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方誌於都」於都易氏淵源發展概況

「方誌於都」於都易氏淵源發展概況

中華姓氏的淵源與沿革宛如一部浩瀚的歷史長卷,既深邃恢弘,又斑斕多彩,華廈子孫始終對自己的姓氏視之如寶,慎終追遠,尋根溯源。

「方誌於都」於都易氏淵源發展概況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一、易姓起源

易姓是中華民族最為古老的姓氏之一,起源於約五千年前的原始社會圖騰崇拜時期,她和『姬』、『姒』、『子』姓等產生於同一時期。

有的姓氏專著和某些易氏家譜載:遠古時期北方曾經有有易氏部落,或稱「易國」,這說明易氏已經得姓。有易氏部落的先祖崇奉蜥蜴,以蜥蜴為圖騰或部落族號,於是在以後造字的時候,將蜥蜴圖騰逐漸演化成「易」字,這就是我中華易姓之源。先有「易」族,再有「易」姓,後有「易」字。

遠古時代崇奉蜥蜴圖騰的易氏原始部落族人,長期游牧於中國華北地區,久而久之,相對於其它原始部落來說,易氏部落所居之地稱為「易地」;易氏部落所臨之水稱為「易水」;所稱易氏部落的族人為「有易氏」。所以是先有「易」姓,才有「易水河」這條河名。

「方誌於都」於都易氏淵源發展概況

遠古時代的易氏部落,因為生存條件和生存環境的變化,加上與其他部落之間的摩擦和衝突,經歷了不斷的變遷和演化,大約在堯舜時期,易氏部落已經成為中國北方一支頗具影響力的游牧部落。到了夏商時代,易氏部落以其勢力範圍和疆域(今易水河流域)已擴建為「有易國」。依據《竹書紀年》、《楚辭?天問》及《屈子傳》記載:公

元前1722年前後,有易國與商朝的遠祖契的六世孫王亥一直有貿易往來。王亥和其弟王恆在有易國經商和放牧牛羊,因淫亂,王亥被有易國君王綿臣殺了。後來王亥之子上甲微借河伯的兵,滅了有易國,殺其國君綿臣。這說明有易氏即有易國,它不僅是氏族,且有相當於國的勢力並且勝於殷商遠祖,致使殷候上甲微還要借河伯的兵才能滅掉它。

從現有文選記載以來,有易部落或有易國的君王——綿臣(?—公元前1713)是在文史中出現的易氏第一人,所以從易氏是由殷商時期的有易氏、有易國或易氏氏族部落轉成易姓,綿臣就是易姓文字記載以來的遠祖(但不一定是血祖)。

殷候上甲微殺了有易國君王綿臣後,霸佔了有易部落活動的易水流域。有易國與河伯本為友善,河伯雖然不得已而幫上甲微滅有易國,但對有易國的不公平待遇深表同情,因此暗助有易氏殘部逃走。而有易氏在河伯的幫助下轉移,最有可能的就是藉助河伯部族的行船技術,經由滹沱河、漳水而逃。如果順河而下,則距商族的中心燕亳更近。溯源而上,由易水轉入滹沱河,就恰好來到了後來鮮虞,中山國所在的地區,史界認為有易氏應該是更改了部族名稱為鮮虞。

有易氏在改為鮮虞前,還聯合北狄、瞿族組建了狄族部落(西周前「易」、「狄」、「瞿」三字音同),後經西周晚期,狄族部落內部出現了分化,分成了赤狄(原北狄)、長狄(原瞿狄)以及白狄(原有易氏部落族人)。其中長狄、赤狄先後被晉國滅掉,最後只有本部鮮虞得以延續。然後再發展成戰國時一度輝煌的中山國。

公元前774年以前白狄鮮虞國已經有相當規模,在公元前506年前後名中山國,初建都於中人(今河北唐縣粟山),立中山城為都。戰國初,晉國曾滅中山,滅而不亡,中山武公於公元前414年又復興,遷於顧(今河北省定州市境內)。公元前406年,魏滅中山。公元前380年前後中山桓公復國,遷都於靈壽(今河北省平山縣東北)。公元前369年修築長城以御趙國。公元前342年中山國君到魏國為相(結合易氏家譜分析,該中山君為湘、鄂譜易氏先祖愷公)。此後,其國力達到了鼎盛時期,公元前323年,與趙、韓、魏、燕同時稱王,成為僅次於戰國七雄之後的第八強國。公元前299年,趙軍攻中山國,中山王逃往友邦齊國,死於齊國。趙王扶植尚公為中山國王。中山王尚公錯用魏義、堰長二臣,導致公元前296年趙王遣軍一舉攻滅中山國......從鮮虞國最早見於史籍至中山國被趙國所滅,歷時478年。

