茫茫大洋上的莫測命運,泰坦尼克及其姐妹奧利匹克的傳奇
命運的起始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宿命,無法逃脫。有人說「我命由我不由天!」,有人卻說,「先要學會認命,才能抗命。」
然而,如果傑克和露絲登上的不是泰坦尼克號,而是它的姐妹船奧林匹克號,那麼世上少了一段浪漫傳奇,卻會多出一對平庸的夫婦。哪一種命運更好呢
人的命運如此,船,作為人類創造出來,橫渡大洋的工具,面對莫測的風浪,加上人類之間的競爭,它的命運也一樣難以預測。
就像新生兒出生,父母親友都會預祝孩子們一生平安,一帆風順。船亦如此。一百多年前,有三艘輪船問世,它們是當時最大的郵輪,它們的創造者給予它們「永不沉沒」的美稱。
然而,百年後的我們,回頭看這三艘巨輪的命運,卻迥然不同,令人唏噓。
1922年的奧林匹克號 圖源:維基媒體共享
1908年,大英帝國正如日中天,新興的美國生機勃勃。英國的白星航運公司在美國大股東的支持下,為了和對手庫納德航運公司,爭奪在歐洲和美國之間的跨大西洋航線的壟斷權,決定製造三艘頂級郵輪。它們分別是:奧林匹克號、泰坦尼克號和大不列顛號。
這三艘郵輪十分相似,可以說是同胞三姐妹。其中奧林匹克號和泰坦尼克號尤其相似,幾乎像是雙胞胎,還是同卵雙胞胎。它只比泰坦尼克號短3英寸,重量僅輕1000噸。
右為奧林匹克號,左為建造中的泰坦尼克號 圖源:網路相冊
二妹泰坦尼克號有多不幸,大姐奧林匹克號就有多幸運。它在24年的時間裡完成了幾十次遠洋航行,甚至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幸免於難。它曾多次險些被殲滅,但由於命運的垂青,卻走上了與妹妹完全不同的道路。
1908年12月16日,設計師在愛爾蘭貝爾法斯特,在愛爾蘭的貝爾法斯特干船塢建造了奧林匹克號的龍骨。船體和主要上層建築的工程大約兩年後才完成。
1910年10月20日,奧林匹克號正式下水,船長852英尺,寬92英尺,高65英尺,大多數港口都因太小而不能容納它,能搭載多達2300名乘客。它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船。儘管一年後它就把這個稱號讓給了命運多舛的泰坦尼克號,但是當奧林匹克號滑入水中時,它就是世界上最大的人造移動物體。
安然無恙的處女航
1911年6月14日,在完成海上試航後,皇家海軍的奧林匹克號準備進行首次航行。
它每天行駛430至540英里,離開英國後僅5天、16小時和42分鐘就抵達紐約市。
奧林匹克號上巨大的甲板,以及甲板上的長廊 圖源:維基媒體共享
當奧林匹克號第一次橫渡大西洋後停靠在紐約時,全世界都知道這是客運新時代開始了。
美國人立刻愛上了這艘大膽的新船。大批的顯要人物、富有的旅行家和冒險家都以乘坐奧林匹克號為榮。其中有三姐妹船的主要設計者托馬斯·安德魯斯,還有白星航線創始人的兒子J·布魯斯·伊薩梅,還有E·J·史密斯船長,他曾帶領奧林匹克航行過非凡的旅程。
當時,這些人誰也不知道,這艘船革命性的橫渡大西洋的航行不久就會被另一次更著名的航行比得黯然失色——而他們三人中,只有一人能夠活下來。
1912年3月6日,左為奧林匹克號,右為它的姊妹船泰坦尼克號,距離泰坦尼克沉沒還有五星期 圖源:維基
