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黃蜂》叫好不叫座,很多觀眾看得不夠爽的原因在哪
萌寵吸粉的《大黃蜂》,在北美上映時,曾經拿到爛番茄100%新鮮度,現在有所退燒,但依然保持在了93%。
然而細心的看官一定會發現,爛番茄新鮮度只允許專業影評人打分,爛番茄還有一個大眾爆米花指數,《大黃蜂》的爆米花指數是79%,不算優秀。
而且《大黃蜂》除開國內票房,在西方主要幾個國家的票房並沒有達到預期的爆棚,叫好不叫座,反而《海王》票房一路高歌。
我能理解北美這麼高的分數,其中一個原因,估計是被爆炸貝給氣的,爆炸貝到最後連圓桌騎士都搞出來,用國內的視角說,就相當把黑貓警長放進西遊記里。
而這次的《大黃蜂》,官宣的話來說就是軟性重啟,並不屬於《變形金剛》系列的外傳,而是通過《大黃蜂》這部獨立電影,再次建立起新系列的《變形金剛》。
如果這一次《大黃蜂》和裡面變形金剛造型能成功,那麼將會繼續沿用到下一部的《變形金剛》電影里(心疼爆炸貝1秒鐘)。
這一次《大黃蜂》對變形金剛G1的還原,可以說非常用心了,光開頭賽博坦大戰,相信就會讓不少原著黨激動淚目。
此次導演特拉維斯.奈特,小時候就是變形金剛的忠實粉絲,他此前耗資耗財製作了定格動畫《魔弦傳說》,就提名了奧斯卡最佳動畫長片,值得一提的是,特拉維斯.奈特還是標準的富二代,他老爸是耐克的聯合創始人,所以有網友戲稱,《大黃蜂》如果不成功,特拉維斯.奈特就要去繼承億萬家產了好慘。
導演既然是變形金剛忠實粉,所以在他的電影里,不管是博派還是狂派的變形金剛角色形象,都做到了和原著G1造型如出一轍。
而且在賽博坦戰爭中,很多曾經兒時的博狂兩派的角色,都悉數登場驚鴻一瞥。
擎天柱就不用說了,造型相對於爆炸貝的機械複雜性,化繁為簡,頭部形狀更圓,表情也更慈祥,帶著淡淡的憂桑。
主角大黃蜂在賽博坦只是一個代稱叫B-127,但開頭的B字母,和之後的大黃蜂Bumblebee有著巧合的聯繫。
在博派中,還包括女汽車人艾爾西。
博派科學家千斤頂。
博派突擊隊員大漢。
和藹可親的白色天使救護車。
在狂派方面,也看到了很多熟悉的造型,變成了真人版以後,也毫無違和,甚至找回了當年看變形金剛時想像真人版的樣子。
比如說狂派的賽博坦駐軍指揮官震蕩波,大塊的鐵皮感,讓人重溫80年代神劇動畫《變形金剛》。
其中最神還原的,真的就算是狂派的聲波了,在G1動畫中,聲波可以變形成索尼walkman的錄音機,聲波胸前的卡帶,則可以變成機器狗。在《大黃蜂》的賽博坦大戰中,得到了重現。
大聰在北美第一時間看了這部《大黃蜂》,總結下來像是看了一本完整的青少年讀物,甚至於說,影片童趣十足,裡面很多構圖和段落,都有導演之前拍的定格動畫的氣氛。
故事劇情方面,影片為大黃蜂定製了在地球的成長史,背景時間放在了1987年,影片把時間設定在這個年代,打情懷牌的目的已經很明顯了,當年G1從1984年開播,一共98集,最終集是在1987年結束。
所以《大黃蜂》背景時間放在1987年,頗有G1卡通連續劇結束,時隔32年後直接轉成真人版的錯覺。
並且在1987年里,導演還附帶了很多關於美國1987年的符號,比如那個時期的流行樂隊,在影片中就得到很好的結合,其中《take on me》想必大家都聽過。
影片這種年代和音樂的結合,《銀河護衛隊》也這麼干過,甚至於說或許《大黃蜂》就是從《銀河護衛隊》中得到的啟發,也打出這樣一張復古流行音樂情懷牌,如此一來又賺取了一批美國中層年齡觀眾的心。
女主海莉.斯坦菲爾德曾經以14歲的年齡,參與了科恩兄弟的《大地驚雷》,造就了她在各電影節拿到多項提名和獲獎,之後還出演了我們非常熟悉的《再次出發之紐約遇見你》。
——劇透來了,跑鴨!——
這一次海莉飾演一位同齡高中生,邂逅了失憶的大黃蜂,人與機器我覺得十分契合的地方,同時也是讓人觸動的地方就在於兩者的兮兮相惜。
影片裏海莉因為失去父親鎖上自己的內心,拒絕和世界和解,甚至連自己最喜歡的跳水也再也沒有信心拾起。
