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的海洋藍洞是什麼?究竟是怎樣形成的?
撰文/白宏新 陳小梅 (中國科學院深海科學與工程研究所)
本文節選自《知識就是力量》雜誌
在廣袤的大海之上,會突然出現一汪深藍色的圓形水域,從高空看去,彷彿是大海的瞳孔,從地球的深處望來,深邃、神秘、詭異,這種奇特的自然景觀被人們稱為「藍洞」。
藍洞吸引了許多潛水愛好者
自古以來,人們對藍洞有諸多猜測,這些猜測給藍洞披上了神秘的面紗。那麼,藍洞究竟是什麼,裡邊到底有什麼呢?我們一起來探秘吧!
藍洞是怎麼形成的?
據中國海洋大學楊作升教授介紹,目前海洋藍洞的成因有兩種類型,即石灰岩溶洞成因與珊瑚礁生長結構成因。
所謂石灰岩溶洞,即冰川時期因海平面降低,石灰岩受到溶蝕作用,在下部發育成為大型的空洞(類似溶洞),當溶蝕空洞越來越大,就造成了頂部塌陷而形成一個邊緣陡峭的大洞,稱為落水洞。當冰川期結束之後,海平面上升,海水重新灌入這個落水洞,便成了大家看到的「藍洞」。這一類型的藍洞存在大量石筍、石鐘乳等,裂隙發育,往往形成若干個與外海水相連的通道,洞內水體與外海水存在一定交換,洞底還可能有石灰岩壁或洞頂發生侵蝕坍塌掉落的大量產物。著名的貝里斯大藍洞就屬於這種類型。
貝里斯大藍洞是因石灰岩溶洞而形成的
珊瑚礁生長結構型是20世紀90年代後期提出的,其中最典型的為澳大利亞西南外陸架的豪特曼-阿布羅爾霍斯珊瑚礁藍洞。自距今1萬年的全新世以來,該海域的珊瑚礁生長迅速,許多快速生長的較小尖礁形成棘狀突起並聚集在一起,最後形成近似圓形的洞。洞的內部水環境對珊瑚的生長有顯著影響,而外部的水環境則有利於珊瑚生長,逐漸發育成水深較大的藍洞。這類藍洞內沒有觀察到石筍、石鐘乳等產物,洞內沒有和外海水發生交換的通道,底部存在珊瑚砂。
三沙永樂龍洞
目前世界上已知最深的海洋藍洞,位於海南省三沙市西沙群島永樂環礁的礁盤中,深度達300.89米,2016年7月24日由三沙市政府正式命名為三沙永樂龍洞。
三沙永樂龍洞(圖片來源/http://m.sohu.com/a/145933212_721575)
2016年3—4月,研究人員對三沙永樂龍洞開展了全面探查。經初步探測發現,永樂龍洞洞口呈碗口形狀,直徑約為130米,20米水深時直徑縮小為約68米,20米以下為陡峭的垂直洞穴,在160米深度之下有明顯的北向轉折和傾斜,隨著深度變深,洞壁逐漸收窄或傾斜,底部呈不規則圓形,直徑約為36米。洞底主要由細微的珊瑚礁碎屑等沉降物覆蓋,在洞壁和洞底未發現石鐘乳和石筍等類似的產物。洞中約100米水深處的溶解氧趨向於零,也就是說100米水深以下為無氧環境,洞內沒有發現與外海的通道,水體基本靜止,有大量懸浮物。
因為藍洞通常有幾百米深,且嚴重缺氧,因此無法支持大部分海洋生物的生存。此處沒有現代生物的活動干擾,有利於科學家在這裡研究遠古化石殘骸及其他沉積物。
今日知識點
中學地理 |石灰岩溶洞;珊瑚礁;海洋藍洞
長按掃描上方二維碼,
加入「知力中小學生科學群」,
青少年科普內容與活動、粉絲福利!
在這裡搶先獲得!
※聖誕科普貼!給聖誕老人拉雪橇的為什麼是馴鹿?
※世界上第一部科幻電影是什麼?
TAG:知識就是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