鄭軍。
清軍經過3天的休整和準備之後,於二十二日發起總攻。這次,施琅改變戰術,分三路進攻。隨征都督陳蟒、魏明、副將鄭元堂等率船50艘,由東畔直入雞籠嶼、四角山;隨征總兵董義、康玉、外委守備洪天錫領船50艘,由西畔內塹直入牛心灣;施琅與朱天貴、吳英等率船56艘,分作8股,每股7船,各作3迭,居中主攻。
施琅約定各路將領以5船合攻1船,各自為戰,直搗娘媽宮。又以80船分兩股繼後,擔任後援。
此時,一直固守的劉國軒卻一反常態,督船迎戰。不想,老天開始助力清軍:「巳刻,南風大發,南流湧起,施琅遂下令揚帆聯進。風利船快,瞬息飛駛。清軍居上流上風之勢,壓攻擠擊,幾乎以一當十;又多用火器、火船,乘風縱發,煙焰彌天」。
史料稱「兩軍酣戰竟日,聲聞數百里。」劉國軒下令使用土火箭噴筒攻擊,一時烈焰衝天,清將朱天貴戰死,兵丁也多有傷亡。
施琅臨危不懼,督促清軍拚死力戰,待後路援兵涌至,以眾擊潰鄭軍。他又命令多用火船乘風縱發,共焚毀、擊沉和俘獲鄭軍大船37艘、趕繒及其他船隻107艘,鄭軍死傷各級頭領300餘員,士兵約1.2萬名。
戰至尾聲,台灣鄭軍僅余小炮船3艘、小鳥船2艘、趕繒及雙帆船26艘,由劉國軒率領狼狽逃往台灣。澎湖島上守備官兵5000餘名投誠。清軍大獲全勝。
澎湖海戰的勝利,為清軍進征台灣奠定了勝局。施琅在殲滅鄭軍主力後,立即慰問澎湖居民,安撫降眾,對鄭軍將領以禮相待,士卒給以錢糧,負傷者代為醫治,有欲歸見家眷者派船送至台灣。
施琅以澎湖為據點,整船治軍,上奏康熙皇帝,準備於八月或十月,乘北風進軍台灣。
台灣的鄭氏家族得知鄭軍在澎湖慘敗,人心惶惶,再無鬥志。康熙帝聽悉戰況,決定對台灣再次招撫。他命施琅派員以厚爵遊說劉國軒,促使劉國軒極力主降,並派兵監視鄭氏家族。
兵臨城下,四面楚歌。鄭克塽於是上表請降,駐守上淡水的虎衛鎮何義也向施琅投降。八月十一日,施琅留水陸官兵3000名、大小戰船30艘守衛澎湖,自己率其餘水師開往台灣。十三日,到達台灣鹿耳門港。十五日,舉行受降儀式。
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清政府將台灣重新收入版圖,置台灣府,下設諸羅、台灣、鳳山3縣,與廈門合設道官1員,撥兵1萬名防守。自此,完成了統一台灣的使命。台灣成為福建省的1個府。直到光緒十一年(1885年)九月,始分立為台灣省。
(劇照)
福建水師提督施琅因此大功,被康熙帝授予靖海將軍,封靖海侯。
鄭氏政權的統兵大將劉國軒歸降後,康熙帝鑒於他放棄台灣本島作戰的貢獻,任命他為天津總兵。其赴任時,康熙帝又嘉賞他為順清侯,賜予京城宅第。
劉國軒在天津任上,為官清正,大力興修水利,推廣水稻種植富民,於1694年65歲病逝在任上。清朝廷追贈他為太子少保,賜葬順天府蘇家口。
衷心感謝各位朋友閱覽《掌心春秋》,如果您喜歡,可點擊欄目右上角的提示「訂閱」或「關注」。我們共同賞析歷史趣聞,回憶歷史往事…(聲明:文中配圖均源於網路)
TAG:掌心春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