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閻連科:我們終將會如父輩般老去

閻連科:我們終將會如父輩般老去



「終於就在某一瞬間里,明白了父輩們在他們的一生里,所有的辛勞和努力,所有的不幸和溫暖,原來都是為了活著和活著中的柴米與油鹽、生老與病死。」

——閻連科《我與父輩》

 

小時候,我總聽父母輩的人說:「你們生在了一個好時代,不像我們那個年代,經常沒飯吃,要干很多重活,走很遠的山路,還沒錢上學……」

我那個時候還小,經常會回一些不著調的話:


「沒飯吃?那就吃零食好了!」


「幹活,走山路,聽起來很好玩的樣子!」


「不上學多好,我能不能不上學?」

然後,就被重重地敲了一記腦殼兒。

作為一個從小在城裡長大的孩子,吃穿不愁,嬌生慣養,十指都不曾沾地的人,很難想像沒有飯吃、一直勞作、走很遠的山路是什麼感覺。

說到底還是無法想像父母輩們生活的那個年代,或者說,生於八九十年代的我們很難理解五六十年代,父母輩們所經歷的事情。

五六十年代的中國發生過很多大事:土地改革、上山下鄉運動、文化大革命……這些我們只能從歷史課本和影視劇中了解到的東西,父母輩們卻親身經歷過。

他們身上有那個時代的烙印,背負了很多東西,帶著那個時代慣有的說話方式和行為模式。他們基本不善於表達「愛」,很少會直接說「我愛你」,而是以一種更隱忍而偉岸的方式來呈現。

他們,是我們的父母輩。



1

小時候我們經常聽父母輩說:「你要好好學習,考上大學,將來才有出息。」這句話幾乎已經成為我們學生時代的座右銘了,是我們堅信不移的「真理」。

如今,我們已經經歷了高考,進入了社會,才知道考上大學並不是唯一的出路——學校里的「天之驕子」進入了社會也不一定都有出息,而高考考砸了的人生也沒有那麼容易完。

在父母輩們生活的那個年代,因為窮,因為重男輕女,因為國家政策,很多人幾乎沒法上學。再加上文革的緣故,高考中斷了10年,直到1977年才恢復。寒門子弟想要飛上枝頭變鳳凰的唯一出路就是參加高考,是真正的通過知識改變命運。


 可高考即使恢復了,但教育仍然處於「復甦期」,幾乎沒有民辦高校,而錄取的名額也是十分有限的,想要考上大學就是真正的「千軍萬馬過獨木橋」,多少有些孤注一擲的意味。不像我們這個年代,高校林立,本科遍地開花。

父母輩心心念念的大學,在如今這個時代再也普通不過了,而這種執念卻牽絆了他們的一生。我每次聽到父母輩說「如果我也上了大學,現在的人生軌跡肯定會不一樣了」的時候,心裡其實是五味雜陳的,

可能我們一直比父母輩們幸運,我們生在了一個好的時代——高考並不是改變命運的唯一機會,我們還擁有更多改變命運的機會,也有了更多自由擇業的選擇

可我們也因此少了一些執念,看似多了份洒脫和自由,但卻少了份厚重感。



2

我不止一次聽到身邊的朋友因為「幾家人日子過到一塊去」而跟自己的父母親爭吵。

好像在每個家庭里,經濟條件好一點兒的家庭總是要比別的家庭付出更多,甚至會成為其他家庭的「提款機」。

面對這些「不平等」的付出,我們有時候會忍不住向父母輩抗議:憑什麼?

這個時候,父母輩們會給出他們的理由:小時候生活那麼困難,大家都是幫襯著活下來,怎麼現在條件好點兒了,就不幫他們了呢?大家都是一家人呢!

這是我們無法理解的事情,因為我們無法理解他們小時候的生活有多麼困難,自然也就無法理解那個時候他們的情誼有多麼堅固。

我聽爸爸說,在他們小的時候經常是年長的哥哥姐姐幫著年幼的弟弟妹妹幹活兒,一有吃的也會毫不猶豫地分給了弟弟妹妹,這些一點一滴的恩情都已經深深地刻進了他們心裡了,足以支撐到後來他們一直「舍己的付出」,無怨無悔。

我們小時候呢?是會為了一個玩具跟別的小朋友打起來的,也會為了爸爸媽媽不關注自己而撒潑傷心,「和別人分享」這件事兒對於我們來說,一直很難,自我才是貫穿始終的關注焦點。