當泰坦尼克號開始它著名的、悲劇的首次航行時,安德魯斯、伊斯梅和史密斯三人都在船上。史密斯是泰坦尼克號的船長,並且以乘船沉沒而聞名。安德魯斯也遭遇同樣的命運。伊薩米是這三個人中唯一的倖存者。
雖然奧林匹克號的處女航十分順利,但它的命運並不是一帆風順的。它也遭遇過幾次可怕的事故,不過堅韌的它總能和厄運擦肩而過,保全自己。
第一次考驗:霍克號的撞擊
1911年9月20日,奧林匹克號帶著1313名乘客離開南安普頓,船長正是前文提到的E.J.史密斯。
航行一小時二十分鐘後,它遇到了霍克號,一艘英國海軍巡洋艦,從相反的方向駛來。當奧林匹克號開始轉彎時,兩艘船正以大約16海里的速度並肩航行。當時兩船相距很近。
老鷹號被奧林匹克號贊成的水壓吸了過去,一頭撞到了奧林匹克號的側面,在金屬船體上鑿了兩個大洞。
奧林匹克號和霍克號的損傷對比 圖源:維基媒體共享
幸好水密艙的設計,和船長及時關閉水密門的措施使奧林匹克能安全返回港口修理。但老鷹號更慘,它的整個船頭被撞得完全變形,船體結構也差點崩潰。幸運的是,整個事件中沒有人受重傷或喪命。
很多人因此更相信奧林匹克這種大船是不可能沉沒的。沒有人會想到,這件事也埋下了泰坦尼克悲劇的導火索。不僅是輕忽的心態,還因為維修奧林匹克號,工人們從仍在建造中的泰坦尼克號上取出部分零件來修補它的姊妹船。(有人認為,正是由於修補奧林匹克號,導致了泰坦尼克的偷工減料。)
沉沒的泰坦尼克號
1912年4月14日,晚上11:40分,泰坦尼克上的瞭望員用肉眼發現遠處有個黑影,正在迅速變大,他立刻通知駕駛台:正前方有冰山!大副立刻下令:左滿舵,全船推進器全力後退。僅僅37秒後,泰坦尼克號的右舷撞上了冰山。20分鐘後,船頭已經進水7000餘號,5間水密艙進水。此時,泰坦尼克號的沉沒已經註定。它進水的極限是4間水密艙。現在已經超越了它能夠承受的極限。它的最終命運舉世皆知。
此時它的船長正是那位曾指揮著奧林匹克號完成首航的史密斯船長。也是白星公司最年長也最可靠的船長。
凌晨12:10分,泰坦尼克號開始向外界發出求援信號。
有許多船隻接收到了它的救援信號,但有的相距太遠,比如它的姐姐奧林匹克號,離它約500海里。有些船離它很近,卻因故沒有接收到救援信號。最後,離它80海里的卡帕西亞號第一個趕到,那時已經是凌晨3:30分。
永不沉沒的泰坦尼克號沉入冰冷的大海,船長史密斯和設計師安德魯選擇與船共沉。安德魯臨死對一名女服務員道歉:「孩子,我沒有給你造一條永不沉沒的船。」
泰坦尼克號劇照 圖源:視覺中國
一戰中的奧林匹克號
1915年,英國政府征如奧林匹克號入伍,充當運兵的後勤船。它巨大的船體使它成為運載軍隊的利器。
1915年5月,英國皇家海軍把奧林匹克號和三姐妹中最小的大不列顛號、以及原先競爭對手公司旗下的兩艘大型輪船都改裝成軍用輪船。大不列顛號製造最晚,當時還在製造中。它接受了泰坦尼克號的教訓,裝有十七個水密艙,發電機艙加上了水密牆,全船有48艘求生艇,即使六間水密艙進水,它也不會沉沒。
戰時的奧林匹克號 圖源:維基媒體共享
奧林匹克號被改裝成了一輛軍用運輸輪,取消了奧林匹克號的豪華裝飾和設備,甲板上裝上了多門火炮。到1915年9月,這艘船能容納6000人。它在加拿大、美國和英國之間來往,運送軍隊,人們親切地管它叫「老可靠」。
