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帝的使者:傳教士羅感恩夫婦在中國的感人故事
羅感恩雕像
在湖南省常德市第一人民醫院住院大樓的大廳中央,矗立著一座美國人的青銅雕像。他是美國傳教士羅感恩,也是常德市第一人民醫院的前身——常德廣德醫院的創始人。1898年,受美國基督教長老會的委派,羅感恩和他的夫人在常德開設廣濟診所。1910年改為廣濟醫院,1915年更名為廣德醫院。這是湖南首家西醫醫院,創辦時間比著名的長沙雅禮醫院(湘雅醫院前身)還早。
西醫進入中國,傳教士功不可沒。傳統中醫雖然博大精深,但對許多疾病仍然無能為力。教會診所和醫院的出現,挽救了無數中國人的生命。1902年,常德爆發霍亂疫情,中醫治療效果欠佳,羅感恩的廣濟診所在抗擊霍亂過程中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疫情最嚴重時一天有60個病人入院。及時到教會診所就醫的患者,最後都得以康復。更讓百姓感動的是,羅感恩看病還不收診費,診所的開支主要靠募捐。
羅感恩還是中國吸蟲病發現和治療的先驅者。1903年,他在常德發現瘧原蟲和鉤蟲卵。1905年,他首次向全世界報道中國第一例血吸蟲病人,揭開了中國南方農民「水鼓症」之謎。之後,他繼續對血吸蟲病進行研究,為治療和控制血吸蟲病做出了重要貢獻。羅感恩在常德行醫二十多年,診治了許多疑難病症,醫術精湛,聲名遠播。
羅感恩
然而,1919年12月19日,一場突如其來的意外,使羅感恩成為了醫療事業的殉職者。當天,駐紮常德的湘西鎮守使馮玉祥,因其妻弟劉禮權間隙性精神病發作,特請羅感恩上門醫治。馮玉祥是基督徒,有「基督將軍」之稱,與羅感恩關係友好。馮玉祥原本打算雇轎子將劉禮權送往廣德醫院住院治療,但劉禮權死活不肯去,說怕人家笑他有病,馮玉祥只好請羅感恩上門治療。
羅感恩來了,劉禮權卻躲在床底下不肯出來。經過反覆開導,才把他勸出來。診察之後,羅感恩說:「你這病不要緊,只要多多運動身體,不久就可以好的。常德地方的人都極好,你可以每天多出去玩玩,走動走動,出些汗,身上舒服舒服。此外要多吃飯,多多地吃蔬菜。」從病人房間里出來,馮玉祥問羅感恩這病究竟如何。羅感恩說:「最要緊的是多活動,但怕他不願意常常出去走動。最好要他做柔軟體操,每天要他做幾次。」馮玉祥覺得這個柔軟體操很重要,便要求羅感恩當面教給病人。
兩人返回病人房間,只見病人又躲在床底下。經過一番勸說,勉強把他拉了出來,但劉禮權扭著脖子,情緒比較激動。羅感恩說:「你不能生氣,若是生氣,病就不容易好。我教會你做柔軟操,你每天多做幾回,很快就可以好了。」羅感恩一邊說一邊比著姿勢給他看。不料就在這時,劉禮權突然從身上掏出一支手槍,朝羅感恩開槍。羅感恩左腮中彈,子彈從右邊脖子穿出,血流如注。馮玉祥一看情勢不對,急忙上前奪槍。劉禮權再開一槍,擊中馮玉祥肩部。幾個衛兵一擁而上,才把他控制住。
羅感恩的夫人聞訊後,與助手帶著擔架趕到馮玉祥府邸,將羅感恩抬回醫院搶救。因傷勢過重,羅感恩於當天下午去世。馮玉祥則傷勢較輕,在醫院裡治療兩個星期後出院。
羅感恩夫婦在中國
