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詭異」的黃背心運動

「詭異」的黃背心運動

魯曉芙,財經作家,旅居歐洲,以荷比盧為基地,從事全歐洲投資併購業務。

中國經濟已經國際化了,不了解歐洲,有時候,你就不了解中國。

歡迎關註:魯曉芙看歐洲。合作請聯繫微信:Xiaofu_Lu

黃背心運動消停幾天以後,又捲土重來。

席捲巴黎,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此次暴力事件所依託的「黃背心」運動,究竟源自何方?何以在短短兩三周之間,在法國呈現燎原之勢?它和十幾年前的巴黎郊區騷亂、以及半個世紀前的「五月風暴」、甚至是更早的法國革命記憶,究竟有何異同?

黃背心」運動,橫空出世,為何如此詭異?外省人鬧巴黎人看,沒有領袖組織者,沒有統一訴求,極左極右都支持……讓我們一起來看看。

「黃背心」運動,因為油價漲了3分錢

「黃背心」指的是,公路交通中的熒光反射背心。黃背心運動,正是由公路交通的必備要素——燃油引起。從2018年年初起,法國政府將每升汽油和柴油價格,分別提高3分和6分錢。這給擁有汽車的法國家庭,尤其是生活在郊區和農村、依賴汽車代步的駕車者,增加了不少負擔。

「黃背心」運動的緣起,是居住在巴黎大區,東部遠郊塞納——馬恩省的一位婦女Priscilla Ludosky,於今年5月底,在網上發起請願,要求降低燃油價格。到了10月10日,另一名法國居民éric Drouet,通過Facebook發起呼籲,召集在11月17日,堵塞巴黎環城快速路。這一呼籲,成為了運動的導火索,同時得到了外省的廣泛響應。

迄今為止,「黃背心」運動已經造成三人死亡,但是都是因為公路阻塞,造成的交通事故,而非暴力事件。17日在Savoie地區,一名司機在試圖衝破阻撓時,撞死一名63歲的示威者。19日在Dr?me地區,一名摩托車手在阻塞路段和貨車相撞身亡;12月2日在Arles地區,一輛輕型貨車和一輛卡車相撞,前者司機死亡。

黃背心運動訴求,究竟是什麼?

假如,沒有多年來法國社會圍繞個人收入方面的焦慮感,那麼也不會有,此次黃背心運動的平地波瀾。

如前所述,這場運動發起人的直接訴求是——降低燃油稅,但與此緊密聯繫的,則是提高個人收入。前者為表,後者為里。

此次示威活動的訴求,多種多樣。從最開始的降低燃油稅,逐漸衍生出,降低高速通路通行費、降低車檢費等多種相關訴求。隨著事態逐步擴大,「黃背心」運動提出的訴求,也逐步升級,出現了提高最低工資、恢復法定退休年齡到60歲、廢除(將於明年起實施的)所得稅代扣制等要求。可以說,其核心是要求是,提高中低收入家庭購買力。而燃油稅,則只是此次事件的導火索。

更有甚者,在12月1日的大規模示威後,還出現了——要求召集全國性稅務會議、重大社會事項實行全民公決、議會選舉實行比例代表制等政治性訴求。甚至出現了「馬克龍下台」的口號,將矛頭直接對準總統本人。

黃背心運動特徵,又是啥?

此次事件發生後,許多媒體迅速將其同——今年春夏的學生示威、2016年的「黑夜站立」運動、2005年的巴黎郊區暴亂,以及近年來重創歐洲的移民危機,聯繫起來,或者同1968年的「五月風暴」學生運動,相提並論,但這一事件,具有更豐富的歷史和現實意義。

首先,此次運動的導火索是稅收問題,而因為稅收引發社會動蕩和騷亂,特別是在農村地區,在法國具有悠久的歷史傳統。

例如17世紀的「雅克雷起義」,主要原因之一就是農民抗稅。因此有媒體,將此次「黃背心」運動,稱之為「數字時代的雅克雷起義」,因為從運動醞釀、召集、成型和激化,基本都是通過網路、尤其是社交媒體完成的。

其次和2005年的巴黎郊區騷亂不同,此次黃背心運動的主體,不是心懷怨恨的巴黎近郊少數族裔青年,而是參與主體是更為遠郊、以及外省,尤其是農村地區的法國本地居民。

一個例證是,此次抗議活動中受創最重的,是富人聚居的巴黎8區和16區,而不是郊區騷亂中勢頭最猛的塞納-聖但尼省(即93省)。

在事態興起後,一些社會學家重新提出「空白對角線」概念。這指的是,法國從東北到西南的一個狹長地帶,人口密度相比法國其他地區較低,經濟發展乏力。在近似意義上,這一地帶和法國南北兩端工業凋敝、極右力量勢頭掘起的地區一道,可以被認為是法國的「鐵鏽地帶」。

圖片說明:法國東北部洛林地區,被稱為法國的鐵鏽地帶。

當然此次運動中,並非所有人都來自「空白對角線」地帶,但和美國「鐵鏽地帶」類似,黃背心運動的深層驅動力,是自認為被巴黎和其他大城市「遺忘」,無法分享經濟增長成果、民生日漸凋敝的法國外省民眾。

還有,此次運動具有去組織化、去中心化的特徵。

和傳統上,某一政黨或工會扮演核心力量不同,也與1968年學運不同,「黃背心」沒有領袖,也沒有成型的科層式組織網路。在這一點上,和2016年的「黑夜站立」,不無相似之處。

最早發起網上請願的Priscillia Ludosky和最早呼籲封堵公路的éric Drouet,在一定程度上,被視為這次運動的標誌性人物,並曾代表運動和環保部長會談,但這兩位33歲的年輕人,也很難說是運動的組織者。其中éric Drouet公開表示,沒有人能代表黃背心運動。這一點也加大了法國政府的談判難度。

黃背心運動,誰支持?誰反對?

