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故事】這些年在德國吃過的面~~~好餓!
(1)面里的鄉愁
小時候的冬天,媽媽喜歡在早上下挂面吃。我總是端著上面什麼都沒有的光頭面,在冬日凜冽的空氣里一邊曬太陽一邊漫不經心的吃面。
路邊的枯草結了霜。腳下的稀泥在黑夜裡凍成帶著冰渣的深棕色冰激凌。我樂此不疲的踩著在太陽下慢慢柔軟的泥土,碗里的面總也吃不完。
和帶給我無數淋漓暢快的米粉相比,麵條一直都是一碗吃不完的食物。作為一個土生土長的長沙人,我並不愛吃一碗管飽一天的麵條。
開始喜歡吃面是移居歐洲以後。
那是我第一次意識到,嫁給一個外國人需要付出的代價。
遠赴異國他鄉的時候,帶不走的除了離愁別緒,還有我這二十多年裡所有的生活飲食習慣。搬去奧地利是很突然的決定,因為意外懷孕,謹慎的托馬斯決定馬上回歐洲。孕婦多愁善感,剛去奧地利的時候,面對那滿城餐館的各種肉類,我聞著就想吐個翻天覆地。
安頓好的第一天,托馬斯帶我去了城裡的亞洲超市。我在那裡買了兩瓶是國內價格兩三倍的老乾媽,一包素須挂面,一瓶麻油、生抽,還有一小把香菜。
回到家我直奔廚房燒水煮麵。像長沙人吃面那樣的方法在大碗里放些許麻油,鹽、生抽、一大勺老乾媽和一把切得細細的香菜。燒開水澆進去做湯頭,面煮好了以後撈進湯碗里。
我人生中吃得最有感覺的就是這碗什麼澆頭都沒有的素麵。一口氣把麵條吃完連湯都喝得不剩一滴。那是我在異國他鄉吃到的第一碗家鄉的味道,是我千山萬水之外無法釋懷的鄉愁。
(2) 荷葉面
可能就是這一碗面,讓我後來一直特別鍾情於那種細細的素須面。幾乎整個孕期,每天早上我都要吃一碗熱熱的湯麵。
後來我適應了歐洲的生活節奏,也開始喜歡吃麵包黃油,但是只要有時間,早上我就會給自己下一碗面。它不只是一碗果腹的面,也是某種忘不掉的情懷。
心情好的時候我會頭天用排骨熬出濃濃的高湯,再用香菇肉末炒個澆頭。早上起來用雞湯下麵,燙幾根自己種得歪歪扭扭的小白菜,配一碟子自己做的剁辣椒,淋一點兒鎮江香醋。托馬斯害怕醋的味道躲得遠遠的,我一個人坐在桌子前安靜地享受一天最美好的開始。
有一天我想起和托馬斯一起騎摩托車旅行的時候,在湖北十堰的小城裡吃過一碗很特別的面叫荷葉面。它不是用荷葉做的,而是整碗麵條就是一塊拉得像荷葉薄面片。
老闆娘翻手如花,一個小麵糰就在她手中被甩成一塊很大的薄片,像一塊荷葉那麼大那麼薄。在滾燙的開水裡燙熟撈出來後,澆上排骨湯和爆炒的肥腸碼子。面又軟又入味,好吃得讓我顧不得燙囫圇吃了一大碗還尤未盡興,多年以來仍然念念不忘。
在奧地利的時候我想起它吞了吞口水,挽起袖子就開始和面。自然做不到像人老闆娘那樣手翻來覆去幾下就甩出一塊薄薄的麵皮。我只能笨笨的擀麵。
可又沒有擀麵杖,找了個紅酒瓶子擀,虧我也將麵糰擀得薄如蟬翼。可煮的時候一下就開了花,面都碎成一塊塊。說好的荷葉面就變成了長沙版的面片湯。還好我不嫌棄,竟然也吃得津津有味,從此就走上了吃自己擀麵的不歸路。
(3)一碗吃出十八般武藝的面
我嘗試過用很多不同的方法擀麵,各種形狀,各種厚度。用不同的湯頭和碼子,把一碗面吃出了十八般武藝,在這個過程中,我不但練就了擀餃子皮的技藝,還順便學會了自己包餛飩甚至做春卷和燒麥皮。
為了吃面,我做出過比麵館花樣還多的哨子。自己買紅辣椒做剁辣椒,用白蘿蔔做泡菜,用四季豆做酸豆角。用辣椒粉調製各種口味的辣椒醬。各種折騰我樂此不疲,唯一可惜的是沒有人能分享,托馬斯飲食習慣不同,不太愛吃湯麵。還好伊娃慢慢長大,也隨了一些我的口味。
這面上面的酸豆角,都是自己買來的德國四季豆,自己泡酸製作出來的。
後來托馬斯給我買來一個麵條機,那是一種做義大利的手工面的機器,可以將麵糰(後來托馬斯又給我買了個和面機)放在麵條機的滾筒上用手將麵糰搖進去。麵糰就會像中了魔咒的王子,乖乖地變成了巫婆湯我想要的形狀。
這面上的青菜,也是自己種出來的
有了它以後,我吃面的幾率又大了一些。心血來潮的時候,我甚至會在早上起來和麵粉做一碗手工面吃。
頭天就用高壓鍋把一整隻雞熬成湯。碗里鋪好油鹽醬醋和蔥碎,淋上滾燙的雞湯。將燙好的手工面撈進去。取青椒拍煸,加大蒜和豆豉炒肉。用老抽調味,最後再加丁點兒水或者雞湯讓肉汁釋放鮮味。如此將帶著湯汁的辣椒炒肉倒在麵條上,就成就了一頓讓人盼望天明的早餐。
奢辣的我喜歡吃的時候再加一小勺自己秘制的辣椒醬,吃起來格外有滋有味。有時候坐在桌子旁看著一碗早上自己做的手工面,心中歡喜,一碗面吃出了整個早晨的明媚,唇齒之間,都是暖陽。
對此有時候我格外感恩:物慾橫流的世界裡,如今還有多少人早上起來有揉麵糰的時間?還有親手做一碗手工面的心境?如此一想我就會覺得自己的生活無比奢華,面前的這一碗面比慈禧太后的佛跳牆都要珍貴。
真正的浪漫,不是環遊世界的旅行,而是把平凡瑣碎的生活也過成一首詩。
湯佳
2017年9月於德國
關注我們:愛是有故事的旅行
我,托馬斯和伊娃一家人,
環球旅行第十年的故事分享。
公眾號所有文章均為原創首發。
歡迎關注,打賞,分享。
出版作品:《親愛的,這不只是一場旅行》《愛是有故事的旅行》
新浪微博:@湯佳托馬斯
iPhone用戶識別此二維碼
給作者打賞哦~
※【11月22日小新聞】難民營傢具僅用了4個月就報廢;超速攝像機為不來梅帶來近7百萬歐元收益;薩克森州衛生部長敦促公眾接種流感疫苗
※【德國故事】旅遊的時候,你會給小費嗎?
TAG:德國生活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