「方誌於都」於都易氏淵源發展概況

公元前296年,趙國遷末代中山國王尚公於膚施(今陝西省米脂縣西北),公元前295年,中山王尚公於膚施遷徙至齊國下都濟陽(後為魏國邑),與中山國前任國王匯合。

戰國末期(公元前290~公元前280年)秦國為牽制趙國,秦國扶持中山王尚公再遷時趙國屬地晉陽(山西省太原市西南),後組建了「太原堂」易氏,尚公定居於此並且死後夫婦均葬於太原,至秦莊襄王四年(公元前246年)封「太原郡」,由兒穆公和稷公受郡置郡望。現在易姓是中山國王族的直系後裔,尊中山王尚公為「太原堂」易氏始祖。

根據天下易氏聯誼會執行會長、《中華易氏簡史》執行主編易兵研究總結認為,現代易姓人有四種來源:

1、久居易水流域的「有易氏」最先姓易。據傳說,早在黃帝時代,在現河北省易水流域居住著一支游牧部落,歷史學家把他們稱之為「有易(狄)氏」,經歷五帝後期(堯和舜時代)、夏、商等漫長的歷史時期後,這支部落不斷發展壯大,一直活躍在河北省的西北部。現在河北省的西北部有條大清河,大清河上游有三條支流,分別名叫北易河、中易河和南易河,均出自古冀州之境,在今河北省易縣境內匯合,流入南拒馬河,再往東注入大清河。到了公元前1100多年的商周時期,這支氏族部落以蜥蜴為原始崇拜圖騰,這個時候姓氏開始產生,「有易(狄)氏」部落氏族開始以「易」為姓。他們活動地區的那些河流便冠上了「易」字,後來的「易縣」地名也是由此而來。此易氏有3000年以上的歷史,

2、一支出於姜姓。炎帝族姓姜,其後裔太公姜尚輔佐周文王滅商,西周初被封在齊,史稱齊太公,也稱姜太公。齊太公的分支中有雍氏,齊桓公時有大夫雍巫,字易牙,亦叫狄牙,其後裔以字為姓。這支易氏至少有2600多年的歷史。

3、一支來自周文王之子封魏食采於易水,其後人以地為姓。戰國時期魏國出自姬姓的上大夫畢公高之後畢萬,其後裔中有名愷者,食采易水,以地名為姓,郡望太原郡。現今湘、贛、鄂、渝、川、粵、閩、浙、雲、貴、桂等地的易姓人大都是來自姬姓一支的始祖後裔。這支易姓人至少有2400多年的歷史。

4、當今易姓人中有很少一部分由外姓人或少數民族改姓而來,改姓的原因很多,或撫養,或過繼,或避難等等。雖然改而姓易的易姓人在整個易姓人中所佔比例很少,但他們同樣是我們易氏大家庭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理應受到世人的尊重。

「方誌於都」於都易氏淵源發展概況

二、易氏遷徙概況

自中山國末代國王尚公在山西太原受郡且組建易氏「太原堂」,易氏在山西繁衍生息了幾百年。西漢至三國時期,舉族或部份尚公後裔或遷徙或返遷於濟陽,直到西晉,晉患帝在位(公元290~306年)時封為「濟陽郡」,並設「濟陽堂易氏」。

自秦漢實行王宮貴族和大族遷徙的政策以來,易氏後裔同樣深受影響而隨遷。加上中原當時相當長時間的戰亂(八王之亂)和北方少數民族的入侵(史稱「五胡亂華」)中原百姓遭受大量殺戮,不得不遷入當時還比較安定的南方。易氏族人也不例外,遷徙比較複雜。湘、鄂、贛三省易氏族譜對遷徙路線各述稍有不同。湘譜、鄂譜說湖南瀏陽雄公的先輩仁福公先遷蘇州府太倉縣,仁福公之孫萬年公遷金陵又

