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鎮,陶瓷史上打不死的小強
窯口興衰史
以下是一個老套的故事了,老行家們可以直接跳過:
當年北宋的時候,有個很文藝的皇帝宋徽宗,名叫趙佶。
一天,剛剛下過雨,天空一碧如洗,萬里清明。趙佶一看這顏色甚好!就叫來燒窯官,對他說:「這下過雨後天空晴朗的顏色,老子很喜歡,你速速給老子做一個來!做不來的話給你咔嚓了!」(雨過天青雲破處,這般顏色做將來。)
那官員惶惶恐恐地琢磨了很久,據說最後終於給這作死的皇帝燒了出來。應該就是長這樣:
這個是水仙盆,不是貓食盆哦~比較接近哈,肯定要比這個通透清雅。
還有一種傳說,汝窯其實是模仿柴窯。
歐陽修曾經這樣形容柴窯:柴氏窯色如天,聲如磬,世所稀有,得碎片者,以金飾為器,北宋汝窯頗彷彿之,當時設窯汝州,民間不敢私造,今亦不可多得。
連歐陽修都說不可奪得了,揀著碎片都當個寶貝,可見它的珍貴。為什麼突然要說柴窯呢?因為汝官哥鈞定五大窯裡面,最接近柴窯的,就是汝窯。
故宮博物院藏 汝窯天青釉三足樽承盤
汝窯,是北宋晚期產於汝州境內的瓷器,今天的河南一帶。
明代的曹昭在《格古要論》里這樣說:「汝窯器,出北地,宋時燒者。淡青色,有蟹爪紋者真,無紋者尤好,土脈滋媚,薄甚亦難得。」
其他我相信大家都看得懂,土潤滋媚,什麼意思呢?大概就是整個瓷器表現出很潤澤的感覺,就像上面刷了層油。個人理解啊,我也不知道準確不準確。
汝窯以青瓷聞名於世,是僅次於柴窯的存在,位五大名窯之首,台北故宮21件,北京故宮17,上博8,英國7,其餘大概10餘件,世稀之珍,基本現在古玩市場上的汝窯都是假貨。
汝窯號稱宋代五大名窯之首。
那麼,問題來了:五大名窯評選結果中,為啥沒有人人都知道的景德鎮呢?
那時候景德鎮出產的青白瓷,一點不比五大名窯差啊!不信你看:
景德鎮未入圍五大名窯,難道又是一樁歷史冤案嗎?
五大名窯的概念,基本在晚明才形成比較統一的認識,其基礎是明中後期瓷器收藏氣氛的逐漸形成,大部分是根據明人釋讀前朝文獻後,結合當時收藏市場進行的一種概念構建。
當然這一概念的基礎就是:「幾乎」這五種窯口產品,都曾經出現在南、北宋的宮廷記錄中,但不免也有大量添油加醋和誇大。比如鈞窯在宋代幾乎沒什麼名聲,甚至明早期不少排行榜都沒有它。
此外,景德鎮興於元,不符合明代士大夫收藏者的自我身份認同,加上元青花本身並沒有成為絕對的宮廷御用瓷,而是廣泛出現在大眾市場中。因此,元代景德鎮的明星產品青花,對於明代收藏者來說沒有太多吸引力。
更重要的是,景德鎮雖然在元代開始制霸瓷器製造產業,但是,瓷器在宮廷中的等級在宋,元甚至明早期都是低於貴金屬(金銀)製品和漆器的,因此,青花這個品類在收藏概念的形成期沒有顯著的加分點。
還有就是:明代御窯生產的頂級瓷器製品,又不允許民間隨意持有,到明中後期市場發展加國力衰微監管力度下降後,明代前朝部分御用瓷器也進入收藏範圍,明代景德鎮的一些重要產品開始成為一種可以收藏的瓷器門類的時候(比如成化鬥彩,到萬曆年間才逐漸成為一種可以收藏的瓷器門類),五大民窯的具體種類即使還不是絕對穩定,但也基本形成幾種主流說法了。因此,景德鎮生產的瓷器即使出現在明代收藏相關的論述中,也不會以幾大民窯之一的方式出現。