詭異的是,極右派和極左派都支持黃背心運動。

以馬琳娜·勒龐為代表的極右派、以梅郎雄為代表的極左派,都紛紛表態支持運動。但在中左派陣營和工會內部,均發生了明顯可見的立場分裂。

抗議活動發起之初,沒有跡象顯示出,各地的主要積極分子,同某一黨派或工會有聯繫。但很快,以馬琳娜·勒龐為代表的極右派、以梅郎雄為代表的極左派、以及沃基耶為代表的共和黨右翼等反對黨派別,都紛紛表態支持運動。馬琳娜·勒龐和梅朗雄,甚至要求解散國民議會,進行立法選舉。

中左派陣營則發生了意見分裂,一部分人對運動訴求表示同情,但另一部分人則反對示威者阻塞公路的做法。同樣,總體偏左派的各大工會,在面對黃背心運動也立場不一,例如規模最大的兩家工會CGT和CFDT,都不表態支持,甚至後者高層,指責該運動被極右翼「劫持」,但工會下層分支以及較小的工會,不乏支持聲音。

法國政府一直對黃背心運動,持強硬立場,拒絕向示威者讓步。馬克龍最後萬般無奈之下,迫於重重壓力,只能發表公開講話,給予民眾優惠,來安撫運動。但是,他的講話,也激起了嚴厲批評,其一是他絕口不提「黃背心」這個名詞;其二是優惠幅度不大,屬於小恩小惠,對於貧富分化嚴重的社會問題,他採取了迴避的態度。

這起風波中最耐人尋味的政治人物,是2017年大選的候選人之一Jean Lassalle,這位面相憨厚、口音濃重、來自比利牛斯山地區的總統候選人,曾身穿「黃背心」參加國民議會審議活動,公開表達支持。某種意義上,這位當初在選戰中,幾乎被完全忽視的候選人,正是此次運動的預言式人物。

法國啊法國,癥結究竟何在?

此次示威的大背景,是法國的能源轉型。法國作為《巴黎氣候協定》的東道國,和許多歐洲國家一樣,已經宣布將於2040年禁售柴油及汽油車,這意味著將向電動汽車全面過渡。

而在此之前,政府通過稅收手段,逐步提高汽油和柴油價格,使得傳統汽車在經濟成本上不再划算,迫使車主逐步換成混合動力或純電動汽車,看上去是合乎邏輯的政策選擇。

但批評者指,法國政府以「環保」衛旗號為燃油提價,但由此而來的經濟收益,卻並未全部投入環保事業,而是挪用到其他領域,這讓人對政府的公信力,產生了懷疑。

此外,法國政府以環保為名的增稅措施,卻沒有針對航空公司和海運公司的燃油加稅——雖然後兩者的活動同樣對氣候變暖產生巨大影響,這讓普通人產生「厚此薄彼」的不忿,對於大公司和富人不敢徵稅。

此外,法國家庭的柴油車保有量,相比其他國家更高,這就使得針對柴油的增稅措施,引發更大反彈。

進入2018年以來,法國經濟驟然減速,也為此次民怨爆發,起到了火上澆油的作用。

此前法國政府,曾基於2017年底的增長率樂觀估計稱,2018年增長率預期或將達到2%,但第一和第二季度增長率都僅有0.2%,第三季度小幅反彈至0.4%,預計第四季度也將維持同樣速度,但今年上半年的低迷增長態勢,已經成「黃背心」運動醞釀的溫床。

再次,馬克龍上台一年半以來,大刀闊斧推進改革,但在成效尚未顯現之時,民意已經急劇下挫。

他推行的一些偏新自由主義的政策,例如增強就業市場流動性、打擊工會勢力、削減退休階層福利、改革高等教育制度等方案,已經積聚了相當可觀的不滿情緒。而在政治上,由於保鏢打人事件、重量級部長先後辭職,使得其政治光環日益黯淡,普通民眾也越來越缺乏耐心。

最如前所述,雖然12月1日的街頭示威中,出現了嚴重的暴力事件,但究其本源,黃背心運動和郊區騷亂、學生運動和政治革命不同,它起源於廣大郊區和農村強烈的「被遺忘感」和「被剝奪感」。

從這種意義上說,這次黃背心運動折射出的,是法國正面臨自身的「鐵鏽地帶」危機。

「詭異」的黃背心運動,其實反映了法國社會的深刻問題和矛盾,如果沒有大刀闊斧的改革措施,法國的經濟和社會問題會積重難返,後續再來個「紅背心」、「紫背心」運動,也不是不可能的。

編輯:杞憂君子 格式:黃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