遷潭州瀏陽,傳三代而雄公生。江西宜春譜說雄公是領兵鎮守宜春的官拜大將軍易洸七世孫。湘鄂譜記載:漢代仁福公之孫萬年公,由太倉遷長沙瀏陽,湘譜說遷徙時間為蜀漢章武二年(公元222年)。鄂譜世系可上溯到唐朝長沙春先公,傳十世儼和優公,優公再遷贛北瑞昌,被尊為一世祖。優公十四世九三公始遷鄂東黃網,另一支十五世元英公遷浠水。但春先公究竟是屬長沙易氏何支宗支,仍有待探討,其後也有復遷湘贛的。

從湘、鄂、贛三省易氏族譜分析,雖然易姓起源有多種說法,但大多數的說法中,都認同瀏陽晉代湘州別駕忠愍候易雄,是為今國內外易姓的共祖。據現存資料佐證,到晉朝時易氏族人或許只剩下太原南遷的雄公這一脈了。所以目前全國的易姓百分之八十是雄公後裔。

湖南易文鵬先生考證認為:易氏在戰國後即南遷到古揚州地區(大約相當於今華東地區),再西遷至湘贛兩省,此兩省成為古代易姓大省,也是現代易姓的兩大實際發源省。元、明、清後易姓繼續大量向西、向南遷移至鄂、川、黔、桂、滇、粵、閩、台等各省,也有少量迴流至江蘇、安徽、浙江、河南、陝西、甘肅、山東及散流其它北方各省。

湖北易憲武先生則認為:易氏源發於易水後,先遷於太原,再南遷至金陵,轉遷湖南、江西。至唐宋時期,易氏主要分布於湖南、江西、山東等省,並進入湖北、廣東。宋朝湖南是全國易姓第一大省,明朝江西是易姓第一大省,江西、湖北、湖南易姓人口佔全國易姓人口的百分之八十。從清朝開始,由於四川人ロ銳減,湖、廣易氏奉旨大量「填川」,當時四川逐漸成為全國易姓第一大省。

參閱贛、湘、鄂、粵諸省易氏族譜和有關正史、地方志、姓氏專著、有關網文等,可以大致描繪出一幅中華易氏遷徙、繁衍圖:

「方誌於都」於都易氏淵源發展概況

距今約五千年前,由北方崇拜蜥蜴圖騰得姓的易氏原始部落,長期生活在山左(北方)的古易水流域,後定居太原郡,春秋戰國時徙居古青、徐二州(山東、江蘇、安徽、河南東部一帶),至漢代又分居金陵、丹陽、會稽、洪州、徽州、袁州(宜春)、長沙等江淮地區。唐代,易氏除繼續在江淮地區繁衍生息,並不斷地向周邊區域擴展外,

又遠遷廣東、福建、四川等省。宋、元、明、清時期,易氏人ロ不斷增長,繼續向周邊地區擴展或在江淮地區輾轉遷徙,並漸聚湖南、江西一帶,宋末、明末、清初時期,受戰亂、「填川」及天災等原因,逐漸向西南遷徙,先後進入川、滇、黔、桂等邊遠地區。

另外有一支易氏屬濟陽堂系。此支易氏或先於秦時直接從太原遷至今河南省開封市東陳留豐溪;或稍晚從青、徐二州移居於此(因陳留在秦漢時屬古青、徐二州地域);或先遷湖南郴州,再遷河南(贛譜有載);或先遷宜春,再遷陳留(因宜春譜載陳留易氏再遷祖淑仁為洸公七世孫)。總之,濟陽堂易氏在歷史上是客觀存在過的。

陳留,在今河南開封市東南陳留城。濟陽,在今河南開封市東蘭考縣北堌鎮。兩地相距很近,漢、唐時,陳留屬古濟陽郡管轄,故陳留易氏以濟陽為郡望,打濟陽郡。濟陽郡易氏繁衍遷徙的具體情況,目前還不甚清楚。