最後,收藏這概念本就厚古薄今,雖然年代久遠不是收藏價值的唯一影響因素,但也是其價值的重要組成部分,自然對於一個形成於明代的收藏概念來說,名窯自然和相對來說算是當代景德鎮八杆子打不著了。
還有一個角度,能幫助我們理解這件事。
有人說:景德鎮是打不死的小強。
景德鎮市一景
浮梁縣誌記載,景德鎮燒瓷器始於晉代,一個叫趙慨的官員教會了當地人做瓷器,他還在明代被追認為師祖佑陶神。這個時間太早了,大概是公元350年,比越窯還早,而且沒有實物存世。我懷疑趙慨的事迹是虛構的,類似伏羲女媧那樣的神話。
景德鎮最早的窯址是晚唐五代時期的,發掘出的都是粗糙的青瓷。那時的鎮窯(景德鎮窯的簡稱,當時還分為湖田窯陶窯霍窯等等,這裡不展開了)還只是地方性的小窯口,直到宋代一支定窯瓷工流浪至此,發現這裡的瓷石質地優良,便落地燒瓷。
前面說過了,宋代是青瓷和白瓷爭鋒的格局。
作為後起之秀的景德鎮,燒出了兩邊討好的青白瓷,看上去既像青瓷又像白瓷,又名影青、映青。除了顏色,各方面都和定窯白瓷如出一轍:覆燒、薄胎、刻花等等。所以,青白瓷還有一個名字,粉定。
景德鎮在2009年贏得 「資源枯竭型城市」的光榮稱號,得了好多國家補貼。其實枯竭早在南宋末年就開始了,剛剛興旺起來的景德鎮窯遇到了第一次危機,瓷石用完了。
當時做瓷器的原料是瓷石,一種白色的石頭。起初用地表的瓷石,用光後挖地下的。這種深層瓷石可塑料性差,靠拉坯成不了薄胎,瓷工就發明了旋坯技術。
拉坯大家都見過,就是在輪車上把泥轉出形狀來。然後把粗坯晾乾,再上輪車,用刀把坯刮薄,就是旋坯,又叫利坯。現在去陶藝巴里可以玩拉坯,那是用陶泥,柔軟溫順,隨便誰都能做個水杯出來。
瓷泥就不一樣了,強硬得很,不學個一年半載做不出東西來。利坯更是技術活,尤其是利薄胎,很難,現在景德鎮的利坯師傅也是高收入階層。
宋朝那邊,瓷工還在向下挖瓷石,越挖越深,石頭也越來硬,挖到地下水層時就沒辦法了,這回可是真的枯竭了。
歷史上許多名窯之衰落,都是因為資源枯竭,比如唐代的邢窯、越窯,景德鎮也面臨著這樣的宿命,瓷工似乎又該收拾行囊,去尋找新的應許之地了。
轉機出現在浮梁縣東的麻倉山上,瓷工在此遇到了瓷土。
瓷土的化學成份與瓷石大同小異,屬於地表瓷石被風化後形成的泥土。因為暴露在地表,瓷土裡雜質比較多,瓷工就發明了一套繁瑣複雜的凈化工藝。然後還不行,瓷土粘度不夠,沒法成形,又把剩下的瓷石摻進去,總算燒成了瓷器。
麻倉山的瓷土沒支撐多久也枯竭了,又開始用高嶺村產的,瓷土的學名也由此而來,高嶺土,康熙時一個德國傳教士起的。高嶺土還有一個苦大仇深的名字,觀音土。
如果單拎出這一節,您可能覺得我在寫雞湯,講一個窯口自我救贖的故事。不過景德鎮窯工匠在這一過程的中的兩個發明:旋坯技術和二元配方(就是瓷石和瓷土混用),是陶瓷史的重要進步。
景德鎮窯也的確跳出了窯口興衰的輪迴——只要不被打死,就有出頭之日。
後面就不用多說了吧,五大名窯已成歷史,景德鎮依然生命力旺盛。
別忘了
點擊文末「閱讀原文」有彩蛋:
得佳趣-宮廷及重要古董珍品專場(六)
正在進行中......
等你來!
近期熱文鏈接
點擊下方「閱讀原文」,查看彩蛋。
TAG:雅昌論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