記得小時候過年,一大家子聚在一起,吃年夜飯,看春晚,大人們打麻將,小朋友們放鞭炮,可熱鬧了。可如今的年味是越來越淡了,就跟春晚一樣,明明什麼都有,明明越來越富足,但就是覺得缺了點什麼。

家庭凝聚力這個東西是很玄乎的,它需要像父母輩那些血濃於水的牽絆和糾葛,還需要一種大時代的襯托,這是我們如今這個日益崇尚獨立和自由的社會所缺少的。



3

作為8090後的孩子,在談戀愛方面,一向都比父母輩的人自由大膽。因為我們父母輩的婚姻基本都是通過相親介紹認識的。

但讓我們感到不解的是,那些看似「沒有愛情基礎的婚姻」,卻讓他們共同攜手風風雨雨走過了大半輩子。

等真的進入到社會以後,面對婚戀問題,以前整日嚷嚷著「自由戀愛」「尋找真愛」「絕不妥協」的我們並不比父母輩好多少。雖然也都曾自由戀愛過,但大多數人最後也還是被迫走上了相親結婚的道路。

在面對一些妥協和堅持的問題上,我們好像並不比父母輩走得更遠。

不少人忍受不了父母輩的催婚,而且年紀也慢慢大了,遇到了覺得還可以的就匆匆結婚了,等回過神來後,才發現生活的瑣碎和無聊遠遠超乎尋常。那個時候,有人會怨恨自己的父母輩,當初怎麼就那麼聽他們的話,輕易地就結婚了呢?

我們總聽父母輩的人說,其實和誰結婚都一樣,最後都是過日子,還不如早點結婚。但我們心裡知道,跟喜歡和不喜歡的人過日子,感受和心態是很不一樣的——前者是我開心我樂意,後者是我隨意我將就。

在我們的印象中,父母輩的人的婚姻太苦澀了,好像在他們的心裡,「責任」二字大過天。而對於我們這一代人來說,「自我」兩個字大過天,所以一言不合就離的例子不在少數。

在我們這個年代,結婚和離婚的成本越來越低,閃婚閃離也變成了一種趨勢,我甚至有點懷念父母輩的那種相濡以沫的感情了。

雖然愛情是可遇不可求,但一起經歷過動蕩的歲月,依然不撒手的感情也是難能可貴的吧。我們總想為了一場不確定的愛情奮不顧身,但卻忘了「愛」本身也是一種犧牲精神,犧牲自我,成全他人。

4

已經成為大家的閻連科老師對自己的父輩也未曾了解過,直到他寫這本《我與父輩》。



(果麥文化·河南文藝出版社 2018年12月)


這本書里,閻連科老師回望的歷史背景對於我們8090後來說都非常陌生,但依然非常打動人,可能是因為書中有一些沉甸甸的關於人性和命運的思考吧——

年輕一代跟年老一代的隔閡和矛盾總有其相似之處,從不理解到理解都需要經歷歲月和生活的洗禮。

在構思這本書的時候,閻連科思索了很長一段時日。他開始去追究他的童年和少年,他的父輩們的人生和命運。

幾乎就在某一瞬間里,他明白了父輩們的一生——所有的辛勞和努力,所有的不幸和溫暖,原來都是為了活著和活著中的柴米與油鹽、生老與病死。

2009 年,這本書首次出版就被中央電視台、《新京報》等多家媒體評為「年度優秀作品」,獲《亞洲周刊》「全球華語優秀作品獎」等多項文學獎。

2012年,央視《讀書》節目「我的父親母親」特別專題中,主持人張紹剛這樣對嘉賓介紹當期主題書——閻連科的《我與父輩》:

「這本書好厚重,雖然是一本薄薄的小冊子,但每一篇都不好翻過去。」

2018年,《我與父輩》再版,這次新增了一篇自序。閻連科老師把這篇近6000字的自序當成了一種跟家人的和解和對家鄉的回歸——

「無論是你一生都守在一塊土地上,還是你必須離開土地闖到哪兒去,命定的事情是不能抗違的。我們所能改變的,都是在命定範圍內,一如一切的成敗都必須在生死輪迴中。」

希望這本《我與父輩》可以成為打開你跟父母輩交流的窗口。


點擊「閱讀原文」,了解更多圖書信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經典短篇閱讀小組 的精彩文章:

拾玉鐲
或許,我們並沒有太多選擇

TAG:經典短篇閱讀小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