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神奇的張氏經絡收放療法

神奇的張氏經絡收放療法

張德文(1905——1984)字宗師,自幼聰穎,過目成誦,勤奮好學。因家貧十六歲休學,隨族中長者從醫。

張德文先生對《易經》研究頗深,他著有《中天卜易八卦》、《轉世化數日月經》、《博易陰陽貫體注》、《中原理卜數經》等著作。

神奇的張氏經絡收放療法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醫學成就

他把我國醫學保庫中的陰陽五行學說、藏象學說、運氣學說、天人相應理論、天文地理知識融合貫通成一體,編著了9卷《民間經絡收放療法》,提出了「十二經絡立世全」的經絡理論,並且早於蘇聯專家40餘年提出了「生理電波」理論。

他將這種理論用於自己的醫療實踐,提出「遙控治病」、「意念點穴」等療法,時年他才35歲。

神奇的張氏經絡收放療法

解謎著書

從《黃帝內經》開始,中醫文獻無不對經絡有所闡述。然而,長期以來,經絡的有和無,其實質是什麼,經絡與神經、血液循環系統是什麼關係一直是千古之謎。

經絡收放療法是我國中醫醫術的古老遺產,在民間盛行已久,尤對小兒麻痹、婦科、骨科的傷病療效顯著。可惜此療法在歷史上幾經淹沒,部分失傳,後經張德文老中醫加以蒐集、整理,並發揮運用五十餘年,根治了不少不治之症,才使其繼續流傳於世。此法療效極佳,按捏簡單,不打針,不吃藥,收效迅速,且無精神痛苦之憂,是我國醫學遺產中的一個獨特派別。

神奇的張氏經絡收放療法

張大師的傳人李合符先生(13801021640

)介紹,此法的理論精髓是將人身分為日、月、星三家血,並以此為主綱,通過收血、放血、正骨、移血的手法,達到治療人身疾病的目的。日血即骨血;月血即筋血;星血即皮血;正骨即將骨骼畸形矯正;移血即身體某部血液不足,借別處血以補濟,補其不足,損其有餘。

神奇的張氏經絡收放療法

張氏經絡收放療法基本原理和方法:

1. 日、月、星三家血經絡收放

(1)收骨血:能使左、右、上、下血液交換。

放骨血:能使全身血液上升。

(2)收筋血:能使左、右、上、下血液交換。

放筋血:能使全身肉發育。

(3)收皮血:能使全身血液調配。

放皮血:能使全身血液運轉。

2. 五行經絡收放

先以五行(即金、木、水、火、土)定穴分位,表示五臟(即心、肝、脾、肺、腎),五臟即五血,為全身之母,留傳在世。

(1)收心血:能使肝血上升。

放心血:能使肺血下降。

(2)收肝血:能使脾血下降。

放肝血:能使脾血上升。

(3)收脾血:能使筋血調動。

放脾血:能使肝血下降。

(4)收肺血:能使脾血上升。

放肺血:能使心血安定。

(5)收腎血:能使脾血上升。

放腎血:能使肝血下降。

3. 五運六氣經絡收放

神奇的張氏經絡收放療法

五臟又分為五色(即白、青、黑、紅、黃),又分五味(辣、酸、咸、苦、甜),五臟兼配六腑(大腸、小腸、膀胱、胃、膽、三焦),又將五臟六腑分為十二經,即五臟六腑包絡(心包),合為三陰三陽,五運六氣經絡收放即運用此理。

經絡收放療法的手法獨有妙處,一筆難盡,簡言之,常用手法有金收、木放、火收、水放、土生長,據此要領,便可治病,確保收到良效。但具體運用時,須視病體之虛實、寒熱、老少、新舊、強弱和胖瘦等,酌情運用,以達到補瀉、溫涼之效用。此法似按摩又非按摩,似推拿又非推拿,姑以療效而論,實為調血、活絡、舒氣、解滯、扶正之療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顧建文教授醫學科普 的精彩文章:

遺傳學研究表明,糖尿病可致陽痿
他的命,是21個紐西蘭陌生人救回來的……

TAG:顧建文教授醫學科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