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一點「套路」比耿直更討喜!
文丨手機有電
帶孩子上醫院,醫院有個安靜的角落,在放《貓和老鼠》。一幫小孩子在沙發上看得津津有味,不時有新的小朋友加入進來。
突然,一位打扮時髦的女人衝進來,像薅一隻小羊羔一樣,拽著一個小男孩的衣領,一把拎起來,又放下,狠狠在背上錘了幾下,大聲呵斥:「怎麼這麼不聽話?誰讓你亂跑的?你知不知道我在到處找你?」隨後,小孩坐在地上哇哇大哭,女人又強行把小孩拉到一邊進行思想教育。
這讓我想起另一個畫面:某天下班較晚了,走在夜色中,一位年輕媽媽在用生氣的語氣與小孩子說:「誰讓你不聽話的?媽媽不喜歡你了!」
我下意識看了一眼那小孩,也不知有沒有滿一歲,走路搖搖晃晃,緊扶著媽媽,倚靠在媽媽腿上,努力抬頭,懵懂地望著媽媽。
天冷風大,我的鼻頭有點酸酸的。
所以媽媽們掛在嘴邊的,時常跟孩子說的「聽話」到底是在傳達什麼信息?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1
為什麼要讓孩子聽話?站在孩子的角度,為什麼?對他有什麼好處?
因為很多情況下是孩子聽你的話了,接下來你馬上讓他做的事情並不是他喜歡的,或接下來的情節並不愉快。聽話和目標,以及原因並未對應起來。
在這整個過程中,我們並未關注過孩子的內心需求,就替他做了決定。
帶孩子出遠門時,即使我在心裡做好了預設,即使在家裡臨出門給孩子打好了「預防針」,但我們低估了孩子的「善變」。
在高鐵、飛機等公眾場合,孩子一個不順心就嚎啕大哭,絲毫不給我們留面子。這時候,面對眾人投來的目光,父母只會覺得尷尬,沒有面子。
所以,很多父母就會開始情緒化,大聲呵斥甚至打孩子,換來的是更大的哭聲和更嚴格的制止聲,惡性循環。
當孩子嚎啕大哭時,我們的一句「有什麼好哭的?再哭就不抱你了」聽上去就很敷衍,並沒有安慰到孩子,反而加重了他的不安全感。
安慰孩子,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其實最大的敵人來自情緒。
指令是我們發出的,如果孩子拒絕了我們的要求,來上三個回合,我們的大腦就開始不理智了,情緒也不能平靜了。
緊接著上演「河東獅吼」,已經忘了要達成的目標是什麼,開始負面質疑,「你這孩子怎麼這麼磨蹭?說了多少次了,怎麼記不住?你看人家誰誰誰,怎麼就你不聽話?」
反正是怎麼擰巴怎麼來,非要當下制住孩子。
2
我家孩子有一次生病,早上沒什麼胃口,匆匆吃了兩口就出門上醫院。漫長的等待中,孩子開始嗷嗷哭了,應該是餓了,我只好耐心安撫,告訴他等拿了葯就去吃飯。
我跑得滿頭大汗,生怕餓壞了孩子,就近找到一家不用排隊的餐廳坐下,結果菜剛上來,就看著他眯著眼開始東倒西歪,馬上要睡覺的節奏。
我當時的火氣焰噌得一下,不由分說就上來了,心裡想著:「你這不是成心跟我對著來嗎?晚上不睡覺,我也就忍了,畢竟你在生病;白天又不吃東西,不是午睡的時間點你開始睡。」於是,我各種方法不讓他睡,抓緊時間喂飯,想著吃幾口再睡。
現在回想起來,我真的挺像個後媽,在餐廳強行給一位困得快睜不開眼睛的孩子塞飯。如果故事到此為止,你可能也還不覺得對付「不聽話」的熊孩子有多難,好戲還在後頭。
飯後趕回醫院另一個科室,醫生說要做霧化,一切就緒,結果孩子看到噴著白霧的東西靠近他,使出了洪荒之力拚命要掙脫。
我告訴他這個不是打針,戴上會很舒服,不管用;讓爸爸演示給他看,說戴著很酷,孩子也不上當;即使用手機播放他喜歡的動畫片都說服不了。
最後醫生說,「實在不行,就等他睡著了再做。」我心想好辦,剛才都困得快要睡著了呢。
估計孩子記住了醫生的話,之後我就開始了漫長的哄睡之路。在醫院長長的走廊,我抱著他踱來踱去,他愣是睜著大眼睛不睡,哼哼唧唧的哭聲越來越大。直到我的胳膊都酸得抬不起來了,他還沒有睡。
我生氣地在他屁股上拍了兩下,把他手按著強行做霧化,結果他把頭甩來甩去就是不肯戴著。沒辦法,只好作罷。
結果,回去的路上,他在車上睡得很香。許是哭累了,看著他的臉蛋,聽著均勻的呼吸,我開始內疚自責。我當時只顧著醫院快下班了,趕快讓他的病好起來,那麼多小孩子都坐在那裡很配合,卻沒有站在他的角度,考慮過他第一次見到那個東西很害怕。
情緒背後的原因,其實那才是我要首先解決的問題。
而且當時在醫院裡,孩子本身看到白大褂已經處於非常緊張害怕的情緒中了,氣氛不對,那就要馬上停下來,去轉移他的注意力。
後來我買了一個霧化機,在家裡陪他躺在床上,他自然就放鬆下來接受了,後來去醫院也不排斥做霧化了。
3
做到真正的換位思考,「去自我化」,站在對方的角度去思考問題,用對方能接受的方式溝通。
有時候,一點「套路」比耿直更討喜。
但陷入情緒中的我們,太容易以一種居高臨下的姿態展示自己的權威感,非要達成最開始的目標,否則,擔心規則被破壞,自己會失信,即使結果是帶了一肚子氣,雙方兩敗俱傷。
心理學上有一個名詞叫「共情」,指的是感受他人情緒的能力,能通過語音、表情、神態反應等感受到他人所處的情緒。
共情不是同情,共情是將心比心,講求的是「感同身受」。對於別人的情緒能給出恰當的反應。
雖然共情能力是與生俱來的,小寶寶發育到一定月齡,就會表現出與之對應的共情能力。如對爸爸媽媽的喜怒哀樂的反應,和小夥伴一起玩耍時能感受到他人的態度,但後天的因素,包括家庭、學校、社會環境對孩子的共情能力發展也有不可忽視的影響。
不可否認,最好的教育來自於父母的言傳身教。如果我們自己都做不好共情孩子,那有什麼資格要求孩子能理解我們的初衷呢?
父母首先要做的是接納和尊重孩子的情緒和行為,去和孩子溝通,溝通不是為了爭出勝負,是為了解決問題。所以,方案可能不止一種,起碼要給出備選項,讓孩子做選擇題。
《奇葩說》傅首爾說過:「親子關係沒有應該,親情就像內褲,每條都不同,樣子不重要,最重要是舒服。」
工作中,我們為了共同完成一件事,或雙方談判達成一致協議,願意去認真聆聽對方的真正需求,去妥協,去站在對方立場給出多種方案,爭取雙贏。
那在家庭中,面對孩子,為什麼就不能好好學著去溝通呢?跟小屁孩鬥智斗勇,也許樂趣和挑戰都會升級哦~
※能長時間看電視,卻沒辦法流利閱讀,什麼原因?
※孩子,下次你給爸爸考個零分
TAG:涵妮媽媽育兒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