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李白的《將進酒》你真讀懂了嗎?狂放激昂的背後蘊藏著無盡的落寞

李白的《將進酒》你真讀懂了嗎?狂放激昂的背後蘊藏著無盡的落寞

古詩詞是中國古代文學的精華,也是後世文學難以逾越的一座高峰。千百年來,優秀的詩人、詞人數不勝數,但「詩仙」卻只有一個,他就是李白。在李白的詩中,「劍」與「酒」是最常見的兩個意象。據筆者不完全統計,「劍」字在《李白詩集》中一共出現了118次,「酒」字在《李白詩集》中一共出現了76次。

關於李白,筆者可以用一句話概括他的人生:「三尺青鋒,一壺濁酒,劍膽琴心自飄零。」李白關於「劍」的巔峰詩篇莫過於《俠客行》,關於「酒」的巔峰詩篇莫過於《將進酒》。今天咱們就用這篇文章來深入剖析一下李白的千古名篇《將進酒》。也許你能把這首詩倒背如流,但在李白狂放激昂的背後其實還蘊藏著無盡的落寞,你真讀懂《將進酒》了嗎?


狂放激昂的《將進酒》

大唐盛世是一個詩酒縱橫的年代,王維寫過意氣風發的酒:「新豐美酒斗十千,咸陽遊俠多少年」;王翰寫過悲壯豪邁的酒:「醉卧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杜甫寫過顛沛流離的酒:「莫思身外無窮事,且盡生前有限杯。」但在唐詩中把酒寫絕了的,還要數詩仙李白的《將進酒》。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將進酒》全詩開篇就是兩句長排比,大開大合,如挾天風海雨撲面而來,奠定了全詩狂放激昂的感情基調。黃河之水源遠流長,猶如自天而降,向東一路奔騰入海。而我們的人生時光就如同黃河之水一樣匆忙,旦暮之間青絲成雪。我們應該怎樣面對人生苦短呢?李白的做法是「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詩仙的信仰是,我們不要蹉跎光陰,有酒,有月,那就大醉一場吧!

《將進酒》前三句的基調起得很高,上來就是大氣磅礴、狂放激昂,如果第四句接不住,就成了虎頭蛇頸。但李白是「詩仙」,也是「人間謫仙」,他隨手揮毫都是大宗師手筆。「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

《將進酒》全詩在這一句達到了「狂放」的高潮,「天生我材必有用」!我們有過妄自菲薄,有過妄自尊大,但很少真正有過李白的這種自信。另外我們也能看出李白是一個非常情緒化的詩人,憂愁時他說「白髮三千丈,緣愁似個長」,歡樂時他說「會須一飲三百杯。」憂愁和歡樂是相生相剋的,一個人有多少快樂,也就會有多少憂傷。

李白是一個非常瀟洒的人,他自己開懷暢飲,還呼喚朋友跟自己一起縱情高歌。「岑夫子,丹丘生,將進酒,杯莫停。與君歌一曲,請君為我傾耳聽。鐘鼓饌玉不足貴,但願長醉不復醒。古來聖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李白一邊暢飲,一邊唱歌,看來「詩仙」身上也有我們凡人的影子。

「鐘鼓饌玉」指的是富貴生活,可李白以為功名利祿「不足貴」,並且放言「但願長醉不復醒」。全詩至此,李白的情緒由狂放轉變成了激憤、落寞。「古來聖賢皆寂寞」,在李白的心裡他自己也是寂寞的,空有一身才華卻無處施展,只能靠一場酩酊大醉來欺騙自己,暫時忘記心底的落寞。

「陳王昔時宴平樂,斗酒十千恣歡謔。主人何為言少錢,徑須沽取對君酌。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將進酒》全詩最後的收尾非常響亮,極具爆發力,頗有餘音繞樑之感。五花馬、千金裘,都不過是身外之物,全部換成美酒吧!只有美酒,才能消除我心中的「萬古愁」!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觀,每個人的人生觀裡面都包含了自己的人生經歷。對於李白來說,酒可以令詩文倜儻,也可以借之消愁。有酒為伴,李白把自己的一生活成了詩。《將進酒》這首詩中,李白用酒來解脫自我,用酒來飛揚文思,也用酒來寄託寂寞憂愁。《將進酒》全詩雖然表面上狂放激昂,背後卻蘊藏著無限的落寞。


狂放激昂背後的落寞

如果你在《將進酒》中只看到了狂放、激昂,那你就沒有真正讀懂這首詩,沒有真正讀懂李白。在《將進酒》狂放激昂的背後,其實蘊藏著無盡的落寞。咱們先來看一下李白寫這首詩的創作背景。天寶初年,李白由吳筠推薦入朝,唐玄宗命李白為「翰林待詔」。李白進京前心情高漲,他在詩中寫到:「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

其實李白內心是積極入仕的,他希望有機會能夠施展自己的才華。但進京不久後,李白就因為旁人的詆毀被免職。天寶三年,李白做了不到兩年時間的「翰林待詔」,便被排擠出朝,唐玄宗對他「賜金放還」。此後李白一直郁不得志,心情煩悶,他就寄情山水,四處漂泊。李白寫《將進酒》時,距被唐玄宗「賜金放還」已有八年之久。

值得注意的是,李白被任命的「翰林待詔」並不是「翰林學士」。「翰林學士」一般出身科舉,或者是朝廷重臣,是可以參與定奪朝廷事務的。而李白的「翰林待詔」只是一種擅長「詩、琴、棋、畫」等技能的人才統稱,也就是說唐玄宗認為李白只是一個文人,他的能力不足矣安邦定國。

李白被貶後,八年間一直悶悶不樂,他覺得自己被埋沒了,所以才寫下了這首感情複雜的《將進酒》。在《將進酒》這首詩里,既體現了李白自信爆棚,孤高自傲的性格,也體現了他懷才不遇、借酒消愁的落寞。李白的落寞是無盡的,此時的李白已經53歲了,再入仕途基本上已經沒有任何機會了。所以李白才寫下了「古來聖賢皆寂寞」「與爾同銷萬古愁」這樣的落寞之言。你真讀懂《將進酒》了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史書凌軒閣 的精彩文章:

寫雪的古詩詞有很多,但寫雪卻沒有一個雪字的詩句,你知道多少?
上古神話:盤古開天后最早出現的3大古神和5大氏族,你知道多少

TAG:史書凌軒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