三、易氏繁衍中的盛衰歷史

易氏立姓開宗歷史悠久,故必經歷過盛衰。人口和人才是體現盛衰的主要標誌。

公元前1722年左右,有易氏部落以其勢力範圍和疆域,已擴建為有易國,其勢力且勝過殷商的遠祖。

公元前1713年,有易國君王綿臣被殺後,有易國人遭受國難,國家消亡,易氏第一次衰敗。公元前506年左右,白狄鮮虞國再次收復失地並且日益壯大,在太行山腳下改立「中山國」。中山國為位列「戰國七雄」之後排在第八位的神秘古國。

公元前296年中山國最終被趙國所滅。戰爭非常殘酷,而且中山國在行將滅亡之際做了無畏而又慘烈的抵抗:衣鐵甲操鐵杖以戰,而所擊無所不碎,所沖無所不陷,以車投車,以人投人......易氏族人受到毀滅性打擊,遭到極大犧牲。後由於中原長年戰亂,中原人民遭到深重災難,易氏族人也同樣深受其害,無奈之下只得逐漸向江西、湖南遷徙。

「方誌於都」於都易氏淵源發展概況

元代因異族統治和戰亂影響,易氏又呈衰勢。尤其是元末徐壽輝、陳友諒反元興漢,易姓受到嚴重摧殘。因他們來回撕殺的地區就是鄂東、贛東北和長江下游,而這正是當年易姓久居之地。易氏族人很多整家整族被亡,子孫幾盡,少許倖存。所幸的是長沙幾乎未被波及,故明清以來,易姓名人多為湖南省人。

太平天國時期,易氏人口又受到一次較大衝擊。僅贛邑于都縣在此期間戰死、被害、失蹤的易氏人口很多,據《于都縣志》和當地的易氏族譜記載:在1857和1858年因太平天國戰亂而死亡的易氏人口為三百多人,其中八成以上為中年以下年紀的男性。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贛南是革命蘇區,易氏先輩捨身取義,不怕犧牲。在第一、二、三次國內革命戰爭和抗日戰爭時期,贛南易氏殉難的約六百人,僅1982年8月《江西省革命烈士英名錄》和于都縣民政局記載的有名字和住址的于都縣籍易氏革命烈士就有180人,這些幾乎都是青壯年男丁,這對贛南易氏人ロ發展造成不小的影響。

四、易氏分布現狀

1、全國易氏概況

根據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査(標準時點2010年11月1日零時)統計:全國有易姓人口228萬,佔總人口的0.19%,在新編《百家姓》中排第93位。在中國曾經使用過的近2200個姓氏中已經進入百強之列,屬於大姓之一。

易姓的發源地主要是河北、山西和山東,後來主要發展繁衍於南方,是一個典型的南方姓氏。易氏遍布全國各地,明朝時期全國約有易姓人口17萬人,主要集中分布於江西、湖北、湖南3省,此3省易姓人口約佔當時全國易姓的80%,其中江西當時易氏人口有6.6萬多人,約佔全國的39%,為全國易姓第一大省;其次分布於四川、江蘇、河南三省,這三省約佔全國的16%。清朝自從湖、廣、贛等省人口大量「填川」後,四川逐漸成為全國易姓第一大省,在當時其易氏人口約佔到全國的42%達最高值。現在易姓主要分布於四川、重慶、湖北、湖南、江西五省市,這五省的易氏人口約佔全國易氏總人口的89%;其次分布於南方的廣東、廣西、江蘇、安徽、浙江、福建、台灣、海南、香港、貴州、雲南;北方的河南、甘肅兩省易氏也較多:山東、陝西、東北也有少量易氏分布。在境外,易氏主要分布於東南亞地區,在新加坡有易氏宗親華僑組織。湖南現有50多萬易姓人口,是現代易姓第一大省;江西有20多萬易姓人口,尤以宜春市的易氏最為密集,僅袁州區就有易姓人口11萬之多。

2、贛州及毗鄰地區易氏情況

贛州是客家搖籃,全區80%以上是從外地遷徒來的客家人。而贛州的易氏先祖則全部都是從外地或外省遷徒來的,遷入的時間以元朝和明朝居多。經統計全贛州地區現有易姓人口25036人(于都縣易氏人口占贛州市的72.3%),與贛州市毗鄰並且參與贛州易氏宗祠建設的吉安市萬安縣、撫州市廣昌縣和廣東省龍川縣、平遠縣、豐順縣、博羅縣以及福建省長汀周圍有易姓人口5323人,整個贛州及毗鄰地區共有易姓人口30359人。

