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你的設計一直做不到「點兒」上?
剛做設計的頭幾年,你有沒有遇到過這種情況,在你的客戶或是領導向你提出需求之後,你努力的做、拚命的做,不捨得浪費每一分鐘,把設計中的細節摳到極致、做到完美。交稿之後等待著讚美和掌聲,等待著無數雙大拇指向你伸出。然而,在交稿的那一瞬間,收到的答覆卻是「這不是我想要的」。
你的內心馬上要噴騰出一萬頭草泥馬,你心裡會想:老子拼了命把每一個細節都做的這麼好,你卻不知道賞識...
為什麼你的設計做不到他們的「點兒」上?
根本原因,在於你們之間的「目標偏差」,換句話說就是:
你把需求當
「畫板」
,而客戶把需求當
「解藥」
。
怎麼說呢?
首先,客戶(或者領導)找你,是需要你用你的專業知識幫他們解決某個商業問題。至少,是某個商業問題中的一環。這,是他的目標。
但很多年輕的設計師,會把需求當做一個可以表現自己能力的「創意畫板」。不是說追求創意不好,但過渡的為創意而創意,就變成了「炫技」。你的客戶(或者領導)不是要為你的「技巧」買單,他們是希望你用你的「技巧」去解決他們現在遇到的問題。
這就像職業籃球運動員和街頭打花球的籃球運動員的區別。職業運動員的目標是使用最快速高效的方式去防守、進球和取勝。至於進球的動作是不是足夠的炫酷並不是他們第一要考慮的因素。當然,炫酷又能取勝更好。
但一門心思的追求手臂轉球、背後運球、自由式鏈接等漂亮的「招式」,卻沒辦法有效的帶隊取勝終究自己的職業生涯也不會太長久。因為你的目標和你的教練(和球隊經理)的目標產生了偏差。
在實際工作中,我聽過這樣一個真實故事:一個入行不久的小夥子跟我抱怨,說他過去在某設計公司工作,每天都為追求極致的設計去挑戰自己的設計邊界。後來來了甲方公司,在工作的流程和思維方士上產生了極大地不適應。從之前花長時間打磨一款大視覺的海報,變成了日常大部分要去輸出的運營banner。他希望能花更久的時間做更精緻的設計,而現實中,無論是領導還是同事都不可能等他幾天時間去為這幾個banner做精緻化的創作。
我們再聊的時候,他跟我說,不管是banner還是logo,他都希望從設計理論的上層考慮,然後再下沉到哪怕是個不起眼的banner上,這樣的設計無論在美感和藝術價值的表現都會更好,但為什麼在甲方企業里他們並不那麼重視!
其實,他的目標可以簡化成這樣一個鏈路:
【接到需求】-【用經典設計理論加持】-【取得更具美感的設計表現】
但他老闆的目標是:
【設定項目目標】-【運營、設計加工】-【提升運營數據】
你的目標是【取得更具美感的設計表現】而你的老闆的目標是【提升運營數據】。這兩個目標可能會有重疊的部分,也可能完全沒有任何交集,就是兩個完全不同的需求推演出的兩個結果!
一個更具美感的設計表現能否提升數據先不說,這樣做首先要損耗一部分效率和時間成本。物聯網時代,唯快不破,做不到快,你就先讓競爭對手奪取了半條命。你總不能跟老闆說,我們死也要死的漂亮點?
作為設計師,你得知道,你的設計是服務於某個目標,而不是服務於美感。
如何擺脫這種目標偏差?
在我看來,最好的方式,就是做之前是
「小白」,做之後是「專家」
。
什麼意思呢?就是說,我們在做某個項目之前,就應該考慮,真正看到設計的「小白」是怎麼想問題的。
做一個促銷廣告,消費者是在意畫面多炫酷呢,還是在意畫面中傳達的優惠信息的力度有多大呢?
做一個文章的可視化長圖,讀者在意的是圖片多吊炸天呢,還是在意通過你的設計能減輕他們的閱讀負擔呢?
做一個banner,運營是在意看到多麼複雜的動態創意呢,還是在意能否通過某些設計的刺激提升用戶的點擊欲呢?
設計是為普通大眾解決問題。我們在回顧一些大師的著名設計項目的時候你會發現,他們在闡述設計案例的時候,大多不會直接說他的設計好在哪裡,多麼精妙,多麼美輪美奐。他們大多會描述這個項目的背景,還有最終是怎樣用他們的專業解決了客戶的問題。
並且!並且!並且!一定會用大篇幅的圖文來「證明」通過他的設計,引起了多大的市場反響(轟動、銷售奇蹟..等等)。就像如果說蘋果的設計牛逼,最有說服力的一定不是廣告,而是幾張在applestore排了幾天幾夜的消費者照片。
小白不在意什麼設計主張、什麼設計理論、什麼設計邏輯,小白就是一個個普通個體,一秒鐘變小白,是種能力,更是種意識。
時刻帶著
「如果我是客戶(領導、用戶、消費者、運營...反正就不能是設計師本身),我想用「你的設計」去幫我解決什麼問題的思
路
,也許就會改變你設計之初的思考路徑。
專業高度,是設計師自身的追求,而成就你的一定是你和需求方的「目標契合度」且完成度要「高」。
想做好設計,做到別人心坎里,先學會找到設計的本質和目標吧。
註:感謝大寶頻道授權拾光景觀轉載,本文僅供學習交流,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拾光景觀
公共空間/住宅商業/別墅庭院/公園景觀/旅遊度假/
長按二維碼,快速關注
TAG:拾光景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