羅感恩出葬的那天,常德的商鋪都停止營業,街上掛滿了懷念他救死扶傷事迹的橫幅。常德軍警兩界召開的追悼大會上,牧師進行了祈禱。羅感恩的妻弟代表家屬講話後,馮玉祥也發了言。接著,馮玉祥的一位參謀和一位團長詳細介紹了劉禮權的病史及家庭情況,說劉禮權的父親和幾個兄弟都患有精神病,這是他們的家族遺傳病,因而槍擊事件純屬意外。追悼大會之後,羅感恩的遺體在士兵和市民們護送下安葬於常德德山的公墓。
對於羅感恩的死,馮玉祥深感愧疚。事後,他派人給羅感恩夫人送去一筆錢作為撫恤金。但羅夫人認為這是一次意外事故而拒絕接受任何錢財。後來,馮玉祥想通過羅感恩的妻弟勸羅夫人接受這筆錢,還寫信給羅感恩在美國的孩子們,希望用這筆錢資助他們上學,都被婉言謝絕。
羅夫人對槍殺羅感恩的精神病患者劉禮權也十分寬容。羅感恩死後,馮玉祥曾命參謀將劉禮權吊起來,每隔一小時暴打一頓。羅夫人從馮玉祥的參謀口中得知此事後,當即表示這不是病人的錯,她堅決反對摺磨一個精神病人,要求馬上放了劉禮權。弄得馮玉祥的參謀十分詫異,離開時喃喃自語道:「我真不明白,真不明白,她不要任何錢財,還要讓我放了他。」哀痛中的羅夫人,甚至還接替死去的羅感恩,繼續為劉禮權看病,直至三四個星期後劉禮權被送往北京治療。
馮玉祥所贈梅花瓶
不久,美國駐長沙的領事來信調查事件真相,主張追究,要求賠款。羅夫人約集當地牧師開了一個會議,表示不同意領事的意見。她說他們到中國來服務,本來就認定犧牲一切的。她丈夫的死,是殉道、殉志、殉職,不要求任何賠償,否則死者生者都不能心安。
後來,馮玉祥用那筆錢湖北漢口建造了一座行營禮拜堂,取名「思羅堂」。馮玉祥調任陸軍檢閱使後,又在北京南苑建造紀念羅感恩的「感恩堂」。
羅感恩去世後,羅夫人離開工作了22年的常德,去了浙江湖州她弟弟所在的教會醫院擔任護士長。馮玉祥曾多次去看望她。據說她七十多歲時,身體仍然很健康。1931年,馮玉祥又在上海見到了來中國工作的羅感恩的大兒子。1937年,馮玉祥因公第二次到常德,曾到羅感恩墓上致祭,並立了一塊墓碑,將這段故事銘記於碑上,以垂永久。
幾十年後,馮玉祥在他的回憶錄《我的生活》中說:「讀者看了這一段書,我想應當沒有不嘆息感動的。我以為像羅太太和她公子的這種博愛為懷,才是真正的基督教精神。羅太太在她丈夫慘死之後的極度哀痛之中,仍要替那擊死她丈夫的病人治病,這種高度理智與高度道德的涵養,決不是普通女人所能做到的。在我們中國,我還不能想像著有這樣的婦女;即有能做到的,以常情衡之、亦必受社會的指摘,以為違反禮教與人情。她的公子以一少年,借著做工服役苦讀,而把我匯給他的錢不受而寄回,誓志自力上進,不受人助,這種志氣和精神,在中國少年中,也是不多見的。我覺得這不是一件無足輕重的小事,這個關係著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一個社會之處太深太大。我們必當從敬佩羨慕之中生出效法之心,那我這一段書就不算白寫的了。」
羅感恩夫婦和子女
【參考資料】
1、馮玉祥《我的生活》
2、珍妮·曼赫特·羅感恩《羅感恩夫人回憶錄》(張藝譯)
3、劉蘇華 李長林《湖南近現代社會事件史料選編》
4、鍾雲鵬 劉立美《羅感恩:中美文化交流使者 湖南西醫的創始人》
※郴州義帝陵:兩千多年前楚漢之爭的血腥記憶
※草根逆襲的範本:土豪陶侃妻妾成群,家僮上千
TAG:笑談古今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