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恩東:硯邊拾珍
王羲之《行穰帖》(摹本) 24.4×8.9cm 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美術館藏
硯邊拾珍
曹恩東
◆縱觀歷代草書高峰:王羲之是閑情的流暢;張旭是越法的醉舞;黃庭堅是寓理的放歌;祝允明是尚態的散淡;徐渭則是狂飆中的哭訴。
◆書法創作就是製造各種矛盾,矛盾越強烈,內容也就越豐富,同時也要協調各種矛盾對比,使它們違而不犯,和而不同,達到和諧的統一。
張旭《草書古詩四首》局部
◆情感是書法源泉,形式是書法的載體。筆墨是書法的內核。
◆楷需草意而活;草需楷力而穩;楷過穩而失其活;草過流而失其厚。
◆造型是楷書的靈魂,線條是其精髓,不僅要著眼於塑造線條本事造型的多姿而且要著眼於經營單元字型的多姿,而且留意於字內線條的穿插避讓,以及被線條分割所形成的空白的虛意,在可視的豐富多彩形體字型中,顯示線條的多變與豐富。
黃庭堅《諸上座草書卷》(局部)
◆我認為有深刻內涵的書法創作,應該是所寫文學內容與藝術內容創作的完美結合與展現。
◆成功的楷書作品應有魂、有體。何為魂?魂者,動也,動即活,是線條之運動,體積之力度。何為體?行、草、篆、隸之備有,楷中有行之動、草之簡、隸之古、篆之力。
◆法是情的工具,不是束縛情的桎梏,尊法抑情——發乎情而止乎禮,越法縱情——信手拈來自有神。
祝允明《草書懷知詩卷》 紙本草書 上海博物館藏
◆我認為用筆是草書的精神。成功的草書創作,不是線條簡單的快速書寫,而是在線條輕與重、粗與細、長與短的節奏中,在筆鋒轉與折、逆與順的交替中,在空間與時間雙向的進程中,在激情與理性的碰撞中,一次性完成而不可複製的。作品要給人以宏大、靜穆感,而不是無休止的運動感,要透露出楷之穩、行之勁、隸之朴及篆之圓活,在縱向連綿映帶、天女散花般的點畫中,尋覓結構的詭異。
徐渭《草書春園細雨七律詩軸》 紙本行草書
◆在楷書創作上我有一觀點:不要以楷養楷,而是以他體補楷。「伯英不真,而點畫狼藉;元常不草,而使轉縱橫」。具體來看用筆上,可用行草筆意改造早已成「規矩」的筆法,使其筆法輕鬆、自然、豐富。結體上,可將某些篆隸結體改造後在創作中運用,增加古意和陌生感;將某些高度約定俗成行草結體引進來,增加輕鬆感和跳蕩性;甚至向古代民間的簡牘縑帛、寫卷殘紙等墨跡學習借鑒,以便開拓視野,增加抒情性因素;在楷書大字創作中,甚至可將行草墨法借鑒應用,以豐富墨韻及書寫性。而最根本的一點是,楷書創作,雖然說結構是靈魂,用筆是精髓,但必須強化書寫性和抒情性。寫出來的字,再不能「正襟危坐,如對至尊」,總是像科舉時代要求的那樣去表現烏、方、光,而是要「顧盼多姿,逸趣橫生」,成為自我內心觀照下「寫心」「寫意」的、有新意味的「藝術性」的楷書形式。
※長安畫派藝術研究院赴千陽寫生作品欣賞
※盧中南:楷書章法要點
TAG:聞是書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