影片中父親留給她的一輛欠修的紅色敞篷車,海莉嘗試修好但卻一直沒能成功,這樣的設定,其實暗示了海莉一直走不出喪父之痛。
而大黃蜂,初來地球,就遭受地球人不友好的攻擊,之後還被狂派追殺,導致沒了聲線,記憶晶元受損失憶。
大黃蜂在海莉家車庫被喚醒那晚,就像異星人錯落在他鄉,孤獨而無助,大黃蜂當時的心情和當時海莉的心情正好吻合,這樣的設定讓人想起了當年的經典《ET》,新瓶裝陳釀也算用得不錯。
如果大家還記得《變形1》的劇情,其實《變1》中的男主,和《大黃蜂》女主設定年齡一樣是高中生,一樣需要一部車完成自己的成人禮,一樣和大黃蜂有了產生了深厚情誼。
不過當然大黃蜂女主的設定更豐富立體,海莉帶著失去父親的心理陰影找尋精神慰藉,而《變1》的sam只是一名普通高中生。
但是,嗯我要說但是了。
影片敘事雖然很完整也很清晰,演員在表演上也少了爆炸貝的咆哮符號,不過影片口碑叫好不叫座,其中的一些不是問題的問題,確實有存在值得討論和改進的地方。
1,我們應該中肯的評價爆炸貝,講真在《變形金剛》剛開始時,影片呈現出來的驚喜和質量是必須得到肯定的,雖然爛番茄對《變形金剛1》的新鮮指數是57%,但大家可以看到爆米花指數是85%,比《大黃蜂》還能得到大眾的認可。
在豆瓣上,《變形金剛1》甚至拿到了8.2的高分,算是經典了。
不得不說,爆炸貝在當時,開啟了自己獨創的高速旋轉打鬥場面,在《變形金剛1》中,有好幾個動作場景被人們津津樂道,就算在今天看《變形金剛1》,有很多動作戲都能讓人看得熱血沸騰。
相比較於《大黃蜂》的動作戲,除了開頭的賽博坦讓人為之一震,最後就再也難找到這樣的決戰時刻的感覺,而是進入了細水長流的人設建立感情的累積時間。
說直接點,想要看到大場面動作戲的觀眾,有一種開頭褲子都脫了你卻讓我看這個的感覺。
2,雖然在變形金剛3之後的電影,爆炸貝完全拋棄了故事,直接把《變形金剛》系列變成他爆炸的試驗田,才引起觀眾的視覺疲勞,而且變形金剛的造型,簡直可以用一堆破銅爛鐵來形容,爆炸貝完全失去了控制。
但我還是不得不肯定爆炸貝在《變1-2》時的動作場面,可以用接二連三來形容,五分鐘一小打,十分鐘一絕殺,最後城市決戰也非常熱血。
而《大黃蜂》的動作場面就顯得中規中矩,這應該也和製作成本預算有關係,《大黃蜂》是變形系列預算最少的電影,所以造成大黃蜂只面對兩個主要狂派敵人,賽博坦戰爭也只是驚鴻一現,最後決戰時刻也打得有些倉促和中規中矩。
最關鍵的是,會有不少觀眾可能還不習慣這部如此安靜和簡潔的《大黃蜂》,影片中間部分,整整有半個多小時沒有打鬥,其中的扔雞蛋戲份,還有跳水戲份,確實有些冗長,拖慢了影片的節奏。
3,我知道,很多人會喜歡萌寵的大黃蜂設定,但還是覺得這樣的萌寵有點過了,有大黃蜂失憶後秒錶大黃狗的錯覺,尤其是把家裡掀個底朝天那段,確實讓人覺得和劇情的關係有些太脫離了。
其實扔雞蛋和在家裡搗亂那段,還有在海灘培訓大黃蜂偽裝,這三段的功能性都是表達大黃蜂的萌萌噠的一面,會顯得有些重複和啰嗦,對緊張的主線劇情其實是減分的。
4,塔!塔!塔!最後決戰的關鍵性元素,還是需要塔!好萊塢動作片真的對塔熱衷到不行。
拒不完全統計,《復聯1》就是用某個建築的信號塔來做傳送門。
《變形金剛3》中,也是用建築高度搞了一個信號塔。
還有《俠盜一號》決戰,那必須是塔。
總之,誰能拿到塔的控制權,誰就能獲勝。塔的套路,已經是好萊塢商業動作片要用爛的元素了。
那退一步講,《大黃蜂》如果真的要用塔的成敗來定勝負,也不要隨便選一個港口小小信號塔來決鬥吧,這樣顯得未免也太小氣了。既然地點在舊金山,那不去金門大橋頂端發射信號真是太可惜了(好吧預算有限)
總而言之,這次我站在大眾評分這一邊,大黃蜂7分不能再多了,希望下次能看在《大黃蜂》成功的基礎上,追加《變形金剛》的預算,拍出更紮實,更經典的變形金剛系列來。
據說下一部可能是《擎天柱》的獨立電影,啊不能期待更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