贛州易氏主要有三大宗脈:一是源公後裔有一萬多人,主要居住在於都、贛縣、南康、章貢、興國等區縣。雄公第十四代孫蔚公,鎮公之子,因避沈抑(柳)生之亂於隋大業十ー年(公元615年)三月初二由湖南長沙分居江西泰和厚谷(今冠朝鎮),蔚公厚谷立基後,改名為源,字本深,官至黃門待郎。其在泰和、吉安、遂川、萬安、贛州等地的後商尊源公為一世始祖。源公十一世亮公,生子四:歡、邦、述、逵(湖南譜為達),歡留厚谷;邦徙居廬陵永和後分淳化易家州;述徙居店邊後分居連山;逵(達)居泰和。亮公有四子;十八孫;三十位曾孫;五十六位玄孫。其後嗣綿綿延延,更多的後裔遷徙到江西的贛州、萍鄉等地和返遷回了湖南,又從湘贛兩省徙居到川、皖、鄂、雲、桂、閩諸省區,再繁衍播遷到全國各地直至海外。二是于都縣東平郡易齋生公後裔近九千人,主要居住在於都縣、章貢區、南康區;三是宜春重桂堂易重公後裔約三千人,主要居住在尋烏、安遠縣。重公五子璠公之長子文贇(廣東譜為文斌),自宜春九聯坊遷居江西省上高縣蘭塘,官任雄州(今廣東南雄)刺史,為廣東易姓始遷祖。文贇公八世孫彖公,號丹陽,由南雄徒居廣州城南小市街石亭巷。後舉家遷南海大步鄉。彖公七世孫彥明公、九世孫貴清公於明朝正統年間由廣東省新會縣經梅州遷至江西省長寧縣(現尋烏縣),再徒居安遠、大余、定南等地。除上述區縣外,在上猶、崇義、信豐、全南、龍南、會昌、瑞金、石城、寧都各縣市都有易氏居住。

「方誌於都」於都易氏淵源發展概況

3、于都縣易氏概況

於都歷史悠久、區位優越。早在漢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就建縣了。建縣初,滿目青山,幅員遼闊,所轄地域含今寧都、石城、安遠、瑞金,會昌、尋烏等六縣,故稱「六縣之母」。縣境東鄰今福建省的寧化、長汀、武平縣,南靠今廣東省的平遠、興寧、龍川縣,西接今江西省的定南、信豐、贛縣、興國縣,北毗今廣昌、南豐、宜黃、樂安、永豐縣,故又有「三省往來之沖,東南之一要區」之稱。古時候於都曾為贛南的政治、經濟、文化、交通中心和軍事要地,郡治設在於都近250年之久。

于都縣有易姓始於宋末,先後來於都開基的易氏始祖有:(1)雄公36(源公23)世裔孫仲富公於宋末年間自泰和縣厚谷(今泰和縣冠朝鎮,下同)遷徒雩都縣城東門雙井立基,遂為于都縣有史料記載的易氏始祖,亦是於都別駕第始祖。(2)雄公39(源公26)世裔孫原祿公攜妻於元朝至元元年(公無1335年)由泰和厚谷南下遷徒雩都縣安富里(今仙下鄉)吉村開基,為於都城北羅屋塘始祖,原祿公長子子恆公於明朝洪武庚午(公元1390年)年遷雩都縣城北立基。(3)雄公38(源公25)世裔孫景明公於元朝至正末年攜摯妻男,自泰和厚谷遷徙雩都縣東門外慧明山,為於都鐘樓祠始祖。(4)元朝至正庚子(公元1360年)別駕第的成章公(源公25世)將時年兩歲半的梁齋生撫為己子,改梁為易,取名振亨,齋生公於公元1387年自立門戶,分居雩都縣東門外龍船巷(今東門口),齋生公為於都東平郡易姓開基祖(尊梁繼先為一世祖)。(5)據泰和《易氏重修族譜》記載:自泰和厚谷分徙於都的宗支還有景暘公(源公25世),但未見後續記載,待考。於都易氏現有18000多人口,主要居住在於都縣城、梓山、新陂、利村、小溪、羅江、羅坳、嶺背、仙下、寬田等鄉鎮。

「方誌於都」於都易氏淵源發展概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