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不懂得這2點,你的人生很難混得好

不懂得這2點,你的人生很難混得好

1

前幾天朋友給我推薦了一部日本電影《入殮師》,說是當時的最大一匹黑馬,獲得了奧斯卡金像獎的一部電影。

這個譯名乍一看,還以為是什麼獵奇的重口味恐怖驚悚片,但其實這是一部偏向治癒的,日劇系的電影。

影片的主人公小林大悟,本是一位大提琴樂師,誰知樂團解散,大悟失業了。

面對還款壓力的大悟看到了一則招聘啟事。這份不限年齡、不需經驗,短工時、高待遇的工作吸引了大悟前去面試。

社長拋出高薪,但卻對工作內容避而不談,大悟再三逼問方才得知,原來這份工作是入殮師。

大悟畏懼這份工作,卻又貪戀高額的薪水,在糾結當中他選擇接受了這份工作,開始了一段自己硬著頭皮上,身邊人也不理解的工作生涯。

在開始新工作的這段時間中,他看到了各種各樣的人。

屍體腐爛不堪的孤寡老奶奶、長相是美女但實際身為男兒身的人、留下年幼的女兒死去的母親、臉上留下後輩尊敬愛戴的唇印的壽終正寢的爺爺、穿著長筒襪離去的奶奶……

在這裡有著各式各樣的離別在等待。在他賜予逝者尊嚴的同時,也獲得了逝者家屬的尊重。

隨著一次次面對死亡的過程,大悟體會到對生命的尊重和珍惜。影片的結尾,大悟真正地接納了這份職業。

讓一份原本自己不喜歡的職業,成為自己喜歡的職業有多難?

我想這可能就需要一瞬間,一個你突然體會到這份工作所具備的意義的瞬間。

這一瞬間,足以讓你開始熱愛這份職業

2

曾經有人問過弗洛伊德,怎樣才能過快樂而且有成效的一生?

弗洛伊德說:愛著,工作著

心理學家戴維·埃爾金德覺得這種生活太無趣了,便加上了「玩耍」。

《拆掉思維里的牆》作者古典把它稱為「人生的金三角」:熱愛、努力、玩耍

他說,好的人生,就是在自己熱愛的領域努力地玩。

孩童時期的我們總能輕鬆地做到這一點,但隨著我們逐漸成年,卻在現實中的磕磕碰碰中丟失其一。

這也是我們大部分人生活的不幸之源。

而我們對幸福人生最大的誤區,就是把幸福和精彩的人生當作是命運的安排,好像我們自己對此無能為力,能做的,僅僅是等待好運的降臨。

「你真是天生吃這碗飯的」、「人家早就贏在了起跑線上了」。

我們會羨慕別人的幸運,但卻很少人想過,也許那不是幸運,而是一種習得的能力。

古典《你的生命有什麼可能》里這本書提到:

一個人的財富、成就和光環,也許的確有幸運的成分,但是那人展現出來的快樂、熱愛和努力,都不是「遇上」的,而是「修鍊」出來的

就像小林大悟,一開始他「遇上」的是自己不喜歡的工作。但到後面,當他在過程中感受到了意義的時候,「修鍊」出了對這份工作的熱愛。

3

快樂且有成效的一生,大概就是我們理想的美好人生吧。

古典說,所有的美好人生都是修鍊和管理出來的。

每一項人生要素背後,都有支撐它的能力。而管理生命最重要的能力則可以歸納為3種:

興趣:提升興趣讓我們持續發現新的事物,給生命注入玩耍和快樂的體驗;

能力:強化能力讓我們固化自己的努力,得以掌控生活和工作,取得成就;

價值觀:固化價值觀讓我們產生定見,拒絕各種誘惑,聚焦熱愛的領域,獲得寧靜與滿足。

興趣產生了快樂,努力產生了能力,而價值觀則幫你發現熱愛的領域

小林大悟對入殮師這份職業的心路歷程,大致可以概括為起初對這份工作不感興趣,但是他具備努力,也慢慢擁有了定見,最終自然而然地對這份工作產生了興趣與熱愛。

正如他的歷程所展現的一樣,極少數人一開始就完全具備這3種能力。

或許現在的工作並不能讓你獲得充分的快樂,但是發展好當前的職業生涯,依然是自我實現的重要手段。

正如終身成長詞典詞條《379:職業倦怠》里所說,每一個職業和崗位,只是我們不斷提高適配程度的必經過程。

一到職業倦怠,沒有考慮清楚適配問題,就直接辭職,再換一個崗位,又會很快再碰到職業倦怠,陷入「換工作——職業倦怠——換工作」的死循環中。

如果你暫時找不到自己清晰的夢想,那麼踏踏實實地做好現在這份職業,讓自己努力向頂峰走去。

在上山途中積累的所有一切,都會在夢想出現的時刻,轉化為自我實現的力量。

4

有人說,把興趣當工作是本能,把工作當興趣才是本事。而價值感會激發興趣,讓我們越來越喜歡自己的工作。

如果你也是不得已必須從事一份工作,但你依然可以在這之中,找到它的價值,得到繼續下去的意義。

小林大悟在影片的結尾賣掉了他的大提琴,他說:

「很不可思議,突然覺得很輕鬆,覺得一直以來的束縛解放了。

自己以前堅定不移的夢想,可能,根本不是夢想。」

人生沒有直線,你以為的夢想也不會一成不變。

每一個在外人看來一帆風順的人生背後,其實大都存在著坎坷,更何況那些看著就不太平坦的人生里。

面對此生,就像《尼布爾的祈禱文》里那段著名的禱告文所說的那樣:

願上帝賜我一個平靜的心,去接納我所不能改變的事物;賜予我無限勇氣,去改變那有可能改變的東西;並賜予我智慧,去辨別這兩者的差異。

生活,不就是接納與改變嗎?

共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精讀君 的精彩文章:

你的思維層次,決定了你能走多遠
真正好的夫妻關係,都做到了這件事

TAG:精讀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