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母嬰 > 大人父母VS孩子父母,理性思維糅合感性教育,父母分工是關鍵

大人父母VS孩子父母,理性思維糅合感性教育,父母分工是關鍵

文丨福林媽咪

這個世界上只有兩種父母,一種父母把自己當做大人,而另一種父母把自己當做孩子。

「媽媽,這個東西你幫我拿著吧。」

大人父母:「這都什麼東西啊,臟死了,趕快扔掉!」

孩子父母 :「好漂亮啊,你能送給我嗎?我可以幫你珍藏起來哦。」

以上兩個對話,可以說是兩個父母類型的一個縮影,也是養育孩子的一個態度,我們不能因為一個對話來評定孰好孰壞,但是如果讓你選擇,你會選擇做什麼樣的父母?

【1】

教育成果失敗 孩子不開心=疏遠的親子關係

小孩子有這樣一個階段,對世界充滿了好奇,很喜歡去撿地上各種奇奇怪怪的東西,大部分父母會阻止孩子這樣做,因為地上充滿了各種細菌,隨時會威脅到孩子的健康,所以作為父母,在這方面嚴厲一點是正常的。

但是我們忽略了一個問題是,孩子處於這個幼小的階段,並沒有分辨事情好壞的能力,因此很大程度上,如果你嚴加批評一個小孩子喜歡做的事情,他十有八九會不開心。而且即便是你嚴加批評了他,下一次他看到地上的東西,還是會撿起來,所以你的批評教育的成功率基本為0。

除此之外,父母有沒有想過,這樣的情況會帶來什麼樣後果?孩子一遍遍的撿起,父母一遍遍的批評,到最後,父母身心俱疲,孩子也會因為批評而難過委屈,在以後漫長的家庭生活中,這樣的情景也會日復一日的重現,最終導致親子關係疏離。

在這件事情上,父母的出發點是沒有錯的,而孩子也是沒有錯的,那為什麼親子關係漸漸疏遠了呢?父母看看「孩子父母」與孩子的相處之道,或許會有所啟迪。

【2】

教育成果成功 孩子開心=親密的親子關係

在幼童時期,孩子雖然需要父母的照顧,但同時也需要一個玩伴,一個一起與自己探索世界的人,這個人如果能夠選擇,孩子肯定最希望是父母。所以當孩子撿到自認為是珍寶的東西的時候,會想要把它送給自己的好朋友——父母。

把自己當做孩子的父母當然是陪著孩子一起玩,雖然地上存在著危險,但是有父母在旁邊陪著玩,危險自然就少了很多了,而孩子也會因為有玩伴玩的更加開心。

身邊有一個朋友就是「孩子父母」,她自己雖然是兩個孩子的媽媽,但也真的是像個孩子一樣,她的家裡放了一大盒子孩子在地上撿的東西,她都一一洗乾淨裝在盒子里,給孩子留作紀念。

很童真而又很有愛的做法,大人也是從小孩子長大的,為什麼成為了父母就要用成人思維來教育孩子呢?父母雖然有權威,但是我們更多的是要去了解孩子,認同孩子,而不是否認、批評孩子,這樣才能讓孩子信賴父母,也才能增加親子關係。

【3】

大人父母的理性思維 孩子父母的感性教育=優秀的家庭教育

教育孩子不能僅僅是為了讓孩子高興,而是要讓孩子有所成長,有所收穫,「大人父母」雖然嚴厲一些,但是有更多的理性思維,知道怎麼做才是真正對孩子好。「孩子父母」雖然會讓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收穫更多的快樂,但是也容易溺愛孩子,讓孩子變成只顧自己快樂的小霸王。

優秀的家庭教育需要做到「大人父母」的理性思維糅合「孩子父母」的感性教育,這樣有的放矢的教育才會真正的幫助孩子成才。

至於如何做,父母分工可是關鍵,要具有理性思維就需要「大人父母」的嚴厲,要做到感性教育就需要「孩子父母」的慈愛,是「嚴父慈母」還是「慈父嚴母」,就要看每個家庭的情況了。但是要做到很重點的一點:有原則的批評和鼓勵,認真對待孩子的勞動成果或智力成果,並且給出針對意見,才會促進孩子更好的改進。

看過一篇文章《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孩子每次寫文章讓媽媽看,媽媽都會鼓勵孩子「精彩極了」,而讓爸爸看的時候,爸爸會批評孩子「糟糕透了」,在這樣的批評鼓勵之間,孩子最終成為了一名優秀的作家。

不過我認為文章中爸爸的形象過於刻板,爸爸沒有必要一成不變的刻板,而且成功的家庭教育是很難複製的,因為每個家庭的情況是不一樣的,爸爸可以根據孩子的情況,適當的給孩子鼓勵和建議,會讓孩子更有衝勁,對孩子的成長也未嘗不是好事。

親子關係的親密與否是家庭關係和諧的紐帶,而孩子的成長是家庭教育的核心,所以孩子成長路上,不單單要讓孩子感受到快樂,有時候也要讓孩子嘗點苦頭,這樣才能讓孩子更好的發展。

作為父母,你學到了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福林媽咪 的精彩文章:

「熊孩子」都該被訓?別一棒子打死,有些行為能鍛煉孩子能力
孩子在生人面前很靦腆?別急,慢慢來!總得有個過渡期

TAG:福林媽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