1915年11月,完工的大不列顛號則被改成一艘醫院船,可以安頓3300多名傷兵。船身被漆成白色,中間一條綠帶,加上大大的十字型標記,根據日內瓦公約,任何國的戰艦都不能攻擊它。
大不列顛號的終結
可是,命運之所以莫測,恰恰是因為福兮禍所伏。沒有人知道下一個拐角等待著你的是什麼。
1916年11月21日,不列顛號遭遇德國潛艇U-73的魚雷攻擊,水密門的控制系統遭到爆炸的破壞,水密門無法關上。爆炸發生55分鐘後,這艘三姐妹中最先進,不該被攻擊的醫院船步上了泰坦尼克號的後塵。沉入了茫茫愛琴海的海底。
又一艘號稱永不沉沒的大船沉沒了。
漆成白色的,有大紅十字的大不列顛號 圖源:維基百科
撞沉德國潛艇
1918年5月,奧林匹克號在英格蘭錫利島外海發現了一艘德國潛艇,編號U-103。這艘潛艇由於操作錯誤浮上了海面,恰好被奧林匹克的船長海耶斯發現,他並沒有避開潛水艇,而是指示他的船員立刻加速,向潛艇撞去,主動發起了攻擊。
這艘巨輪一頭撞上了U-103,把潛水艇的指揮塔劈開,一路碾壓過水中的潛艇,U-103被奧林匹克的螺旋槳里,割得遍體鱗傷。
後來發現U-103打算髮射魚雷,攻擊奧林匹克號,但因為命運之神的青睞,U-103出了機械問題而停止發射。奧林匹克反敗為勝。2008年,人們發現了U艇103的殘骸。奧林匹克造成的損失仍然清晰可見。
最後的落幕
大蕭條時期跨大西洋客運量急劇下降。為了生存,庫納德和白星合併為一家公司。他們不再是死對頭了
1934年5月15日,奧林匹克撞上了馬薩諸塞州科德角附近的南塔基特輕型船。這艘輕型船停泊在那裡,是為了用燈光來標記淺灘,使通過海岸線的船隻更加安全。當晚有霧,但霧並不大。奧林匹克號將那艘燈船幾乎撞成兩半。輕型船的11名船員中有7人沉沒時喪生。
這一事件導致了奧林匹克的退休,被提上日程。
作為旅行工具船隻開始過時,逐漸被飛機取代。它也不再是海上最大的船了;更大的船出現了,巨輪們載人更快、更有效、更便宜。
1935年3月27日,奧林匹克號開始了它船生中最後一次航行,最後一次橫渡大西洋,白星公司派出了最強的船員陣容,其中包括那個曾在泰坦尼克號上用肉眼發現冰山的瞭望員。
同年10月,歷盡劫波的奧林匹克號終於走到了終點,被賣給了一家拆船公司。
奧林匹克被慢慢地拆成碎片,拆除這艘厚金屬船體花了整整一年的時間
白天鵝飯店裡的奧林匹克原餐廳 圖源:維基媒體共享
它的一些木製配件作為裝飾品賣給了酒店。今天,諾森伯蘭郡阿恩威克的英格蘭白天鵝酒店的顧客們還可以在酒店裡還能看到奧林匹克號的餐廳。
奧林匹克號是三艘姐妹船中唯一遺留下來,沒有沉入海底的船。
它餐廳的鑲板、鏡子、天花板和彩色玻璃窗讓人想起過去那個時代的豪華客輪,以及凄美的泰坦尼克號——在世界大戰期間,這些船也曾披掛上陣,拯救了數千條生命。
Old soldiers never die, they just fade away.
老兵不死,它只會慢慢凋零。。。。。。
本文選題:楊騫;編譯:巧巧恬
喜歡我的內容就關注我吧~ 咱們天天相守
Old soldiers never die, they just fade away.老兵不死,它只會慢慢凋零。。。。。。※與晚清時期賽金花不同 美國畫廊展出一百年前失足婦女的昔日舊照
※歷史上的今天:一戰二戰的笑話義大利居然硬氣了一回,退出國聯了
TAG:辦公室司馬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